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投入上百亿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素质。规模的急剧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大学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211"大学,自2000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以来,一直把师资培养培训工作作为基地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以云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为基点,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技术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云南大学的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师资,为云南省乃至西部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宋建军 《职教通讯》2012,(20):67-68
当今国际教育界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养,将其视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构建尤为重要。构建和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需要清醒认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构成的要素,才能不断地探索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重视职教师资培训与管理,是构建一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必要保证。为此,就要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与管理的运行机制,采取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标准,强化教师评估,建立教师业务提高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职业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等学校正式开始培养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是以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的培养模式开始的。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史上,"中职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创新。实践证明该模式是最符合中国实际和切实可行的。但该模式同时也暴露出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介入这种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均极其有限;二是决策层与教育理论界对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尚未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了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对该模式进行不断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该模式在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拓展了其最初的培养范围。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承担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应该主动与企业寻求合作建立职业教育研究生师资培养基地;通过建立双向价值驱动机制,激发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研究生师资培养实践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相关研究存在若干问题,当前的研究尚缺乏对整个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为此,应从推进职教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模式及完善职教教师教育的相关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构建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从专业化的角度结合中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来探讨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问题研究的总体趋势,也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职教教师教育体系研究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多元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而目前对职教师资教育专业化的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也很少。独立的、完整的职教师资专业化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把职教师资教育从教师教育中凸显出来,把职教师资培养与普通师范培养有所侧重地区别开来,在教师专业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共有基础上,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再生性开发,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和机制。因此,构建多元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大力推进职教师资教育专业化便成为提升师资素质、满足职业教育师资需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国之所以拥有优质高效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要原因之一是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的形成又仰赖于德国出色完善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德国通过健全的法规体系确保高质量的职教教师队伍,以培养具有“双师型”的职教教师为核心目标。德国的职教教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8.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正面临来自教师教育新改革、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师资高要求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框架,建构新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国外职教师资培养的不同途径以及先进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职教师资问题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师范院校也存在着转型期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因此师范院校参与职教师资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师资培养的传统优势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使之成为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新增长点。本文主要论述了师范院校参与职教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求职教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这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职教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给予较高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这需要从教学者、教学对象、培养方式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各类职业学校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有大量的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高师院校不仅要培养满足普通中学需要的文化课教师,更要培养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专业课教师.  相似文献   

13.
国外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其师资培养由大学、技术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或专门的职教教师培训学院承担,培养申请人员必须符合一定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的现实,促使直接担负着第一线劳动者培养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引起了从中央政府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导向。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为职业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恰逢其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师资的量和质的需求都极为迫切,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难以满足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及技术技能人才规格提升带来的内在需求。通过梳理我国这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架构,可以发现其存在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布局尚未定型、项目化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桎梏难以打破、培养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制度化环境有待完善等关键堵点。最后探寻破局之策,包括:以“标准组合拳”的形式为师资培养提供实践性依据;打破资源孤岛,建立互通互融的多元协同培育模式;完善职教教师培训政策保障与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专业教师的核心知识,对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开发,首先要了解职教师资学科教学知识培养路径的特点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开发理实一体、交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教师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从职前培养的角度来看,1896年至今,近120年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体现了以下两种关系的变化:一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在体制内的关系,二是职业教育和工商企业界的关系。换句话说,不同阶段的特征体现了不同劳动组织形态下经济和政治策略的变化所引起的教育变革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应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本文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内涵,介绍了职技高师为了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现象在经济,实质在人才,关键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措施是加强职教师资建设。因此,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拓宽联合办学领域。只有多形式培养、引进、留住师资,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把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办成成才教育、就业教育、致富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经验与做法考察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普遍对职教教师具有严格的入职标准,非常重视他们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并建立了完善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德国德国对职教师资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保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需要通过师范专业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能力;三是一般要具备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3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德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大学教育阶段,选择一个主修专业和一个辅修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