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而在这个  相似文献   

2.
徐娟 《家教世界》2012,(20):3-4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生活中到处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纲要》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笔者执教《漫游图形王国》,围绕数学中"形"的知识开展数学活动,以游戏情景"漫游图形王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中十进制数转换二进制数多年来一直采用非常经典的"乘基取整法"和"除基取余法"计算二进制数的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本文除了介绍传统的数制转换方法,还详细阐述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领域中"数"和"形"是两个基础性的概念,二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且一直伴随整个数学教育。尤其在小学数学中"数"和"形"一直相融合出现,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从根本上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融合,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进而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数"与"形"."数"与"形"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既可以由"数"来研究"形"(体现在平面解析几何的解题思维中),也可以由"形"来解决"数".这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思想,即为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3,(A3):69-70
<正>"数"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各阶段的学习都有其特殊性。在一年级数概念的教学中,一般认为"0"、"10"、"20"、"100"的认识是自然数教学的关键点,学习数不只是为了单纯地会数、会读、会写,数的复杂性要求儿童还需要学习更丰富的数知识,才能真正形成数的概念和数感。良好的"数感"表现在:能充分了解数的意义,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多种关系,可以较快地辨识出数的相对大小,知道数的运算的实际效果,能将数学知识与它们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物体和情境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数"与"形"。"数"与"形"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既可以由"数"来研究"形"(体现在平面解析几何的解题思维中),也可以由"形"来解决"数"。这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思想,即为数形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1.
郑小娟 《学苑教育》2021,(12):67-68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图形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培养数感和符号感"。数感的形成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操作、反思等活动,培养灵敏的数感,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数感是项重要的任务。怎样培养数感呢?本文就简单谈谈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速算中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12.
高永萃 《考试周刊》2014,(17):93-9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图形,也可以利用计算表达一些图形概念,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本文从"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对"数形结合"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力图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简单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更是幼儿数学的源泉,我们的生活无不与空间、时间,数、量、形等息息相关,生活中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出:"生活数学应帮助智障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简单的运算工具.  相似文献   

15.
张彩英 《教师》2015,(6):41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作了明确的界定,它凸显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实用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地建构数概念.那怎样的材料才能让幼儿与之互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8~69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一分、排一排和数一数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是"数"与"形"的有效结合体,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化"繁杂"为"简单",既有着"数"的精准性、精确性,又有着"形"的直观性、形象性,在初中几何章节知识点内涵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它作为初中数学学科组成部分,在中考试题命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也是考察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辨析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学实践证明,数字化的数学知识内容都可以通过有形化的图  相似文献   

18.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  相似文献   

19.
案例背景:"探索规律"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中明确说明"要大力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认真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原来也包含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教材体系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用计算器计算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