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踏人教学楼,听到“蛙声一片”,走进教室见到“安静一派”。反思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室、纪律、自律之间的关系,教师到底是用“权力”还是“权利”来控制学生?什么才是教室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看到一个延续至今而且是普遍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教师安排座位不是依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把“优等生”、有望升学的学生安排在教室中间靠前的几排,“差生”则分布在“教室的边缘”。这种座位的编排无形中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坐在“黄金地段”的“优生”无疑是班上的“贵族”,坐在“教室边缘”的“差生”自然地沦为“贫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网上教室”的构成及功能1.“网上教室”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传统的“教室”是指学生专用的学习房间,它为学生提供听课、看书、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作业练习、考试测试及教学信息发布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与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如果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传授知识的环境,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调节教与学,实现网上虚拟的“网上教室”。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传统“教室”的学习环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知识的“虚拟的场所”。实验证明: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271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在于让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实现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  相似文献   

5.
王晶 《考试周刊》2013,(81):73-74
新课的“引入环节”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每堂课开始,学生刚进教室,课间嬉闹轻松的余兴尚未消除.大部分学生的心思还在操场上游荡。此时教师独具匠心、趣味横生的“引入”不仅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学习上来。通过教学实践,作者发现“魔法”引入这种独特、新颖的方式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音乐课堂提倡建立“一维”审美观,总是在怎样教的“教”字上作文章。人们通常把“一维”审美观称作“无人”审美观,因为它只注重教育者,却忽视了教育对象,新课程,新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提倡建立“三维”审美观,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这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带着教材进教室的传道者,而是学生们学习的战友,伙伴。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综合导师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综合导师制是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结合体,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是实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途径;是最适宜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课堂交际中的师生阻隔现象 师生阻隔就是师生间的隔膜或差距等师生间难以融合的现象。课堂交际中的师生阻隔现象可分为:(1)空间阻隔,即空间上的差距。在课堂中,这种阻隔最明显的界线是讲台,它将师生分离成两个截然有别且难以逾越的世界,各自被“封闭”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活动。教室前部分是教师的“版图”,后部分则是学生的“领地”。教师以“版图”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自己“领地”内听课、学习,讲台这一界线所散发出的无形约束力则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师,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上海教育引人注目之事不少,可我对建设温馨教室、实施和谐教学更为关注。 众所周知,课堂的主人一直是教师,不仅教学的“主宰”是教师,且连平时环境的布置、口号标语的拟定等也基本上是教师(班主任)安排好的。尤其是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引导”“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天经地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走进新课程”的需要,加快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的步伐,丰城市教育局教研室努力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提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共识逐渐形成。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教研员的新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  相似文献   

11.
罗光杰 《考试周刊》2010,(24):220-221
在教师的心目中,教室里有什么?有位专家请教师在一张纸上用简笔画画出“我的教室”,在100多名教师中,多数人画的是教室的黑板、讲台、学生桌椅和墙壁,只有少数人画出了教室中的学生。教师对“教室里有什么”回答的差别在于对课堂生命意义的理解存在着局限性。我们常说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但是,在事实上,教师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与孩子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或称为“学生”,或称为“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更是孩子。“孩子”与“学生”,虽已高度融合,却仍是不同身份、不同意蕴的表征,如同“老师”与“教师”,是不同的色调和境界,明暗不一,高下有别。  相似文献   

13.
一、和谐、互动式零距离对话 “对话”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教师式的学生与学生式的教师。教师摈弃“教师至上”的传统理念,“蹲下来”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整个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主要是分“三步走”,注重三个字“全、联、重。”①“全”即教师讲得全,学生练得全;②“联”即教师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③“重”即后期阶段复习重点要放在思维训练和审题答题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5.
杨其友 《现代语文》2006,(11):50-51
语教学容易犯一个错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忙个不停地记,甚至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根本就无动于衷,“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谁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呢?应该是学生。我们不应当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是为“学”服务,“学”又是为“用”服务。因此,我们应该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相似文献   

16.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担任六(5)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就发现教室里的黑板擦一直掉在地上,下课来来往往的学生没有人愿意弯弯腰。我存晨会课反复强调仍然没有任何作用,于是每节课我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板着脸捡黑板擦。一次数学老师跟我交流班级情况时,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跟我“命运”相同,无数遍教育没用后,最后只能选择自己捡。我们都期望教师的行为能起到“身教”的作用,可事实说明师范里学的理论跟现实产生了一些偏差,“言传身教”存学生看来“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8.
杨木 《教育》2007,(6S):1-1
教室不设讲台,教室的三面墙全是黑板,课堂上教师讲十分钟后的时间全让给学生……这些,就是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在山东省荏平县杜郎口中学的亲历。杜郎口中学在“热热闹闹”的教学改革中,紧紧抓住 “以学生为主体”这根牛绳子,创造了全省农村中学教学改革的典型,并吸引了全国教育工作者前来参观学习的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魏秀霞 《小学生》2011,(4):41-42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学会做人”是将来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关键。“爱”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教师是爱的传播者、创造者。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叶青发 《物理教师》2006,27(1):25-26
1问题的提出 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说,从20世纪80年代争到90年代.“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到“双主体说”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90年代末,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凸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但另一方而,有很多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两个极端化倾向:一是拒绝接受,他们有很多理由,“教无定法”,“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等.二是把创新教育理解为花样,教法越“花”,越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