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题记  相似文献   

2.
3.
4.
人类社会与经济就像双胞胎,一起成长一起发展,相互映衬相互渗透.也就难怪近些年有人慨叹整个社会商业味浓了,功利性强了,人情味却淡了.  相似文献   

5.
这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做早操,突然,天空中飞起了黄色的蒲公英状的"不明物体".那是什么呢?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因为操场边上有几株桂花树,现在又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怀疑那飘飞着的是花粉.  相似文献   

6.
"致"和"至"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7.
"完"和"玩"     
小明常常分不清"完"和"玩",于是他请字典爷爷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完"和"玩"兄弟俩。 字典爷爷告诉小明,虽然"完"和"玩"名字相同,长得也有点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他"和"我"     
我班教室黑板的左右上角,各贴着一个醒目的大字——红色的"他"和黑色的"我".这两个字虽然很普通,背后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两年半前我刚接手这个班.一天,我正在埋头批改作业,突然,背后传来急促的声音:"老师,小斌和小明打架!"回眸一看,原来是班级执勤员小仪,还气喘吁吁地.  相似文献   

9.
10.
"下去"和"下来"是汉语中一对常见的趋向补语.外国学生在初学时对这两个词的选择经常会有一些偏差.如果把握住说话人、动作主体和动词之间的位置和时间关系,就容易正确使用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当某人接受任务时,往往会说"我试试看",很少有人自信地拍胸脯说"没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与中国人的谦虚这一传统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试试看"并不等于成功在握,而不试则根本谈不上成功。记得初一我当班长时,我对老师说:"我试试看。"其实我有能力胜任,可是我不能说。没问题",因为下面还有五十多双眼睛盯着我呢!而我一直相信那句话:当你用坦荡的心做一件事时,别人却以为你在出风头。这不是至理名言,也非出自名家  相似文献   

12.
13.
"老师"是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教师"指担任教学工作的々业人员. (分别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820页、690页)它们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运用时应该把握它们各自的指称含义、语体和态度色彩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9日<报刊文摘>上有一篇文章,先引了严歌苓小说里的一个人物:"明明家里有买半斤肉的钱,她却每次只买二两,然后将肉全部让给男人吃.眼巴巴地便有了几分自怨自怜的资本:瞧我多爱你啊,嫁了你都没肉吃.  相似文献   

15.
16.
"户"和"门"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现在人们已 经无法"见形知义"了,连字形比较简单的"户" "门"等字也是这样,不是吗? (语林)  相似文献   

17.
【案倒一】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三册《2008,北京!》例句: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师:“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小手举了起来,有的嘴里还喊着:“我知道,我知道。”) 生1:老师,我知道焰火是五颜六色的。生2:五颜六色就是很美丽。  相似文献   

18.
上一次我谈了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避免在文章中经常出现陈词滥调的办法是读、背、记名家名作,有同学也许会认为:你这些话也不过是古人所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老调子罢了。我承认这一点,但是世界上有些道理却是永远正确的。譬如不管古人今人、洋人中国人,人要吃饭,吸收营养;但同样的饭,加工方法可以有不同,各人的吸收也不同。我的办法是尽量把道理说得明白一点,而且还想对当前流行的种种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做法提出一点批评,提倡归真返朴。真理有时是很朴素的。古人所谓“炼字造句,征典属对,皆须从一学字中…  相似文献   

19.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冬天就来了,冬爷爷“呼呼呼”地吹起了阵阵寒风。就在近几天,我们班里就出现了许多“瀑布”和胡子”。不信,你就来听听,可别笑痛了肚子!先说陈小伟吧。一到冬天,他的脸上就“长”了一座“大庐山”,还流着“大瀑布”。你是否想起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脸上的“大瀑布”,就像诗中描述的一样。不过这“爆布”不是别的,而是他没有擦干净的鼻涕啊!那“大庐山”当然就是鼻孔了。怎么样?和诗句中描写的情景不相上下吧?你如果已经笑痛了肚子,那最好不要再往下看了。再说李晓红吧。虽然是女生,但是被同…  相似文献   

20.
"十"和"口"     
《小朋友》200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