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出台国家助学贷款立法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美国、日本、泰国助学贷款立法的情况,最后比较了不同国家的立法情况,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立法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探索出一种新的助学贷款模式——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并将其作为校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身份认定、手续办理、信用约束等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这项政策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安排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法律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为高校贫困大学生提供50%的贴息,由商业银行具体承办的一种商业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为贫困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遭遇着重重困难。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依法规范银行、学校和学生的相关行为,是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现行法律制度,分析了目前建立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制度所具备的法制依据、理论依据和社会环境,提出了建立助学贷款相关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及立法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5.
台湾经济发达,立法先进,助学贷款立法对大陆地区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台湾助学贷款立法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存在的,具有以下特点:发放范围广泛,包括高中、高职、专科、大学、研究所、进修补习学校;贷款金额可满足学生在校的全部支出;采用保证方式提供担保;申请资格具体而明细;对贷款学生利息补贴较多;困难学生可延长还款期限;主管机关承担更大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6.
银行和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行为的重要主体.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政策下银行和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加强银校合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得到迅猛发展,在“奖、贷、助、补、减”等方式组成的资助体系中,已经起到了1/3强的作用。但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和回收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国家关于助学贷款理论研究滞后、政府和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实际操作研究滞后是关键所在。加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研究,完善信用系统;构建全方位的学生资助体系,增强学生还款能力;搭建助学贷款信息化交流平台,提高管理效能是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给国家助学贷款带来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台新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试点推广。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互相替代政策会改变贷后管理主体,给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带来大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稳定。应由当地信用社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高校参与协助监督;谨慎变动两种助学贷款条款,促进助学贷款市场整体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贷款拖欠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我国部分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我们必须持正确的态度,既要看到大学生诚信缺失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现象产生的客观环境,又要看到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长期、深入地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银行和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行为的重要主体。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政策下银行和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加强银校合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贷款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健全法律保障、诚信教育、信用保障三种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从银行和学校两个方面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甚至立法来减少风险或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地位越来越显重要。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研究与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此项工作的顺利及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刘磊 《林区教学》2011,(5):66-68
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大学生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素质教育的程度,而贷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更为重要。详细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同时提出加强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在此之前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了迄今为止最具力度的修订。新政策完善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将对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三方(学生、学校和银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新政策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不守信、恶意拖欠,导致银行借贷的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生中深入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途径。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增审批贷款金额120.67亿元。  相似文献   

18.
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助学方式的一种新探索,符合广大贫网学生的根本利益。白1999年推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已有许多贫困生借此圆了大学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国家助学贷款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其有效供给和贫困生群体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如何建立一套体制较为完备、运转高效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关系到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高校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能顺利入学或完成学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和各地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等教育的救助手段之一。由于政策方案规划不科学、政策主体利益追求不同、政策主体沟通缺乏、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和权威资源缺乏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梗阻现象,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效果不佳。为了消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梗阻现象,政府应该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制定助学贷款法,大力进行政策宣传,加强目标群体对于政策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