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生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哲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尤其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分解、概念的识记而不注重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的这一现象,提出如何正确、合理的激发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思维的建议,并就如何实施把问题意识导入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建构式生态课堂也是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为核心理念,这就更加意味着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注重“非常规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此做一些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钟晓红 《云南教育》2005,(17):34-36
注重“非常规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创新的主要精神实质。本文对此做一些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外高等职业学院产教结合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国外一些国家高等职业学院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分析国内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在一些地方高校,因为条件等方面因素所限,教学改革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他们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表现为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缺乏问题意识的学生,缺乏主体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不强.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等目标.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项重要参数。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更注重客观选择题 ,从而使学生忽视了写作的训练 ,导致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 ,有必要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邓美姣 《广西教育》2005,(1A):78-79
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知的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一、不会提问还是不会引导案例〈一〉:加和减(一)(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出示情境图:大客车45座,中巴车30座,小轿车3座。师: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大客车座位最多。生2:小轿车座位最少。…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注重学习时空的预设,注重“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真正表述自己的观点,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提出一些精彩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在调控和处理时,或越俎代庖,或放任自流,或浅尝辄止,由此衍生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一、不会提问还是不会引导案例〈一〉:加和减(一)(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出示情境图:大客车45座,中巴车30座,小轿车3座。师:看了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大客车座位最多。生2:小轿车座位最少。…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如何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干预理念和干预方法方面发生了诸多变革.从注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后的干预转向问题行为出现前的预防;从注重提升教师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转向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从针对学生或教师个体的干预转向多元化、综合性的干预.本文对当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干预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我国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早已明确提出:"我们的数学过程应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教材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一些开放性(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程度)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而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方向也强调了注重开放性与探究性试题的设置,以便考察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和灵活性,综合性.开放式、探索题进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有助于尽快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因此事先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验证假设、解决问题,而省略了学生质疑的环节。但如果要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验证问题。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关注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工作的起点是提出历史问题,在教学中注重问题史,就是引导学生像史学家一样基于历史的内在逻辑生成问题,领悟学科独特旨趣,学会学科独特思维与方法,内化知识的意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策略应注重营造历史情境与境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筛选和概念化思维,注重基于学科思想价值的深度问题教学,让学生在整体图景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