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上海老年远程教育在各区县、街镇、居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重视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善的组织体制和管理体制。1995年,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三个单位联合创办了"空中老年大学",1998年又创办了"网上老年大学"。2006年,"空中老年大学"和"网上老年大学"被合并为"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并开通了"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上海远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刘少奇对建国初期上海经济的恢复、发展及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他探索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促进了上海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和上海卫星城的建设,使集中统一的上海经济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为上海90年代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上海民办教育迅速成长,民办中小学和民办幼儿园的长足进步丰富了上海教育资源,优化了上海教育生态,推动了上海教育国际化发展,深化了上海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上海城市发展。上海民办教育正在发展成为反映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上海品格的重要教育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政策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创建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成为新阶段上海民办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代上海服饰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中西合璧、趋新求变、个性鲜明、意识超前。徐华龙的《上海服饰文化史》对上海服装文化进行了全新解读和历史建构,成为认识上海民俗和上海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作者看来,旗袍无疑是最能体现上海服饰文化特点的代表性服饰。因此,在徐华龙先生新著的开头部分,首先对旗袍的文化元素进行解读,勾画出上海服饰文化变迁的基本轨迹;在对上海服装文化史的历史建构中,以上海开埠为起点,将近代上海服饰文化史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概括其特色,阐述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初步建构起了上海服饰文化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上海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对上海基础教育实现规模、布局、结构、效益和质量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上海二十多年来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背景、实践探索进行了管窥,分析了上海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代上海租界的法制是现代法制.这一法制引导、规范了上海租界现代社会,其中包括:现代议政组织的建立和运行、现代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和施行、现代司法的诞生和运作、现代经济文化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等.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中有瑕疵,包括在立法和执法、司法等方面.形成这种瑕疵的原因主要是:上海租界当局有殖民意识、部分执法司法人员法律素质低、上海租界当局不深谙上海的社会实情等.上海租界现代法制的瑕疵对上海租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并使之出现了病态.  相似文献   

7.
192 7— 1 937年十年间 ,上海的律师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从业律师的队伍规模、队伍构成、收入水平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促进上海律师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 ,而上海经济的发展、租界法权的逐步收回、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活动、上海“三界鼎立”的格局是主要原因。上海律师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在“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突破 ,这说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会议总结了五年来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展望了未来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全面分析上海基础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要加快上海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大资源配置、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力度仍然重要,但已经不再是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9.
上海存在形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可以说使它集中了中国社会所有的对立因素和矛盾方面。茅盾以及蒋光慈等怀有不同思想、观念、经历和追求的知识分子都在上海获得了各自的生存体验和发展空间,并由此形成了对上海的记忆、想象、感受和期盼。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与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形象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两者都在物化、世俗化和都市时代背景下对女性进行了人文关怀。张爱玲笔下展现了一个有颓废气息的上海,王安忆展现的却是有怀旧气息的上海;在塑造上海形象的方法上,张爱玲多用象征主义的隐喻性语言来表达,而王安忆则善于用"皴法"叙写。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经验、文学理念和宗教等的不同,造成她们作品中上海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上海、首尔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影视文化、流行文化、都市空间、上海文化、文学中的上海与首尔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梳理上海与首尔文化交流的历史,关注两个都市文化交往的现实,总结都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与汲取优秀文化传统与经验,发展中韩两国、上海与首尔学者之间的友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ases of high 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s in Asia, Shanghai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shown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high 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 in Shanghai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quality teaching for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Shanghai in configuring the teacher-state relationship and building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gainst China’s background of centralized education. Our analysis was framed around three key actors that have reshap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ate in the post-Mao era,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schools, and the labor market. Based on policy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Shanghai’s own experience in building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well-being, and other subjective perceptions related to school management and the labor market.  相似文献   

13.
上海都市旅游的跨文化体验与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海都市旅游的核心性资源要素无疑是中西杂糅的都市文化。从海内外旅游者注视的上海都市文化氛围、文化景观和文化活动中,可以感受到这种跨文化体验。旅游特别是国际旅游作为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和位移,对上海这个旅游目的地的都市旅游观念、都市旅游环境和都市旅游形象的跨文化影响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是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系统评价其服务质量水平,对于打造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保障和满足游客的多方面旅游需求,实现较高的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服务、风景、环境、设施、流量、特色、体验和购物等8个方面构建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服务质量水平进行了综合性测评。研究发现,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水平总体上略高,其中游客对“服务”的评价最低,对“流量”的评价最高。上海应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旅游特色,丰富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5.
鲁迅晚期杂文与上海生活经验有很大关联,上海这个特定的文化空间,不但提供给鲁迅观察社会世相的一扇窗口,同时也影响着杂文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言说策略。鲁迅晚期杂文往往在都市文化与租界体验的文化语境之中展开,解剖国民劣根性在租界社会的变异,批判沪上文人对金钱物质的依赖,挖掘知识分子流氓人格在洋场文化中的发酵与扩大。鲁迅还通过剪贴与备考的方式,缩微出一个真实的言论环境,使得晚期杂文具有一种对话感与互动性。  相似文献   

16.
从人口转变、人口迁移、人口规模增长、人口分布变动等几个方面,对20世纪下半叶50年来上海与东京两大都市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规律及其异同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东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人口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从而找出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过程中在此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可以归纳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变动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其与大都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我国特别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一些重要的政策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全国传统的商贸大都市,在改革开放30年里,上海充分借鉴国际商贸发展的先进经验,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与上海要打造的“国际贸易中心”相比尚有一定距离,而现在正在朝着现代化与国际化商贸大都市的方向蓬勃发展。上海商贸业改革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通过30年的改革,上海商贸业呈现了崭新态势,并必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实现超越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所体现出的文化地理意义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近现代史的研究方面,上海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研究对象,即上海学。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写作中,上海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更是一个充满了话题的城市。王安忆的写作就直接与她居住在上海的生活经验相关。文章就是从她最初确定将中国经验作为写作的主要方向人手,继而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上海,并为之而写作。王安忆用她的写作,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证明了上海乃是乡土中国的一个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