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虹 《教书育人》2000,(8):28-29
提起教师这一概念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细究起来 ,什么时候有教师一词 ?它的内涵又是什么 ?真不容易说得清楚。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尊师重教也已成为社会的美德 ,但教师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接近教师的本质 ,越来越贴切 ,越来越丰富。因此研究教师这一概念是很有意义的。从教师这一职业来看 ,应该说自有了学校就有了教师。在奴隶社会 ,由于学校的出现 ,教育活动专门化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那时的教师都由官吏来担任 ,非官莫属。人们对老师称为“子” ,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后来 ,随封建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官学和私…  相似文献   

2.
李媛 《广东教育》2022,(3):52-53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2018年1月, "思维品质"这一概念在《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7年版)中被提出,并被视为英语日常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很多一线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这一概念,但关于思维品质的内涵包括什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很多教师都不是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3.
彭广明 《考试周刊》2008,(51):130-131
李白文化这一概念是近十多年一些学者提出来的。究竟什么是李白文化?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现代价值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过系统性的论述,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语文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经常要涉及到"表现手法"这一概念,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一直含糊不清。2007年全国18套高考卷中,涉及这一概念的就有5套,从中可见问题之严重。1.海南宁夏卷的第13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问题是高中世界近代史上的重点难点知识,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于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正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讲述清楚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图示来辅助教学,把这一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  相似文献   

6.
重视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形势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如何认真研究并搞好素质教育则是我们亟待解决、但却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关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无疑是一个重要理论障碍。 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它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之中的“素质”是指什么“素质”而言的……?弄清这类问题,对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科学地指导素质教育实践向着正确、健康方向发展,无疑是有十分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现阶段我们应该向陶行知先生学什么?每年在组织撰写"行知杯"论文时,总有不少教师如是问。可见,"向陶先生学什么"是一个长期困扰基层教师的问题。教师大多认为,陶先生的思想固然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每年都学习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平民教育等主张,该写的都写了,再写不出什么新的内容了。果真是这样吗?作为教科室人员,为了实现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我也尝试着思考这一问题。归  相似文献   

8.
解析“教师实践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究教师实践知识,但对该概念的理解、使用方面的差异很大。以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为基础,解析教师实践知识的定义、教师实践知识的内容及分类、教师实践知识的特点,目的在于厘清"教师实践知识"这一概念的内涵,为研究者更准确地使用教师实践知识这一概念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被视为当下教师角色转型的重要内涵之一。和我们使用的许多概念一样,“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提法同样是舶来品。考察这一概念的原初内涵对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应该会有所帮助。而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教育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异同,则能多少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以"预设"为前提,以"再现"为旨归,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尽管人们很早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概念,但事实上教师既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体",也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主体"。那么,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实际上起着什么作用或处于什么地位呢?多少年来,一个"主导"的提法,竟把教师放到了"超级主体"的地位。什么是"主导"?《现代汉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文卷中经常要涉及到"表现手法"这一概念,2007年全国的18套高考卷中,涉及这一概念的就有5套。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则含糊不清。这里不妨借2007年高考出现的五道题来看暴露出的问题。1、海南(宁夏)卷的第13题:"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2、全国卷(Ⅰ)的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江苏卷的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  相似文献   

12.
编辑手记     
《中国教师》2005,(12):1
自从有了教师,就有了对教师角色的追问。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追问:教师到底是什么?教师角色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在这个不懈的追问过程中,人们不仅熟悉了孔子与苏格拉底这两位人类最了不起的教师,而且形成了关于教师的种种美好认识,诸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  相似文献   

13.
有的学生已经学完了初中课程,但问他什么数是有理数,三角形的内心与三角形的垂心有什么不同,如何寻求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他们往往目瞪口呆,答不上来。在课堂上,学生也最怕提问概念性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只凭公式记公式,翻开书照例题作习题,有关概念的内容一概不管,或者以略知为满足。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概念就象开大门的钥匙,没有这把钥匙大门就打不开。怎样才能把打开数学大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就是要发展教师的专业品格、专业品位与专业品牌(以下简称"三品"教师)。那么如何培育和培养"三  相似文献   

15.
就历史教学而言,生动的教学过程,已成为评价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所必具的重要标准,许多教师对比锲而不舍,无不在追求着深浅不同的生动程度。然而,怎样的教学过程才算是生动?对生动这一概念,究竟得从什么角度去理解呢? 毫无疑问,就目前大多数历史教师的理解而  相似文献   

16.
晨宇 《成人教育》2000,(12):11-13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农村”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农村教育”强调的范畴与对象也是有差别的。但为了实施全民教育计划,乃至实施终身教育,又必须在农村教育内涵上达成共识,以便在研究对象、确定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上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一、重视园本教研的内涵关于园本教研,我们经常会说到一些词,如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但这些只是方法层面的。反思什么?互助什么?朝哪里引领?这才是实质性的问题。园本教研是一种在新的理念下的教师学习和成长的新范式。范式即规范或范型,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想政治教师思考的问题.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尽管有不少教师认同思想政治课不应只是教"教材知识",但确实很少有教师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什么是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而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又该怎样演绎所谓的"知识教学"?教这些知识,最终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教师人格?教师人格的内涵有哪些?只有掌握了教师人格的内涵,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进行教师人格的塑造和修养,造就教育的成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是教师人格的集中表现;品格、性格与气质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语言举止、仪表风度是教师人格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总被引:339,自引:1,他引:339  
教师在从事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身如何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什么知识基础 ?为什么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 ,还是不会教书 ?教师如何提高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文章从教师的知识构成入手 ,将教师的知识分成“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然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内容、状态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并强调了“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一概念的赋权意义和专业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