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话人所设置的语用预设都在他自己的认知语境范围内,但不一定在受话人的认知语境范围内;受话人所理解的语用预设都在他自己的认知语境范围内,但不一定在发话人的认知语境范围内.特殊会话隐涵是发话人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或意图,语用预设是发话人对他的说话语境和受话人的认知语境的一种假定,是实施其言语行为所必须满足的适切条件;分析、推导特殊会话隐涵必须借助上下文语境,而分析、推导语用预设有时不必借助上下文语境.从发话人表达的视角看,语用预设与特殊会话隐涵都属于话语的意外之意,都是根据一定的语用规则从话语中分析、推导出来的,二者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从受话人理解的视角看,二者的关系本质上是认知语境与认知目标的关系.从发话人生成话语的视角讲,语用预设决定着信息焦点的确定;从受话人理解话语的视角看,话语的信息焦点的确认决定着他对话语语用预设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帅  赵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09-110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与推理的过程,发话人明示认知语境,受话人推理认知语境。然而,在实际的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常使用模糊语言故意隐含话语含义,而受话人则期待发话人明示话语含义,于是明示与隐含形成对比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3.
于利 《林区教学》2012,(2):60-62
请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言语行为。请求是指说话人要求受话人实施某种行为,受话人因此会付出一定的劳动或代价来实现发话人的愿望。因此实施请求的同时可能会侵犯受话人的消极面子;相反,一旦遭到受话人的拒绝,说话人也可能丢了面子。所以人们在实施请求行为时会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弥补请求行为参与者的面子。  相似文献   

4.
韦艳梅 《海外英语》2013,(2X):245-246
预设和蕴涵是语义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两者研究的是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文章主要阐述了预设和蕴涵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共性和个性。预设是说话人的常时背景知识,是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共同背景知识。而蕴涵则是一种特殊的语义推导,它阐释的是言语交际中基本单位语句所暗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话语效果     
本文从表意效果、交际效果和社会效果三个层面分析了话语效果的构成,认为表意效果是单向性的语词表达发话人思想内容的效果;交际效果是发话人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有效地促使受话人对发话人话语作出发话人所希望的特定理解和反应,,从而实现发话人的交际用意,完成特定交际任务的效果;社会效果是话语行为在追求交际效果的同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效益。这三种效果既有效果追求上的不同侧重,但又同属于一个统一的话语取效过程,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大多是成年人 ,对他们的教学既有成人教育的特点 ,又兼顾了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独特之处。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信息论的角度探讨一下信息回馈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堂教学 ,从信息的角度看 ,即是教师作为第一发话人将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编码 ,然后向受话人 (学生 )发出信息 :受话人接到信息后将之解码 ,再根据对信息的理解情况向发话人(教师 )进行信息回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所谓的发话人与受话人是不断交替的 ,第一轮会话的发话人常会变…  相似文献   

7.
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认为,语用预设的特点奠定了语用预设交际价值的基础。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语言的简洁,有助于传达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发话人实现其隐蔽的意图,有助于实现发话人原本难于达到的交际目的,有益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结构角度分析预设在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是人们言语交际中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发话者总是把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假定认为对方已知晓的信息处理为预设并以此安排表达新信息。受话者(听者)如果能识别发话者的预设信息并进而推导出新信息(焦点信息)所在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发话者的言语目的和要旨。本文拟从预设在言语信息结构的功用及其语法实现形式出发,探讨预设理论对听力理解及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交际是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内的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作者从认知的角度对会话含义进行研究,从交际双方入手,指出会话含义是在发话人的明示和受话人的推理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即在交际中发话者对受话者的语境资源和认知能力要进行合理的语用预设和足够的明示,使自己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另一方面,在认知推理过程中,受话者要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积极地构建认知语境,通过语境连接来揭示交际意图,推导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0.
语句内在的逻辑矛盾,或由特定语境引起语句内在的逻辑矛盾,使得语句预设为假,预设假又导致语句无意义。对于语句意义我们可以用集合论的方法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受各种限制,受话人对所遇到的一些语言现象一时不能理解,这就出现了所谓“意义真空”。然而,受话人对发话人发出的语言信号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而是积极地去理解,遇到意义真空,总要想办法对它进行全部的或部分的填补,尽管有时填补的结果与发话人的原意并不相符。“意义真空”的填补,要利用一定的线索。这些线索有些是语言材料本身提供的,有些是语言材料之外的。下面就谈一谈可以引导我们填补“意义真空”的几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附加疑问句一般由“陈述句 简单附加问句?”构成,用于要求受话人证实发话人陈述的事情。附加疑问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反意的附加疑问句,即反意疑问句(disjunctive ques-tion);另一类是非反意的附加疑问句。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前者。  相似文献   

13.
从称呼语看中西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称呼语作为一个简短而又敏感的语项最能直接反映发话人对受话人的感情、态度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调,作为语言的一种辅助手段,除了其动听悦耳的音响价值以外,还具有表意作用。俗话说:听话听音。这个“音”就是指发话人的语调。语调在语言中都具有表意功能。英语语调亦不例外。发话人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说同一句话,便可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这便是语调的语义功能。从语调上可以判断出发话人当时的态度、口气、心情及意图。受话人应该注意“察颜观色”,根据话语的语调,准确地把握发话人的意向。  相似文献   

15.
情景语境包括发话人、受话人以及各自的主观状况和社会角色等。本文旨在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分析得体原则在话语交际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会话过程中,听者是接受传达信息的一方,所以,很容易让人认为"听"这个动作是一种受动行为。但是,在实际的会话当中听者在听取对方讲话的时候,总是会从音声、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理解发话者所讲述的话语,同时还会根据话语的前后关联或者结合会话的情境来积极地解释或对照知识和记忆来思考想象对方的已述话语,甚至还会推测发话者还未讲述的话语,或对发话者在话语中的省略进行信息补全。听者为会话的顺利进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语调是说话人组织话语意义的一种手段,是达到交际目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调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话语含义。语调的话语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言语交际中,发话人通过语调的常规及非常规使用来表达句子的常规及非常规意义。受话人则根据语调,结合语境及会话"合作原则"来推导句子的隐含意义。语调也是发话人传递新信息的一种交际策略。用关联理论的话来说,受话人可根据语调,获得新信息并改变自己旧的语境假设,以最佳关联为取向,去推导话语含义。因此,英语语调在话语含义推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预设·语境·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预设、歧义与语境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与工作原理。预设是说话人假定为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基本意义成分,它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语境,同时又被语境操纵甚至消除。在说话人有意或无意地将预设包含在语句内部的过程中,常常会触发歧义,而潜在预设在特定语境下的可变性也会触发歧义,这些歧义可借助预设和多元化语境来消除。  相似文献   

19.
信息差是发话人传递信息和受话人接收的信息不等值的现象。它具有动态性、附着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同时,从言语交际中信息差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耗损型信息差、冗余型信息差和改值型信息差。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是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的倡导者,他认为语言使用者应该知道何时该讲话、何时不该讲话;何时、何地应以何种方式与何人讲话。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一种共建,实质是交际,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话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话语传递给受话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