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兴则国旺,民强则国盛.文化强国迫切需要文化强民.文化强民,本质是指通过文化教育、文化滋养、文化引导、文化创造等确立公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形成内化于心的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没有汇聚成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民族气魄,没有凝聚成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民族精神,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壮大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提高公民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深入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促进祖国统一和四化大业的进程冯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优良传统,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作为强...  相似文献   

3.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着力营造新春佳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东胜连续两年举办万家乐元宵文化节。今年的第二届万家乐元宵文化节以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需要弘扬,但仅有弘扬是不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提法中,增加培育二字,这标志着党对民族精神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掀起了对民族精神的广泛讨论.尽管学者们对民族精神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对其具体内容有不同的概括,对其性质有优劣之争.但是,大家在民族精神的当代构建上达成了共识,都强调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旨在通过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力量支持.  相似文献   

6.
日前,首都博物馆主办的名为《多彩中华》的大型民族历史文化展以《团结自强·觉醒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的民族家园》《百工之艺·深厚的造物文化》《交心神灵·精神世界的造物》等4个部分,汇聚12家文博机构100余件(套)民族文物精品,引发观者对祖国现代化进程中关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守望、存续、弘扬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7.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断想常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而且孕育了无...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武术精神内涵的历史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武术精神,即:"武德"是在历代社会伦理文化的熏陶及各门各派、武林规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习武之人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受到特定时期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军事战争、文化背景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与规范.武德内涵与传统的民族精神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其中难免存在着精华与糟粕之分,有些不适合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分.通过挖掘、整理出其中精粹的、核心的成分,拟出以下几个重要精神层面:自强不息、为国争光、尊师重道、重德尚义、立身正直、厚德载物、忠孝两全.旨在为促进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培育与弘扬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起到推波助澜之效.  相似文献   

9.
大禹文化见证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文明的历史进程,是赓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升华。大禹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民族自强求变、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依托。将大禹文化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进一步增强大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大禹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是当前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研究价值。本文以历史为线索,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歌的起源、发展进行探讨。以大量可考证的史籍资料证明,民歌来源于社会生活;它的产生、形成、发展、演变有着宏大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国古代民歌的发展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热爱和熟悉中国民歌,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音乐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湛风 《华夏文化》2008,(2):57-61
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因”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1~4日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港澳台和大陆共六十余名学者围绕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联结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丰富内涵、中华文化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及精神家园建设、大学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现摘要刊发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黄帝陵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的庄严圣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缅怀黄帝功德,发掘黄帝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承传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而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并焕发其新活力是重要路径之一。中华民族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和具有世界价值属性之“美的尺度”,经由深入研究“孔颜乐处”这个精神典范的起源和传播,意蕴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在建设“美丽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方向等问题,能够拓宽中华民族精神史的课题研究领域。本课题强调古今互文融合,经由“诗、思、史、论”的梳理和整合,彰显“孔颜乐处”的中国风格;理性衡鉴其审美价值,弘扬“君子文化”,倡导中国气派的审美人格风范,关联新时期人格精神教育事业,尝试建构话语体系。进而言之,本课题从人格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研究儒家人格精神实现现代转型的可能性,及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功能。在新时期语境下,社会各界都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撑,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精神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实践过程,并且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现阶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精神的现实价值,必须将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融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夯实人民群众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可是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国人的生活中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纯朴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必须为之努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三国》电视剧面对的五大矛盾沈伯俊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开播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亿万观众的广泛关注。改编者们(包括编、导、演诸方面)怀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责任感,艰苦奋斗四年之久,谱写了一曲高扬爱国主义正气,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壮歌。从总体上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