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来源与新闻诚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上新闻失真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因素,要想给出全面的判定式结论,需要研究人员进行长期和系统地调查和分析。在这里,本文只想通过对一则有关伊拉克战事的报道在网上转载情况的追踪,来观察国内网络新闻编辑和传播过程中对消息来源处理的偏离情况,并对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媒体诚信问题提出分析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朱娜  何达志 《新闻界》2004,(6):66-67
今年9月13日,广州市数份有影响的市场报均在头版头条或要闻版头条的显著位置报道了一则感人新闻:一位患晚期肺癌的老伯,为了不连累儿女,编造善良谎言说是外出散心,独自来到广州友好医院临终关怀科度过了人生最后三个月,留下两封道出实情的遗书后瞒着家人寂寞终老。  相似文献   

3.
匿名消息来源可以为记者带来重要的新闻,但是又往往使记者陷入法律的纠纷。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保护和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受到新闻界和法律界的热议。  相似文献   

4.
5.
所谓记者保护秘密消息来源的特权,是指新闻记者享有的拒绝任何人,特别是政府机关或司法机关对其提出的要求披露其秘密消息来源及相关新闻采访文件或资料之权利。该特权在美国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渊源。同时,在美国,该特权又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法律形态及实践表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对匿名消息来源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其竞争力就更多地体现在新闻及其时效上了新闻来源是对两者都起到约束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对于媒体工作人员来说,恰好每次新闻发生时他们都在现场是不太可能的,这个时候,只能依靠消息来源来为  相似文献   

7.
陈勇 《新闻记者》2004,(8):28-28
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行话:没有一个记者能超出他的消息来源,记者提供的新闻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如果媒体拥有广泛而强大的消息来源,无疑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拔得头筹。但如果对消息来源使用和处理不当,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因为事实性差错大多发生  相似文献   

8.
国内有些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情况相当严重,笔者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探讨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深层原因,提出规范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需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冯华 《报刊之友》2012,(11):120-121
消息来源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匿名消息来源使新闻媒体更好完成了监测社会环境的任务,也由于对其的不当使用导致了虚假新闻出现等一系列问题,令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职业道德准则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具有非强制性、滞后性。本文认为,“波特图式”道德推理模式有助于记者正确分析自身职业行为,做出对个人、职业、社会都负责且合乎伦理的抉择,突破上述职业道德困境;并可指导媒体制定更为严谨、规范的职业道德准则,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严语 《新闻世界》2010,(4):118-119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对新闻来源的保护成为关注的话题。然而,我国对于消息来源的保护基本上依赖于从业人员和行业的自律。本文介绍了西方媒体对于消息来源的保护措施和情况,以为我国新闻媒介消息来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记者的新闻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新闻事业是建立在你死我活的竞争的基础上的。这种竞争,必然反映到美国记者的采访作风和手段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学他们那种“半是侦探、半是记者”的作风,决不能搞他们标榜的“Adversary Journalism”(同政府唱反调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按西方定义,新闻是新近反常态事实的报道。作为捉摸不定的万变事实,随时可有,随处可存。记者不可能事事经历,件件目击。他们多是通过消息来源的提供获取报道素材,因而,新闻记者报道的质量,常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完整地考察一条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不能忽略对消息来源的研究。消息来源主要指的是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  相似文献   

13.
刘波 《新闻窗》2007,(1):95-96
新闻记者是一群被看作是社会守望者的职业信息传播者,他们要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寻找、培养可靠的信息来源。由于本身具有信息海量和时效性强等特性,网络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闻的一个重要消息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国内三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2003年1~6月份汽车报道中各类消息来源的考察,发现他们对新闻议程的影响可分为三个等级。记者、汽车巨头、不明消息来源为第一等级,他们影响力巨大,处于非常明显的优势地位。公开资料和专家学者为第二等级,他们在文中处于次重要地位。政府官员和普通公众为第三等级,在报道中很少出现,处于不重要的地位。本文同时就报道中反映出采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先于法庭判决而断言某人有罪,或者缺乏证据地指责某人的不良行径,就可能形成新闻诽谤。其结果可能是记  相似文献   

16.
刘建 《青年记者》2007,(20):35-35
虚假新闻可以分为故意造假和非故意失实,非故意失实造成的假新闻不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本文选取近年来的一些假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虚假新闻中消息来源的迷惑性。  相似文献   

17.
黄斌 《声屏世界》2006,(7):10-11
2005年,随着告发“水门事件”的“深喉”费尔特33年后的自我亮相,随着美国中情局特工泄密案中拒绝透露消息来源的记者被判有罪,面对新闻与丑闻、馅饼与陷阱的双重诱惑,关于对消息来源的保护和媒体如何采用秘密消息来源的问题,再次引人注目。人们或站在政府的立场,或站在新闻的角度,或站在公众的视野,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秘密消息来源的保护与采用涉及道德与法律、自由与纪律的二元冲突,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迫使新闻界更加谨慎地对待秘密消息来源,迫使人们再一次将消息来源置于法律法规、新闻规则和职业道德等多重背景下,进行一番包括伦理、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记者在新闻采访中采访权的涵义、内容和由来,以及目前新闻采访权在我国法律法规和现实实践中的现状与困惑。  相似文献   

19.
陈沛芹 《今传媒》2004,(5):25-26
这位美国记者在中国一个月的采访中,总是有企业为她提供住宿,她却坚持自己付费。除了吃饭入乡随俗之外,所有的费用都自己承担。遇到有些企业赠送纪念品,她要么拒绝,要么带回去交给报社。她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如果收了采访对象送给的现金,报社会辞退她,其他报社知道她,是因这个原因被辞退,也不会聘用她。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22):28-32
在新闻的筛选过程中,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话语倾向。本文以《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为例,从消息来源的注解、匿名消息源和引语的使用三个维度分析了121篇与中国有关的报道。通过分析,发现记者通过对消息来源的别有用心的注解,多次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匿名消息源,更多地选用间接引语的叙事方式等手段使读者对消息源的可信度产生质疑,违背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真实性,控制了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