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诚信美德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诚信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包含着丰富的诚信理念、诚信规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诚信美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给予大学生诚信教育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形式,增强诚信教育的历史文化厚度。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诚信道德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大学生的诚信素质尤为重要。目前,由于受传统文化、体制及教育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有必要通过以诚信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诚信的人格感染学生、以诚信的舆论引导学生、以诚信的实践感化学生、以诚信的制度约束学生等方法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应重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道德之一,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考察诚信传统、内涵和分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德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关公文化精神的精髓,关公的诚信精神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对大学生诚信文化素质的培育有着积极的示范与推动作用。面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高校诚信文化教育应以关公诚信文化为着力点,分析关公诚信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的补充效能,探索关公传统诚信精神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应用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诚信教育研讨会上就“诚信及其重要性”、“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如何建设大学诚信文化”等方面研讨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求对深化大学诚信教育,加强大学诚信文化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潘秀山 《高教论坛》2004,(1):7-9,13
什么是诚信大学生、怎样做一个诚信大学生、怎样培养诚信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基本问题。来自封建文化、社会转型期中的负面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及信用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大学生对诚信内涵及失信危害性认识不清,以至出现行为失范、信用缺失。高校必须站在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积极探讨,强化和规范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完善诚信教育的机制,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我国公民必须坚守的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支撑.在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的关键时期,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专业成长.从学生诚信管理与诚信教育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五年制学生的诚信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忧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诚信教育、开辟崭新的诚信教育途径、建设高素质的诚信教育队伍等对策和建议,以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塑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优秀群体,他们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诚信状况,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受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为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诚信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而且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要提高大学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构建以大学生为核心的多元化的诚信教育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构建诚信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诚信不仅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是大学生就业之本、从业之要。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诚信缺失。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就业过程求职材料弄虚作假、随意毁约,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为此,应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进行诚信教育,树立诚信就业意识,进行诚信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相互调节、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提升诚信道德修养,实现诚信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