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知识分子”或许不是“public intellectual”这个特有名词的最恰当的译法,因为但凡知识分子,哪怕是整天泡在自己的实验室而不为外界所知的核物理学家,或一天到晚鼓捣着普通人视若天书的古文学的古文字学家,都是公共的——他们的知识是“公器”。使“public inteUectual”区别于“intenectual”(知识分子)的也不是社会知名度或影响力(“public”一词有此词义),尽管前者通常具有非同一般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一个小说家(文学知识分子)就可能具有超过“public hateuectual”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可是,如果他不曾以文字、讲话或别的什么公开方式直接干预社会—政治舆论,或他只是即兴式地偶一为之,那么他仍然不能称为“public intellectual”。因此,“public intellectual”其实暗含了诸多前提:首先,他必须是一个知识分子,无论他的学科是核物理、古文字或文学:其次,他必须经常越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就当下公共的或社会—政治的问题公开发表见解,旨在影响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频道"公共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电视(pubic service broadcasting,或者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一种区别于国营和私营电视频道的电视形态,是以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公共电视机构,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公共电视强调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服务大众,关注少数派和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边缘话题.  相似文献   

3.
刘扬  招志蕴 《新闻界》2005,(2):90-91
“公共新闻”(public joumalism),又称“公民新闻”(civic joumdlism)。20世纪90年代初,它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在美国提出,并引发学术界长达十余年的争论,美国新闻界的大量实践和探索,更是不断地更新和丰富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许剑 《新闻大学》2003,(1):34-38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德国学者尤根·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颇受争议的政治学概念。按照他的定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简而言之,公共领  相似文献   

5.
从沙利文原则到雷诺兹特权——对借鉴外国诽谤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4年美国的警官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在美国确立了公众官员(public officials)起诉媒体诽谤,必须证明媒体具有"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的原则①,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延伸到"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s,又译公共人  相似文献   

6.
舆论,英文叫"public opinion(公共意见)",从中西方的舆论词源上看,舆论概念,脱离不了公众和言论两个要素。因而舆论最素朴的涵义就是公共言论。一、舆论系统舆论作为一种公共言论,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属于观念系统范畴。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祥地,不仅建构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广播电视机构-BBC,形成了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成为后来其他国家建立公共广播电视的范本。而且随着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一的公共资金(public fund)模式逐步被打破,从公共垄断到双头寡居,发展到现在的多元竞争格局。本文通过梳理自BBC成立以来英国政府发布的专家委员报告和白皮书等主要政策变迁,分析了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内涵及其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8.
美国出版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出版业标准体系 美国标准体系大致由两部分组成:(1)联邦政府标准体系或公共领域(public sector)标准体系,是联邦政府负责制定的一些强制性标准,主要涉及制造业、交通、环保、食品和药品等.标准数量约4.4万项.(2)非联邦政府标准体系或民间领域(private sector)标准体系,即各专业标准化团体的专业标准体系,一般为自愿型推荐性标准,标准数量约4.9万项.联邦政府曾经是制定和使用标准最多的机构,但随着1995年美国国家技术传播和发展法案(NTTAA,公共法104-113)的通过,联邦政府被要求在可行范围内使用自愿型标准体系的标准或参与自愿型标准的制定.以上两部分标准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简称ANSI)评审会审议通过后冠以ANSI代号的标准为美国国家标准,此外还有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9.
"公共新闻":一种公共领域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新闻知识》2006,(1):22-24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是发轫于美国,激发了美国新闻传媒为此做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在澳大利亚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的一种新理论形态。本文对公共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新闻理念作一比较,文章认为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播状况对传媒角色——“公共领域”阐释和思考的结果。并试梳  相似文献   

10.
余玉 《声屏世界》2014,(5):64-66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哈贝马斯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所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是形成公众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新闻传媒扮演了公共领域的建构者的角色,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网络中与公共领域联系最紧密的一种形态是网络论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公共议题兼具群众性与普遍性,往往引起大众热议。文章主要研究普通网民参与公共议题的动机及主要意义,以及网络水军对公共议题舆论导向的影响,并提出对网络水军治理的合理化建议。【方法】文章从公共议题的形成、网民因素影响,以及网络水军的侵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网民方面主要研究网民参与公共议题的心理,网民的行为特征分析,以及影响网民行为;在公共议题形成方面,主要研究公共议题的形成及具体意义;在网络水军方面,主要研究网络水军的形成和对公共议题的影响研究等。【结果】总结了净化网络环境,整治网络水军对公共议题影响的具体措施。【结论】网络水军的治理方案亟须建立在充分剖析其危害和行为逻辑的基础上,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还网民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2.
公共叙事( public narrative)是一种传递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叙事活动,叙事作品与社会大众(公民)所持有的价值观保持契合与互动的关系,以大众为消费对象的电影、电视剧、畅销小说都可以称为应具有公共叙事性质的作品.好莱坞电影经营多年仍然保有其影响力的原因之一在于影片与公众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契合与互动.公共叙事需要代理观众完成对公共关注和焦虑问题的解释与想像性解决,对社会问题、社会危机以叙事的形式传递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主导意识形态.电影叙事者应该不局限于角色个人的得失立场,而应具有一种高度,从普适性的精神价值角度完成叙事.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公共新闻"公共新闻(public joum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闻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闻学理论.其特点是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强调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可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传媒“议程设置”与公共知识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然 《新闻界》2005,(6):124-125
公共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1)已经成为大众媒体的一个大众传播符号(意见领袖)出现在公众视域之中。网站的论坛,报刊的专栏专访,电视节目中的嘉宾讨论、辩论会,公共知识分子明星般的频频在媒体空问亮相出声,他们本身也成为了公众和媒体讨论的热点。去年秋《南方人物周刊》就策划了一期“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的专题,紧接着各个媒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公众也参与了积极的讨论,将这一话题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5.
徐宁燕 《新闻实践》2007,(10):24-25
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20世纪90年代,"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理论及实践在美国新闻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念的纽约大学教授杰伊·罗森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该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公共品质"、对公众生活关注与解读是公共新闻理论的实质与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现代电视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以表现真实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在屏幕上日趋增多,探讨人物专题片的创作规律,进而提高作品的文化品位,是摆在电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一些优秀作品,对人物专题片的三个重要表现元素:情节、细节、环境,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文章作者认为,一些优秀的电视人物专题片之所以受到观众青睐,其成功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几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人物专题片要有故事情节,故事要有情感、情趣;要巧用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外部形态和性格特征;要展示环境,用以揭示人物的生存形态和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是大众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本文通过梳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研究的三大代表人物:阿伦特、桑内特、哈贝马斯对于公共性的不同阐述,以思考现代传播媒介如何实现公共讨论和社会交流。  相似文献   

18.
袁彤彦  王超 《兰台世界》2005,(11):12-13
高校照片档案是学校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它包括:记录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各级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校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学校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记录学校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象的照片:记录学校地理概貌、校园风光的照片;记录学校著名人物的照片。记录学校毕业学生的集体、个人照片;记录学校获市级以上荣誉奖励证书、奖状、奖杯等的照片等。  相似文献   

19.
邹举 《青年记者》2004,(9):49-50
这里的新闻要素主要指新闻报道中的相关人物的信息要素,即新闻源和有关当事人的姓名、职业、工作单位、地址、家庭等。所谓合理隐匿应主要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为新闻源保密;二是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press and public relation officer-press and public relation chief)的英文表达明确体现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公共关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