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宗教探索的代表人物。家庭氛围令作家从小培养起虔诚的宗教情感,成年之后参与的政治小组活动一度淡化了这种情感,经历思想发展道路上的转折时期——西伯利亚流放之后,作家试图从宗教教义中去寻求个人和社会的出路,导引出复杂而精彩的宗教言说。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关注"人"的问题,力求在"人身上发现人"。他在人和神之间建立亲密相通的关系,肯定"神人",否定"人神",认为只有具有基督般美德的"神人"才能拯救世界。他的神人拯救理论,虽然是为道德信仰寻求神学上的论证,却彰显了道德在历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对"被欺凌与被侮辱者"苦难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对贵族资产阶级恶德败行的揭露,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这类作品处处闪烁着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但是,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又都在不同程度上渗透着宗教道德思想观念。试图通过他的具体生活经历和作品实际,对他的宗教伦理学进行探微,以期获得对他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罪与罚》是一部有着浓重宗教意识的小说,每个主人公身上都被笼罩了宗教色彩,尤其是女主人公索尼娅,她身上具备一个虔诚基督教徒送拥有的一切品质:苦难、善良、隐忍、宽恕、救赎。这位陀思妥耶夫斯基力塑的完美理想宗教人物所承载的是作者所有的美好宗教追求与理想。  相似文献   

5.
江北的《白月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有着惊人的神似,都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书写了拉斯柯尼科夫从杀人到被捕的过程,作者将整个故事的节奏放慢,再放慢,  相似文献   

6.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颠峰之作,其中的对话超越了简单行文方式的含义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态和内涵,细考起来,饶有意义。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是《罪与罚》中的对话核心,  相似文献   

7.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是作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白痴》中梅什金公爵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是极其重要的艺术形象。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塑造的梅什金公爵的形象是类似基督一样的美好人物。根据俄国文化中的概念,圣愚是基督般的人物,这种宗教文化现象对俄国民众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基于此,以俄国社会历史上特有的宗教文化现象——圣愚为参照,从梅什金公爵身上的独特品质分析圣愚形象,并探究梅什金公爵的圣愚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受戏剧的影响,所以他的小说《白痴》表现出戏剧化的创作倾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时间紧凑集中、道具突出、人物对话戏剧化、场景布置和角色设计符合戏剧要求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兰 《柳州师专学报》2013,(3):23-27,43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拯救世界理论显示了他独特的文学理念和生命观念。《白痴》的主人公梅什金这个人物形象诠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美的内涵的独特理解。梅什金是普救寻求者、精神朝圣者、理想主义者的化身;梅什金的自救是以心灵承受痛苦,皈依上帝达到自我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美拯救世界理论具有局限性和软弱性,人性的自救涉及社会观念的改变、革命暴力的启示、经济基础的奠定等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宗教大法官》与“四福音书”中的互文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隐喻功能书写的人性问题。信仰与理性、自由与专制、现实利益与永恒理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述人性的三个维度。信仰与理性的对立点是人性的物质欲望,自由与专制的矛盾是人性的自由权利,现实利益与永恒理想的对立处则是人的精神追求。《宗教大法官》在“复调”的表层下,隐藏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需要依靠信仰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1.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探讨人的秘密。由于自身经历的影响,他偏爱“穷人”主题。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停留在对穷人苦难生活的展现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潜伏在人性深处、人的本性中的不幸。他否定理性人物.认为理性能引诱人犯罪。他肯定和赞扬“神人”,认为至善至爱才是人悲惨命运的拯救力量。“神人”形象成了他与丑恶现实相对抗的武器,也成了他解开人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尼采在1888年11月20日给勃兰兑斯的信中写道:“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文章,我固然愿意无条件接受你对他的那种批评,可是由于我从他那里获得了最有价值的心理学资料,所以我才如此尊重他、崇拜他。我现在有一种想法,不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跟我的思想底流相反,我都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对他表示感谢。换句话说,我今天敬爱陀思妥耶夫斯基,  相似文献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文学作家,其长篇小说早已名扬四海,短篇小说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促使他成为屹立于世界文学殿堂的不朽丰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见证了他的创作思想和手法的发展与变化.其中,长篇小说《赌徒》是一部他在其最短时间内完成的、优秀的美学著作,整部作品具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14.
俄国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长篇小说《罪与罚》中多处运用颜色来刻画和描写人物的形象及其周围环境,更饱蘸黄颜色涂抹小说的始末,这使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画得更加生动,逼真。  相似文献   

15.
16.
《两重人格》已经基本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形成的艺术风格:探索心灵奥秘。该文拟研究探讨以下问题:历史在人的意识中积淀的既做强者又做弱者的两重人格,在戈利亚德金的病态幻想中同时出现;从哲学的角度看,戈利亚德金的悲喜剧反映了私有制社会中人的异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滥觞于《两重人格》,而不是《穷人》。  相似文献   

17.
小说《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思想具有丰富的悖论性,主要包括在三层内涵:“超人理论”与道德伦理的冲突、人性善与恶的矛盾以及信仰与理性的迷失。为了更好的表现这三重内涵,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思想内部的对话来加强其思想悖论的丰富性,而且通过他与斯维德里加伊洛夫两人之间的镜像映射关系来加强其思想悖论的深刻性。对于“如何消融拉斯柯尔尼科夫思想悖论”这一问题,作者在《罪与罚》中最终给出的答案是“爱”,这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最终探索和追求的道德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中存在着空白现象,如隐喻、暗示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形成的语义空白,省略式和隐藏式的结构空白等。巴赫金指出了陀氏小说具有"未完成性"的特点,但和英伽登提出的"未完成"(空白)有着不同的问题域,前者的动态主要表现在本文层面,后者的动态表现在本文和读者层面。  相似文献   

19.
(一)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伟大的俄国小说家.其沉郁而难以理解的文学风格。对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撑起俄国文学的两大主要支柱。即托尔斯泰与陀思妥也夫斯基,而陀氏于186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罪与罚》,则与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并列为最具影响力的俄国小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