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其代表作《石头天使》中创造了一个带有些许悲剧色彩的女主人公哈格。哈格的悲剧不是偶然的,她自己无意识地担当了这个悲剧的导演。在传统和现实的世界里,哈格铸造着自己生命的枷锁,将自己禁锢起来,不能做到最普通的给予爱、接受爱,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逃离"是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欢乐之家》中的主人公莉莉在恋爱,婚姻和社交生活中处处显示出"逃离"的心理趋势。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霍尼的女性心理学来分析,莉莉的"逃离"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逐,而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姿态。通过一次次的"逃离",莉莉才能逃离男权世界,挣脱父权制对女性的束缚,寻找真正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最终到达精神自由的彼岸——真正的"精神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爱丽丝·门罗以女性作家敏锐而独特的眼光,通过透视女性婚前和婚后在家庭婚姻中的遭遇,将女主人公在父性权威压抑下的困顿和焦虑浓缩在"逃离"这一具体的实际行为当中。《逃离》女主人公卡拉的两次"逃离"反映了她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两种心理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王晖 《辽宁教育》2006,(12):1-1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大理石中渐渐地露出了人物的脑袋、肩膀……终于,在雕刻家的手中,一块平淡无奇的大理石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这一场景,就好奇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在用心雕刻,所以普通的石头就变成了美丽的天使。“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在用心雕刻,所以普通的石头就变成了美丽的天使!”这是艺术家的内心感悟,是他对自己工作态度的概括。在故事中我们发现:原本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大理石,却能在雕刻家的手中…  相似文献   

5.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笔者通过对小说中出现的"石头天使"意象的分析,揭示《盲刺客》对劳伦斯的小说《石头天使》的仿作。笔者认为,《盲刺客》与《石头天使》的对话进一步凝练了小说的主题,丰富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逃离》是著名女作家艾莉丝·门罗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同名小说集《逃离》之内的一个短篇小说。在这一作品之内,艾莉丝门罗塑造了卡拉这一人物形象,以其逃离—回归为线索,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揭示了现代女性在当前这一社会之内的生存状态,通过对"逃离"这一行为的诠释,探寻了以卡拉为代表的女性的生存意义,她们通过逃离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逃离之后所得到的精神的净化,通过回归的动作代表她们对理想的坚持与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以细腻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不同时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个体的成长历程和女性角色之间微妙、变化,以及丰富多元的女性关系,引领读者在体会人物不可逃离、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的同时,感受作者对于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女性的悲悯观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9.
【2006年广东的高考作文题】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弦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相似文献   

10.
对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文学作品《逃离》进行人物性格分析,特别从"纠结"心理的角度探讨女性人物性格特征,并分析中国式"纠结"的成因,最终提出在生活中如何从"逃离之路"回归现实。  相似文献   

11.
孙靖丽 《文教资料》2011,(33):23-25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分析小说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揭示《盲刺客》和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石头天使》之间的互文关系。作者认为,《盲刺客》与《石头天使》的对话进一步凝练了小说的主题,丰富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有着一贯的主题:逃离。通过逃离束缚自我的空间,女性探寻着真实的自我。空间批评视角观照下的女性生存空间与女性自我身份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女性在现实生存空间里自我的缺失导致其逃离,而逃离过程中内心空间的挣扎和觉醒又促使其回归,同时,创造性地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真实空间:在现实空间与理想空间之间双重栖居,发现了真实的自我。门罗通过女主人公们逃离、复归中自我空间的探寻,阐明了对"逃离"全新的看法:女性不应盲目逃离,而要坚忍地生存,要真实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逃离"是当代女性小说的主题之一。它不仅被写成觉悟了的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宿命,更是当代女性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写作姿态;在"解构———建构"的过程中,寻觅和重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美丽单身的女性总是引人注目,成功的女性容易引人嫉妒,如果是一个美丽、单身又成功的女性呢? 魏雪说:“我不是天使,但我会飞。”美丽单身的女性总是引人注目,成功的女性容易引人嫉妒,如果是一个美丽、单身又成功的女性呢? 魏雪说:"我不是天使,但我会飞。"留  相似文献   

15.
《逃离》是2013年诺贝尔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由6篇短篇小说构成,共同刻画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逃离的主题。在《逃离》中,女主人公在反抗与自我意识觉醒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梦境。佛洛伊德认为文学是"白日梦幻",梦是被抑制的欲望。借用佛洛依德梦理论、拉康镜像论以及女权主义相关理论,结合小说所处社会环境以及女主人公生活经历,对《逃离》中出现的梦境进行解析,以了解女主人公内心愿望与潜意识心理过程,进而指出女性在生存和逃离过程中的三重困境:男权主义的压制;不稳固的家庭关系;陷入身份焦虑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女性被认为是拥有新生力量的"圣母",是能拯救文明的天使.本文也正是从西方文化中的"天命理想"入手,具体地分析了艾略特<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荒原>中的女性都堕落成了毁灭文明的恶魔,唯一的天使"风信子女郎"也只不过是人们脑海里破碎而美好的回忆,于是荒原的继续荒芜成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类永恒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写作女性不再认同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创造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不甘于男权压抑,并对封建男权、父权表现出强烈反抗精神的"疯癫"女性。写作女性在具体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对"疯癫"女性的书写,正构成对传统文化书写中"天使"女性的深刻讽刺和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由8个短篇故事组成,讲述了几个女人“逃离”既定命运的经历。其中的三位女性卡拉、格雷斯及朱丽叶在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时选择逃离的方式耐人寻味。三位女性角色逃离后的命运各有差异,逃离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用八个短篇故事,展现了在男性社会中女性对传统角色的反抗和逃离。女性主义的发展,始终都无法脱离男性社会,这也就造成了其发展的虚无和矛盾。在不同的道德标准下,叛逆和逃离都无法游离在人性之外。艾丽丝·门罗通过《逃离》,用她独特的视角和体验,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觉醒、迷茫以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20.
“逃离”是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欢乐之家》中的主人公莉莉在恋爱,婚姻和社交生活中处处显示出“逃离”的心理趋势。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和霍尼的女性心理学来分析,莉莉的“逃离”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逐,而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姿态。通过一次次的“逃离”,莉莉才能逃离男权世界,挣脱父权制对女性的束缚,寻找真正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最终到达精神自由的彼岸——真正的“精神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