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运用"《春秋》笔法",是在渊承中有创新。无论从传承方式还是"微而显"、"志而晦"或"直书其事"的书写方法看都是如此。《史记》的具体实践丰富了"《春秋》笔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比喻表达的有标记形式可划分出如下四个层次和类型:1.用"比喻"、"比方"等称说比喻现象和描述比喻行为的词(称"比喻同义词群")及其多个组合形式,点明所用或所记录的表达行为或言语形式是比喻。2.用"比喻同义词群"及相关短语,充当"特殊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3.用"比喻词"如"像"、"好比"、"是"等词汇手段。4.不用比喻词而是通过语法手段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上述四类,比喻标记的显隐程度和强弱程度,呈递减关系,第一类最为显强,第四类最隐最弱。前两类标记的,可看作"显性比喻施为句"。第三类标记的,可看作"隐性比喻施为句"。不同的比喻标记,相应地可形成不同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是表达者言语交际策略和言语风格在词语、句式、篇章结构等不同层面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马蔷 《中国教师》2013,(4):31-33
<正>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指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这里的"隐、显"内、外"是指情和理在没有表达出来前是含蕴在内的,是隐的;用言和文表达出来后是表现在外的,是显的。从"隐"到"显"是作者情感自然流露的一个过程,是文章成型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闲暇德育过程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定性,主要表现为"显"、"隐"兼具的二重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闲暇德育过程表现为一个"隐"的过程,即将闲暇德育内容隐寓到一定的闲暇生活和闲暇活动之中,具体可分为"识闲"、"寓闲"、"践闲"等几个环节;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闲暇德育过程则表现为一个"显"的过程,即受教育者接受实实在在的道德教育,具体可分为参与感知、体验体认和实践外化等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一、把握整体,洞幽显隐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文章主旨与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答题时切忌断章取义,甚至想当然地只解释其表面意思,而一定要有意识地联系文本中心,结合写作背景,研究写作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洞幽显  相似文献   

6.
唐宋咏三国诗内蕴丰富,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素材提炼等方面对"三国"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体现在"显"与"隐"两个层面。显的层面,为后者提供了创作素材,为其大量征引,构成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隐的层面,为后者提供了政治、道德、美学等文化层面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杨晦 ( 1899— 1983) ,原名兴栋 ,号慧修 ,辽阳人氏。建国后任职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兼系主任。以德高望重 ,人称晦老。他一生先后从事文艺创作、翻译、研究和教学 ,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建国前有《文艺与社会》行世 ,逝世后有《杨晦文学论集》、两种版本的《杨晦选集》行世。去年杨晦百年诞辰纪念 ,北大中文系召开杨晦学术思想讨论会 ,与会者深感过去对扬晦的文学理论思想重视不够 ,以至某些精到之说隐而不彰。杨晦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一是自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 ,近半个世纪信仰坚定 ,不改…  相似文献   

8.
"故事化"叙事欲望源于史官群体为了挽救其在先秦时期文化政治地位的坠失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姿态,由此也奠定先秦史传文献"事语"这一文体形态。先秦"事语"文献可以从编年体、"事"与"语"之间组合两个角度进行形态学划分。按照前一标准,"事语体"可划分为编年体"事语"与本末体"事语"两大类型;按照后一标准,大致可划分为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三种形态。这些次生态文本之间存在交叉融汇的地方,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这些形态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与编年体结合,甚至互相之间可以被有机组合在同一文本中。站在演进的立场上看,言事并重的叙事模式高于言显事隐、言隐事显这两种类型,当言事并重方式出现之后,先秦史官群体的叙事技巧已臻于完善,从而预示纪传体文献的即将出场。  相似文献   

9.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开放繁荣时期,在传承魏晋的基础上产生了与前代不同的隐逸观念。以寺院牡丹诗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寺院与牡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象,探求唐代文人在"仕"与"隐"的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以及"仕隐一体""以仕为隐"等的仕隐新风尚,最终确立了"隐士互护"的唐代隐逸观念,揭示唐代文人的仕隐实质。  相似文献   

10.
《隐秀》篇论述创作时要让作品既能有明显的主题表达,又能使读者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拥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刘知几作为一个史学家,从追求历史真实的角度出发,提出"简晦"的标准,要求简略精约。二者分别应用于文、史,但是却构成了一种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可在《史通·自叙》以及多处理论中得到验证。所以"简晦"在一定意义上,是"隐秀"于史传文学领域的变体。文章将通过对二者之间的联系比较,来说明古代文、史理论相通相连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这个著名的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把作家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隐藏在表象之中,达到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刻且隐而不晦的艺术效果,将文学的可感性与思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去感受并发掘其内在的意义。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原理和艺术风格,表现了他在创作实践中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2.
港式中文的"更"与形容词搭配也可表示程度比较的功能,与动词短语搭配时"更"的显隐、重叠情况、句间的功能有自己的特色,"更"的VP句受语义、形式的限制少。港式中文可看作汉语系统中有个体特色的语言子系统,港式中文"更"在自身系统内与"还"既互补又交叠,"更"和"还"相互让渡,体现了香港言语社区中表达者不同的言语视角。  相似文献   

13.
背诵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形式,因此背诵必须通过酝酿"情感"来形成"语感",反过来通过"语感"呈现表达"情感"。本文就背诵教学中以"情感"促"语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隐”与“显”,是我国古代诗文美学评析的一对范畴,二者在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如能结合得体,那就尤为美了。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里讲过:“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其意是:含蓄指言外有另一层的深意,警策指篇中独特峭拔语句。含蓄以有繁富的深意为工,警策以有卓绝的新意为巧。“隐”和“秀”是两个相对的名词。“秀”在这里与“显”同意。说得通俗一点,“显”就是诗文形象的鲜明之美,“隐”就是诗文形象的朦胧(模糊)之美。  相似文献   

15.
一、化隐为显从本质上来说语感是对词句意义的一种透彻的理解能力 ,它是透过语言表象寻找内在本质的过程 ,需要学生思维、情感、想像的共同参与 ,学生能否提炼并揭示出语言文字的内涵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准确地抓住感悟点 ,进行巧妙的点拨 ,让学生能敏感地读出书中义 ,听出话中音 ,完成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探究过程。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存在着大量的这类语言文字 ,如一语双关、以物寓人、借景抒情 ,而这又往往是理解、分析课文的关键所在。抓住这种感悟点 ,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思化隐为显 ,调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应当成为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灰雀》以灰雀的“显——隐——显”为线索,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抒写了人民领袖列宁爱乌的深情。教学这篇课文,要扣住一个“情”字导学全篇,融情感熏陶、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 一、展示公园特定情景。文章的第一段绘声绘色地描绘  相似文献   

17.
日前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9期安渊老师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感触良多.许多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常常会忽略梁任公先生演讲的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分析先生的形象性格特点上;安老师则另辟蹊径,抓住文中"情感"二字,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品味情感、品味情感的传承,并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体会韵文之情、讲者之情、听者之情、记者(记任公演讲之人)之情等四种情感的生成,并把握它们之间的生成关系.这样处理也与本"单元提示"中"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相契合.因此,安老师的课例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也有些不足之处,可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范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隐”与“显”,是我国古代诗文美学评析的一对范畴,二者在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如能结合得体,那就更美了。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里讲过:“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其意是:含蓄指言外有另一层的深意,警策指篇中独特峭拔语句。含蓄以有繁富的深意为工,警策以有卓绝的新意为巧。“隐”和“秀”是两个相对的名词。“秀”在这里与“显”同意。说得通俗一点,“显”就是诗文形象的鲜明之美,“隐”就是诗文形象的朦胧(模糊)之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取材于西湖由  相似文献   

19.
词具有世俗化、市井化的特点,兴起之后成为封建文人乃至普通民众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和交流"虚拟情感"的主要渠道。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娼妓文化的兴盛、封建礼教高压下妇女情感的抒发等原因导致了"虚拟感情"在词中大量、集中出现。从文体方面的原因讲,在宋代小说创作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词比诗更擅长表现幽隐深微的细腻情感。  相似文献   

20.
要想改变目前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活动失真、表达失真的现状,教师就要从"真"字入手,让课堂教学回归真实,在"真"活动"、真"表达中,让每节课都有增量,让教学效果化隐于形,让"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与不上就是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