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 《新闻爱好者》2008,(12):16-17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界、新闻学术界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探讨并不懈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阶段,舆论监督报道因其构成媒介环境的突出影响,更加引人关注。当前,新闻舆论监督面对的重重困难,要依靠制度建设去解决,根本的一条是扩大人民民主,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无疑,这四项权利是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但它们同时也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其他监督形式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来东晓 《今传媒》2012,(11):25-26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必须要拓展舆论监督的领域,实现监督手段的多样化,在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舆论,才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作为我国目前四大监督机制(其他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党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监督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单位的重要职责,有没有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搞得好不好,是检验一个新闻单位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权威性的重要标志。作为新闻单位,开展正常的和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其神圣的职责,是新闻工作的属性决定的,理应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欢迎。  相似文献   

5.
当前应该是新闻舆论监督环境最好的时期。但 整体而言,新闻舆论监督的水准还处于“初级阶段”,离社会发展和现代民主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创造一个更加民主公开的监督环境 近年来各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一种方式。然而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当前由于舆论监督逾越法律界限,引发诸多新闻侵权诉讼,影响了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和监督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安全的舆论监督机制,新闻舆论要巧妙地利用法律规则,避免在舆论报道中违法损害他人利益。  相似文献   

7.
卢小梅 《新闻窗》2008,(1):62-63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媒体已成为百姓行使民主权利,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之一。新闻舆论监督不仅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鲁兰洲 《新闻实践》2005,(12):16-17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环节。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事务的监督。这种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条件下,舆论监督在揭露腐败、违法犯罪和社会不良现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所谓舆论监督,是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新闻媒体业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开展舆论监督的主要渠道之一,新闻舆论监督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并且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君毅 《新闻界》2000,(5):74-74
在新闻报业中崛起的老年报,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以撑出一片新天地,这是我们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论、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它是实现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对行政机关、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言行进行监察和督促。看看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符合党的要求、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民主,健全法制,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中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新闻媒体强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赋予其深广的社会影响力.它是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的重要补充.并成为监督机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新闻舆论的法律监督的认识.对于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舆论监督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实质上就是希望新闻舆论界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良好的、优质高效的、和谐的新闻舆论监督环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建设作用.从这样的角度来考查省市地方传媒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发现有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把加强舆论监督作为重要的内容。 过去我们只把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其政治意义却理解的不够。可以这样说,没有广泛的健全的舆论监督,民主政治是建立不起来的;也可以这样说,要建立民主政治,必须依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舆论监督。 一、深刻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及其优势 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监督的主体和被监督主体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宣传的重要职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为舆论监督的制度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新闻媒体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提供了支持。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是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舆论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通过舆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得力助手。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如同一面透视镜,可以映照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和丑恶现象,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通过政府行为、法律行为以及道德规范,疗治社会弊  相似文献   

17.
干永福 《新闻实践》2006,(10):28-29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意愿,党和政府推进工作的手段。建立新闻舆论监督长效机制,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郑文强 《青年记者》2012,(27):73-74
当前舆论监督的形势舆论监督,是指公众运用舆论手段所实行的社会监督。搞好舆论监督,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都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舆论监督思想是邓小平新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它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认识邓小平新闻理论,也有助于指导我国舆论监督实践。邓小平直接论述舆论监督的言论并不多,主要体现在思想建设、法制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之中,但他的舆论监督思想是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本文拟从以下四方面加以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职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对推进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党和政府对于舆论监督一向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加强舆论监督"进行了明确论述,2004年初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舆论监督列为"十项监督"的一个内容,与"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述职述廉"、"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监督制度相提并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