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陆丰"乌坎事件"之平和解决,既获得《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高度评价,也得到民间舆论的广泛赞赏。在胡耀邦史料信息网组织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广东处理乌坎事件的模式,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社会管理方面的改革。这一事件也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尊重民间诉求,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之道,让目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向全球新闻传播、面向不断扩展的媒介生态系统、面向争议性事件开展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增强媒体机构公信力,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在冲突事件频发的当下,“乌坎事件”因其独特的气质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本文以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BBC和《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中新社六家媒体报导“乌坎事件”的语料展开对比分析,认为:在新闻事实的呈现上,中西媒体分别采用了遮蔽/凸显的操作策略;在新闻拓展部分,借互文、评论等手法实现与社会现实、社会语境的互动;媒体拥有话语权力,但应以弥散的方法发挥作用,而非表现为与权力结构同构.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11,(8):137
<正>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  相似文献   

5.
章文宜 《今传媒》2014,(5):59-61
新闻建构社会现实,不同的媒体建构活动不同。本文利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就"美国政府关门"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单一集中,强调事件经济影响和显现的制度缺陷,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框架复杂多面,且直面政府和国会的问题,呈现的事实较为客观立体。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中心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免费午餐”继乌坎事件、郭美美风波及温州动车事件之后。位列第四位。免费午餐计划全名为“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免费午餐计划”,是由邓飞等五百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  相似文献   

7.
刘佳琦  刘杰 《传媒》2018,(9):54-56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多家媒体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传播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方式,目前已被诸多媒体广泛应用.从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到2015年新华网新版上线并引入"动新闻"模式,这一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制作与传播形式的重要变革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新闻"出现的社会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融媒时代"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模式),以此凸显"动新闻"在新闻传播及时性、真实性、新闻道德伦理、新闻版权界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中旬,离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陕西农民周正龙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照片已经一个多月。此时,全国许多主流和非主流媒体都深陷在这一"本年度最焦点的社会新闻"中,尽管包括央视、凤凰卫视、《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在内的媒体对此事已经质疑了整整一个月,但是由于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场媒体质疑一时陷于困境。华南虎事件将如何突破?事实真相怎样才能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真实,体现了新闻人对社会的负责态度。从《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盘点2013年那些"狗血"新闻反转剧》一文,我们读到了2013年的舆论翻转事件,这些新闻很多起源于互联网等新媒体,也有些直接来自于传统媒体。在"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的今天,传统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更肩负起了新闻真实的责任,否则可能真的会引起人们观念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个别媒体曾报道“凶手是中国留学生”.有些媒体也跟风加以传播。对此.竞报、北京青年报先后以《面对爆炸新闻的媒体责任》、《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为题发表评论说:“面对爆炸新闻的‘诱惑’.如何能表现得更成熟和自律、肩负起社会责任.是中国媒体需要恩考的”:“越是这种影响巨大、拼抢激烈的新闻事件.媒体越要谨守职业道德.务必做到准确、客观、翔实。”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09年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相关评论的分析,解析新闻评论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引导公众、促进社会民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下,报纸深化报道内容既是扬长避短的致胜法宝,也是应对媒体竞争、提升影响力的必然举措。审时度势,嘉兴日报决定于 2005年4月推出深度报道版面《新闻纵深》。《新闻纵深》,每周两期,力求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 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它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9):98-102
创办于1993年的《积极新闻》是英国积极新闻思潮和实践的先驱。《积极新闻》一反长期以来众多媒体所奉行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认为"好消息也是新闻";针对新闻报道"过度负面"造成的种种弊端,提倡以积极心态独立和高质量地分析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报道社会进步及其可能性;借助"拥有媒体"众筹项目,《积极新闻》成为首家全球媒体合作社,其创新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值得关注的新闻哲学和商业模式,还在于对身处复杂性时代如何更好发挥媒体作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报道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媒体在社会新闻中涉女性报道为何多呈现出暴力实施者和暴力受害者形象?媒体采用怎样的报道策略以勾连起女性与"暴力"因素的联系?本文选取了139篇《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媒体在报道时倾向于选择"女性受害者"、"女性施暴者"的新闻事实,重点突出和"暴力"相关的新闻议题,影响受众认知;并且多选择形容词及描述性语句.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及归因评估.  相似文献   

15.
杨嘉琪 《视听》2022,(4):64-67
新媒体时代,后真相事件频发对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造成了极大损害,也给新闻评论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快餐式"的信息无法满足受众知情与舆论引导的需要时,能够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的主流媒体评论就凸显了巨大价值.《新闻1+1》节目坚守理性原则,在多元的舆论场中通过对即时热点的追踪、优质内容的打造及社会敏感话题的触及传递...  相似文献   

16.
刻板成见、公众舆论等理论,开拓了我们看待社会问题的视野。本文以《公众舆论》为切入点,以《南方都市报》有关徐武"被精神病"事件的社论为例,对媒体纷纷报道的"徐武事件"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媒体呈现与建构的"被精神病"这一公共舆论做出适度的回顾与反思,以期引起媒体及公众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两岸民间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台湾媒体如何报道涉及两岸交流的非政治事件对于理解与把握台湾媒体舆论与政治生态的共生关联有着重要意义。以"陈光标赴台捐款"这一社会事件为研究个案,尝试探索台湾蓝绿媒体的"泛政治化"机制及舆论引导是如何透过新闻框架的选择与构建来达成的。研究发现:以《自由时报》为代表的泛绿媒体主要采用政治框架(蓝绿政党冲突与两岸独统争议)来定性与归因事件,其报道取向多为负面评价;而以《联合报》为代表的泛蓝媒体尽管也未能摆脱政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泛政治化程度相对较低,倾向于以台湾阶层分化与两岸文化冲突来解释事件,反映出更善意的舆论导向。可见,台湾主流媒体的框架机制在建立两岸互信与共识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视听纵横》2008,(4):115-116
古今中外,灾难性事件总是新闻的焦点。而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的职业行为却常会与"人文关怀"的精神产生矛盾。而且,这种矛盾,不但贯穿于媒体职业的始终,也会始终困扰着媒体从业者。最著名的莫过于新闻照片《颓鹰与小孩》的作者凯文.卡特。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贵州毕节5个孩子在垃圾箱内身亡"的新闻引爆网络。这个现代版"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让无数人心神不宁。而作为当地主要的两家媒体,《毕节日报》和《乌蒙新报》,在这一事件中,给外界的感觉却是选择性"失声",这其中当然还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但尴尬已然形成,教训也十分惨痛。对某一事件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取决于事件本身是否具备新闻价值。类似事件中的媒体"失声",考量的往往不是  相似文献   

20.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31):51
近年来,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表现出惊人的舆论监督力量,人们对"媒治"寄予厚望。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城市频道总监王永提出了不同看法,请看《"媒治":不能承受社会公正之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在探求事件真相的过程中,质疑是传媒人不可缺少的态度。请看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正强和学生孙旸的《质疑是新闻真实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