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越 《文教资料》2014,(25):5-6
《名利场》作为一部被大家广泛讨论的小说,基本以分析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翁为主。本文分析萨克雷笔下的男性人物,他们并不比其女性人物逊色,且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作者本人是男性,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男权的社会,故这样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婚恋诗是描写和反映人们恋爱活动和婚姻生活的诗,文章从书写和被书写这两个方面对《诗经》婚恋诗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并对《诗经》婚恋诗所表达的主题及其创作手法对后世中国婚恋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冰与火之歌》是奇幻作家乔治.马丁的代表作。本文对书中第四个视觉人物艾德进行形象分析,从而了解作者如何将书中人物放在一个"真人"的角度,写出他或她在时代和社会的旋涡中不同的境遇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诗经·国风》中的男性形象层次多样,可以分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中的男性形象。具体说来,上层社会中男性形象主要分为明君与昏君、诸侯公子与贵族、士大夫与臣子;下层社会中的男性形象主要分为征夫与戍卒、猎人与樵夫、没落贵族与孤儿、隐者、商人。这些男性群体又能够折射出这样一些精神世界:男尊女卑的观念、注重孝道、忧国忧民。  相似文献   

5.
《左传》女性形象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左传》,就像是在看一出女性的悲剧,在那个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女性的地位已经沦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卑微地步。在男性掌权的统治中,绝大部分的女性在面对男性的安排时,被悲剧性地定格为各种各样的角色。对此,她们如同一群无功的羔羊,除了服从,只有沉默。  相似文献   

6.
以《喜福会》中的男性角色为对象,分析该作品中华裔男性与西方白种男性形象的差异以及其背后所隐舍的文化意义.进而讨论以谭恩美为代表的华裔女性在文化认同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中关文化的碰撞与渗透中如何建构华裔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围城》在塑造鲍小姐的形象时延续的是传统男权文化既消费女性欲望又鄙视女性欲望的思路。在塑造苏文纨、孙柔嘉等形象时,隐含作者又放任笔下的人物,对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提出种种不公平的指控,并运用作者和叙述者的权威剥夺这些女性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围城》的男性偏见由于与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尤其富有遮蔽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倾斜的情感天平--浅析《苔丝》中两个男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作为 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下 ,凋敝败落的小农经济为背景 ,反映了一个农村姑娘苔丝短暂而悲惨的命运。苔丝是不幸的 :这是人们读完《苔丝》后的普遍感受。本文拟从左右苔丝命运的这两个男性入手 ,纠正这倾斜了的情感天平 ,从中也可窥探出作者托马斯·哈代创作这部小说的某些思想特征和倾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亚历克 ,无疑是苔丝悲剧的肇始人。此人依靠商业发财起家 ,是个资产者或爆发户。他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之需 ,出钱购买了古老而显赫的贵族德伯的姓。…  相似文献   

9.
《天台上的女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文中处在“男性凝视”下的女人,不仅“被消音”而且被置于故事空间“边缘”的尴尬地位。面对男性话语的压迫与规约,她以沉默为利器,成功实现了对“现实的突围,”赢得了女性应有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10.
国内比较关注《沉没之鱼》的主题研究,所以,基于生态女性主义,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远离自然、受到迫害和回归自然、恢复人性三个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有一定的新意,研究发现,《沉没之鱼》是一部富含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旨在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履行保护自然、重建生态平衡的责任,最终重返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谭恩美的小说《沉没之鱼》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初步的解构主义思想。通过文本细读.本文发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并且有意无意地消解了几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进一步突出了其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2.
在自己全新突破的作品《沉默之鱼》中,谭恩美客观真实地描述了东方异域风光及文化,尤其对人物的具体塑造颇有深意,对东方之人物形象偏向正面描绘,而对白人之人物形象的刻画却充满批判讽刺。她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把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和碰撞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自我建构重塑东方人之形象,有效地反击了"东方论述",同时颠覆改变白人之形象,积极地消解了"白人优越论",表征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学诉求。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女作家谭恩美的最新创作"Saving F ish from D rown ing"最近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广泛争议,争议的主要原因起源于中译本封面上的"蔡骏译写"四个字。鉴于"译写"是一种崭新的翻译现象,从"格式塔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译写"这一新的文学翻译模式,包括"译写"过程中体现出的格式塔理论的原则以及"译写"过程的审美再现。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个最近被人们热议的文学翻译现象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通过日本留学僧在大唐的见闻感受,呈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论文试图运用形象学理论,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并结合作者创作的现实与历史语境,进一步探讨这一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的婚恋诗一向以女性为主角,对男性的关注不多,其实《诗经》婚恋诗中的男性形象是丰满的。既有恋爱中的痴情与多情,也有面对分离仍然驻守婚姻的坚定与执着。当然也有像“氓”那样的重色不重德的负心人。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对一些作品的,深入分析,采寻绎诗经时代诸多男性在情感生活中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16.
蹇瑞桥 《学周刊C版》2014,(11):237-23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中塑造了众多的男性形象,其中有农村政治和经济的既得利益者高明楼、刘立本,也有生活在城市和农村交界地带,身上带着复杂矛盾的高加林,还有安分守己的农村和城市青年马栓和张克南,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小说的现实主义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男性话语的叙述作品,在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述中体现了作者的女性观。以往的评论者往往忽视《森林》中男性话语霸权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忽略其美好的女性形象代表了男性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而在直子和绿子的选择中所暴露了男性叙述者的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很好地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本文着重分析此作品中男性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体现。莫里森从男性而非女性的角度入手.以麦肯的沉迷和奶娃的经历揭露男权文化对自然的疏离和对女性的压迫,最终通过奶娃在姑妈的精神指引下的成长故事倡导亲近自然、尊重女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