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准备活动不合理、身体过度疲劳、缺乏自我保护、运动负荷过大,使得运动员损伤几率增大.身体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高校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避免身体损伤问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根据国际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专业机构和学者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力求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特点、作用阐释清楚,全面客观认识身体运动功能性训练,解决目前我国在身体功能训练方面理论基础薄弱、应用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中的一些意外因素的存在经常会导致运动员的身体受到一些运动损伤.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如何在达到运动能力最大化的同时,达到运动损伤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训练比赛前运动员心理准备以及生理准备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研究,总结出柔道运动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的方法,用来指导基层柔道运动的训练,达到使运动员在训练之前能够充分调动起身体各部分的积极性,能够适应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任务,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简述了标枪运动员赛前准备的特点、内容及应注意的事项.这对增强运动员身体活动的能力,提高身体承受大负荷量的训练,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运动损伤均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问泽军 《考试周刊》2012,(30):119-1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游泳训练中的热身准备部分问题进行探讨。准备活动是依据运动训练原则的过程完整性、有序性而对运动员进行的前提准备.因此准备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尤其是游泳训练中对运动员的身体及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中的一个基础运动.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的随之快速提高,动作难度越来越高,训练强度越来越大,训练时间越来越长,身体负荷也就越来越重,导致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运动损伤已成为田径运动员日常训练及比赛中常见的现象,同时也引起了运动员和教练员们的高度重视.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易受损的部位,分析原因并找出预防措施.结果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对抗性强、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损伤部位以踝部、膝部多见.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发生部位等与运动项目、准备活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相关因素关系密切,在平时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加强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8.
崔朋军 《孩子天地》2017,(5):172-173
本论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栾城一中和栾城二中参加河北省体育统招考试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小腿胫骨、腰部,其中胫骨骨膜炎损伤占首位;引起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疲劳、田径场地及训练设施的陈旧等;针对运动损伤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柔道是一项竞争很激烈的体育项目,一些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和日常的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柔道训练过程出现损伤的运动员,其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量过大、准备不充分、没有完全掌握技术等。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可以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多给运动员做准备活动的时间,以及进行简单的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柔道运动员损伤是运动训练中需要重视的环节,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体校柔道运动员的损伤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损伤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校柔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最常见的是关节损伤、肌肉肌腱损伤、韧带损伤;损伤病程多为急性损伤,损伤程度主要为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最少。损伤部位多发于膝关节、肩关节、大腿、踝关节、肘关节,损伤中多以关节损伤为主。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主要是疲劳训练、带伤训练比赛、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或大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发生各种运动损伤。通过对体操运动损伤的研究调查,初步揭示损伤的一般规律,针对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提出一些合理的预防措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积极损伤后处理,确保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促进体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姜亮 《考试周刊》2012,(69):120-121
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常常发生各种损伤,针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和克服运动损伤的发生,更好地进行教学、训练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需要进一步弄清运动损伤的机制,易发生的部位与运动项目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本文采用资料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得出结果:课外活动发生损伤率最高为37.3%.体操教学课为23.2%,训练课、比赛及早操分别为22.7%、10.8%、6%。结论:应多做手腕部、腰及下肢的准备活动,加强场地器材的检修,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掌握并运用生物节律的理论.合理安排运动量。  相似文献   

13.
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由于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为了减少篮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本文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学生(运动员)和教师(教练员)的正常教学和训练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8,(82):127-128
踝关节损伤是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运动损伤之一,运动员一旦发生损伤就不得不停止运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损伤甚至直接影响运动寿命。本文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踝关节的损伤机理与预防的研究,发现其损伤的规律采取预防措施,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保障,对运动员顺利成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60名篮球运动员一年内的损伤次数、导致损伤的因素、发生损伤的部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等进行调查分析。结论:①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前锋、中锋比后卫损伤发生率高,其中前锋最容易发生损伤。②篮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易损伤部位集中在腰背部、踝部、膝部、肩部,而女性易损伤的部位集中在踝部、肩部、膝部、腰背部。③导致篮球运动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是旧伤病未痊愈、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带伤训练比赛、技术应用不熟练等。④比赛后疲劳的消除、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专项耐力训练、科学组织体育教学等应成为今后篮球教学和训练中预防措施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消除运动性疲劳,减轻机体生理负担,有利于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的运动训练中:一方面要合理地、科学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另一方要运用多种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与手段,有效的帮助运动员进行恢复,加速运动员身体恢复过程,缩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从而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训练状态,为下一次运动训练的开始做好准备。最终能够推动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7.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变化,从而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对红河学院体育院系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足踝部损伤率最高.损伤的类型主要是关节韧带扭伤、擦伤、劳损、挫伤,偶有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如骨折、脑、胸腹部挫伤.运动损伤的高发时段是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对抗冲撞、犯规;局部负担过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不良、技术动作错误等.建议重视运动损伤防治知识的教育及运动后全身或局部的放松恢复;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和比赛;加强体育道德风尚教育.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北省皮艇队32名运动员腰部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皮艇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患病率较高.建议在皮艇运动训练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练习动作的正确性,重视训练后的放松练习,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医疗监督,为提高皮艇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对身体的各种伤害。田径队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和技术动作的学习,期间常因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不正确,身体状况差,生理、心理状态不佳.场地设施等原因造成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正常训练和学习,阻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时还能引起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应该十分重视运动损伤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了解运动中易发生损伤的项目、过程及预防措施。并能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