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述范畴化及认知模型——以认知的视角看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俊 《科教文汇》2008,(16):167-167
我们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会把它们按照我们理解的范畴来归类。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妊然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本文将对范畴化这一基本认知过程及其理论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与学的认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理娜  孔韶辉 《科教文汇》2008,(15):103-103
人的认知系统包括感知、知识表征、记忆、理解、思维、学习、范畴化、抽象过程和推理等。这些认知活动能够对外语教与学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同时教与学的过程也会影响到认知系统的发展。以学习认识世界,而认识的世界又会影响到学习,在认知建构主义理论模式指导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人的认知系统的发展和外语的教与学的实践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3.
李声 《科教文汇》2011,(4):197-198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认知活动对情绪会产生多方面的效应。因此,文章从注意、记忆对情绪的影响、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进行阐述,将认知对情绪影响的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志远 《情报杂志》2024,(2):41-46+62
[研究目的]认知能力日渐成为数字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确有必要加强认知安全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案例研讨等方法,针对认知安全的话语建构、博弈态势、风险规律和保障体系等内容开展研究。[研究结论]认知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非传统安全的新形式之一。围绕认知安全的竞争活动涉及内容生产、技术控制和渠道争夺,背后反映出激烈的话语博弈、科技博弈和战略博弈。认知安全风险呈现特定性、传递性和目的性的规律特点,危害个体权利、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认知安全的保障体系应当围绕价值共识体系、本土治理体系和国际合作体系三个方面展开建设。  相似文献   

5.
认知心理学:理解脑、心智和行为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便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影响着心理学。从研究主题来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感知觉与意识、注意、学习和记忆、语言认知、情绪和社会认知以及奖励和决策等。认知心理学对人类了解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对认知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颇为重视并寄予厚望,近几十年来先后部署了围绕脑、行为、心智的长期规划,多个与认知心理学相关的问题也被列为前沿科学问题。我国研究机构近年来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希望在今后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行为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核心,理解学习的神经基础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富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在新兴的“学习科学”的研究过程中,鉴于对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迫切需要,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自发地相互选择、联合,共同规划和确定研究方向,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组成了学习的脑机制研究团队。该团队以学习的脑机制作为总体方向,从行为规律、脑网络和神经回路等多个层面探索学习的认知神经基础,旨在揭示人脑学习的规律和机制,建立有效学习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为基于脑科学的教育和学习障碍的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知学习理念对教学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只有研究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Visual Basjc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基于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谭旸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09,39(12):160-169
[目的/意义] 本文对认知负荷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相关重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为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并分别讨论每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认知负荷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检索研究、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信息系统效能评估3个方面。目前的研究存在"应用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的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缺少对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的定量研究"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拓展应用认知负荷理论进行信息系统使用研究的研究情境、探究更多种类的信息检索工具对用户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削减用户的认知负荷的辅助工具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23)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商贸活动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影响,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若是有志于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那么就需立足当下,对电子信息技术对商贸活动造成的具体影响形成有效认知。本文首先分析了商贸活动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所受到的具体影响,然后提出了一些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推动商贸活动发展的措施建议,希望可以对高中生形成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  相似文献   

11.
人类认知和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因而人类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作为人类认知和实践活动形式之一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内外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技活动中的认知价值;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科技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为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心理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认知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是如何被组织而产生智能思维,以及这些过程是如何在脑中实现的科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认知心理学在理论框架的构建和实验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感觉、知觉、注意、意识、学习、记忆、语言和认知控制等各个主要研究领域均实现了重要突破。本文就这些研究领域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和特点、现状和动态进行了回顾和阐述,并就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体会和检验,探讨和论述计算机三维动画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流程的。  相似文献   

14.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主体道德发展是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的过程。以此为理论依托,本文主要从认知与心理、经历与体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小学生德育与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心理学的百年发展中,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心理理论的核心部分,并且通过对学习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形成了联结观、认知观及情景观三大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各派的理论观点对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当前正在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综观我国当前网络教育教学现状,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全面了解教育心理学中各派的学习理论,使其合理地应用于网络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认知的具身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的思想在认知科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融合。具身认知的思想认为,认知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而是一个连续进化的发展的情境性过程;身体在认知中之所以是核心的,是因为身体活动本身体现了推动认知发展的生存意向性。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投射理论表明了身体活动是如何向高级认知发展的。目前借助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具身认知的神经建模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个对认知更为全景的轮廓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也赋予身体各部位或器官强烈的隐喻性和转喻性。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以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料,探讨人体词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也赋予身体各部位或器官强烈的隐喻性和转喻性。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以及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料,探讨人体词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影响。  相似文献   

19.
意义(meaning)是人类语言和各种符号系统的核心,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功能和认知过程。100多年来,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信息和通信科学等都对意义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式各样有关意义的理论;当前,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意义问题提出了与传统意义理论截然不同的见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对意义的理论研究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从认知科学或更宽广的科学视角对现有意义理论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深入研究,推动意义理论在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这将会对认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会对未来基于认知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交互机理。最后,从信息哲学对信息概念、信息交流、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的理解4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哲学对情报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