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上聂索同志写的《杨慎和他的“升庵诗话”》一文说:“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年间(1506)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在位的嘉靖五年(1527),以直言极谏,谪戍云南永昌”。这里,共提到杨慎的生平、卒年、进士及第和谪戍云南等四个年代。这四个年代中,除杨慎生年正确外,其余三个都不确。这有的是聂索同志一时疏忽弄错了;而有的倒是《明史》及《杨升庵先生年  相似文献   

2.
明代杰出的学者和文学家杨慎,嘉靖二年(1524),因"议大礼"案被贬云南永昌永远充军。直到病故,才由他的妻子黄峨接榇回四川新都。主要考证杨慎谪戍永昌的基本路线和他在永昌的具体时间。为进一步研究杨慎及其对保山历史文化产生的影响提供考证材料。  相似文献   

3.
杨慎,明代正德六年状元,因嘉靖三年“议大礼”事件,被谪戍到云南永昌卫①,三十五年未能获赎,最后客死他乡。杨慎在滇三十多年,其足迹遍布滇、川、黔三省,特别是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他对这一地区的思想感情和地理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慎终生流放云南,谪戍永昌卫(今保山).因云南沐氏几代人的照看,实际上并未去边境服役,而是长期住在昆明附近的安宁读书写作,这就是他著述弘富的原因之一.本文据有关文献揭示了杨慎与沐家几代人的亲密交往和深厚友谊.同时据明代刑法和户口制度,说明他至死不得返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杨慎论民间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祖籍四川新都,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宦大家。父亲杨廷和是明武宗、世宗两朝的名宰相。杨慎以贵胄出身,又盛负才名,自幼被李东阳目为小友,人称杨门“贾谊”。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仕馆阁。嘉靖三年(1524年)因“议大礼”忤逆世宗,两遭廷杖,大难不死,被“永远充军”,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三十一年,客死戍所。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五八年成都会议期间,曾亲手精选了《诗若干首·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文字依据清人沈德潜的《明诗别裁》,共录杨基、杨慎、李攀龙、谢榛等十二家诗十九首。诸家风调不同,各有佳胜,而以杨慎入选的诗为最多(凡八首,内并包括其夫人黄氏一首)。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在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中,遭到了打击,长期谪戍云南至死。《明史》本传指出:“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列朝诗集》小传说他的诗:抗衡七子,别张壁垒,“沈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学者杨慎正值盛年却谪戍滇云。在滇云期间,杨慎与自幼订交的张含文学交往频繁,并通过张含的引介,结识了大量的滇云士绅和其他地区的文士,扩大了其文学活动范围,对杨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峨在其夫杨慎被谪戍云南后,写了许多寄夫、思夫的诗歌散曲等,都颇受人们喜爱;而这首《寄外》诗更被誉为情真意挚、悱恻凄怨,用典贴切、袭旧弥新,词句工整而奇、深僻而丽,而且意深格奇,更广被传诵。  相似文献   

9.
杨慎(1488—1559或1568),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1511)举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时年二十四岁。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倡导百官同僚议论明世宗生父的庙号和祭祀的斗争,仗义冒死跪伏在北京左顺门请愿,世宗大怒,廷杖杨慎等一百六十余人,被贬官和废黜的一百八十人,并将杨慎流放云南永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和著述最多的学者,杨慎识见博洽,影响深远。仕途坎坷使他以著述为寄托,立德、立言。他谪戍云南35年,笔耕、讲学不辍,促进了云、贵儒学文化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科举文献,文化遗产惠及后人。作为儒学理想的执著追求者,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针砭教育功利化、时文程式化之弊端,主张变革科举选士标准,要求学人“通经”、“通古”与“知务”。其刚正不阿的品格与博学多识的才华,受到世人普遍崇敬。  相似文献   

11.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后世学者对他生平事迹进行考索,成果颇丰,但是仍存在一些遗漏。以杨慎《出嘉陵江》与《宿金沙江》这两首诗作切入点,阐述杨慎在云南的行迹、"瘴海"的考证以及诗歌创作心境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明代状元杨慎谪滇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通过对杨慎部分诗词名篇的梳理、评介和赏析,可以让世人通过他的诗文更全面地认识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将其运用在旅游服务实践中,以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形象,促进云南旅游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慎,字用修,别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以上疏议大礼,两被廷杖,毙而复苏,旋谪戍云南永昌卫,时年三十七。嘉靖三十八年,卒于戍所,已七十二矣。升庵为太白、东坡以后蜀中最大诗人,生平著述宏富,为明代之冠。于蜀中历世诗人中,对太白尤为惓惓,所论可取者独多,以散见难观,爰综而述之。  相似文献   

14.
“杨状元替主充军”的故事,在云南和四川百年流传,家喻户晓。历史上的这位杨状元,名慎、字用修,号升庵(1488—1559),四川省新都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世宗即位,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1),以议礼得罪,充军云南,直至七十一岁客死异乡。半生谪戍生涯中,去来行役,“往复滇云十四回”,多  相似文献   

15.
“杨状元替主充军”的故事在云南和四川百年流传,家喻户晓。历史上的这位杨状元,名慎、字用修,号升庵(1488—1559年),四川省新都县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世宗即位,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1年),以“议礼”得罪,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71岁客死异乡。半生谪戍生涯中去来行役,“往复滇云十四回”,多次奔波在川滇古道上。  相似文献   

16.
杨慎是明朝云南文坛上有着特殊影响的一位大诗人,其云南诗歌凝结着云南戍途生涯的复杂情感。在云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杨慎交错复杂的情感以审美意识形态外化于诗歌,其诗歌彰显出独特的风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纪晓岚,河北献县人(1724—1805),大致与乾隆时代共始终.他于乾隆二十二年中进士后,仕途一直通达,除谪戍乌鲁木齐三年外,一生未有坎坷,应该说他是乾隆的宠臣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慎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他的妻子黄娥也是一位知书识礼的女才子。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即位,杨慎的仕途开始不顺起来,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在他去后的一年多里,黄娥日夜思念千里之外的丈夫,想写信问候,又怕途中被人偷看,最后请人给丈夫捎去了一方白丝绢。接到妻子托人捎来的白丝绢,杨慎心里感慨万千,展开一看,里面绣着一行字:"心系一方田。"顿时,他的眼睛湿润  相似文献   

19.
杨慎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他被贬谪云南后,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文人集团,通过广交文友、教授讲学、诗文唱和等方式对云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杨慎与云南文人张含的交游甚早、甚深、甚久,其诗文观对张含的影响也很明显,使云南文学家在受到了外来的文学观念方法影响的同时,渐为许多中原和长江流域等主流文学区域文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20.
杨慎是明朝云南文坛上有着特殊影响的一位大诗人。他以诗人特有的洞察力和审美眼光关照云南特有的奇山异水,物候人情,并揭示其审美价值,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明朝时期云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