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短波     
刘茜 《湖南教育》2009,(10):33-33
本刊讯 今年10月初,双牌县严江涛、邓红艳这对青年教师夫妇双双申请到边远山区学校支教,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夫唱妇随”,成了该县实施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工程中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3年,上海市和云南省就建立了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关系。200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教育对口支援“两个工程”后,把上海和云南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支教教师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带来了21世纪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信息,把上海教育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生动地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让民族贫困地区的广大师生和老百姓领略到上海教师的风采。他们以支教为荣,舍小家顾大家,离乡背井,跋山涉水,克服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种种困难,身在三尺讲台,心系贫困人民,以高尚的师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  相似文献   

3.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有一颗博爱之心,组织好班级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并通过多种渠道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08,(4):2-2
方明,一位91岁高龄的世纪老人。他17岁师从陶行知,始终坚信"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的信念,走过了历时十一年的领导上海地下党教师工作的革命岁月。当卸任全国教师工会主席后,又担负起陶行知研究会的重任。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建立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恢复教师节、制定《教师法》等重要提案,被教育界人士尊称为"方老"。他心中念念不忘老师陶行知先生的教诲,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的精神,倾注90余年历练的人生积累、经验和智慧,为弘扬行知精神,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掬心竭智,鞠躬尽瘁。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周洪宇教授编著的教师读本《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和《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本文系作者为这两本书写的前言,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是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目标,甘肃省会宁县县政府和县教育部门响应三部委《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每年选派几十名县城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这一活动虽然缓解了我县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但是从这几年支教的现状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而媒体频现对学校、教师的负性报道,同时也弥散着对教师很多不公正的负性评价的戾气。教师如何才能在这样纷纭繁杂的社会中做到心如止水,专心地传道、授业、解惑呢?那就是教师们用心坚守着的信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本文将就此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班子中,惟一一位女性格外抢眼。她的礼仪举止高雅得体,行事风格严谨干练,在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她时刻牢记“政治第一,德育为先”的思想,以德育人,为人师表,用满腔热忱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以其高尚的情操感染了学生。她便是柳职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张翔。  相似文献   

9.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新安小学师生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是陶行知先生对新安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崇高评价,也是陶行知先生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和为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真实写照。新安旅行团的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谆谆教诲,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今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已成为各行各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10.
沙晓付 《贵州教育》2010,(10):21-22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的玩具给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其意,这位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校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国家涌现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育新理念要求教师要具备博大的人文情怀,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给子美好期待和充分信任,透过对学生在行为、言语、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疏导,激发、唤醒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升华为情感态度并形成稳定的基本品质和素素养。  相似文献   

12.
章雪颖 《中国教师》2011,(11):35-39
陶行知是近代中国教育历史上不能抹去的一个名字,是千千万万民众眼中的“人民教育家”。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生怀着教育救国的宏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践家,正如他为自己所改的名字“行知”二字;他是一个“不安分”的知识分子,为乡村教育四处奔走。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当那些远大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渐渐离很多人远去时,  相似文献   

13.
一说陶行知,在中国的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陶行知1891年10月18目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出生,1946年7月25目因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按现在的话说,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就英年早逝,憾别人生,的确让人惋惜和悲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