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道     
《收藏》2009,(9):2-2
不客气地说,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普通美术馆一年的经费还不够买一幅“重量级”的当代艺术作品。——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馆长李旭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认为,我国公共美术馆在收藏当代艺术方面已经出现了断层,这个断层集中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上,既没有较为完整的“面”上的收藏,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的收藏。  相似文献   

2.
张新建 《收藏》2006,(12):142-143
至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已经举办了六届,我们举办这个论坛的目的就是在艺术市场热运行的同时进行冷思考,通过这种思考不断认识艺术产业的特点和规律,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冯飞龙 《收藏》2007,(3):25-25
回顾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走过了的十多个年头,我们看到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蒸蒸日上,看到了艺术品古玩商人的发达。然而,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也看到,高雅的艺术品有时只不过是一个被炒作的筹码,而有些价值低下的,只要能靠上艺术品之名,买进卖出只要能盈利,就被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由于评定艺术品的价值标准错误,而导致艺术品收藏的现状更为复杂,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初级阶段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4.
发现胡佩衡     
吕友者 《收藏》2015,(5):54-61
在当今火热的拍卖市场上,一些被历史所遗忘的画家,往往会在一夜之间创造出高价,渐渐地成为了市场的宠儿,然而这并不是艺术品市场的泡沫,而只是其本身艺术价值的合理回归。如民国时期在京城画坛上与萧俊贤、萧谦中并称“二萧一胡”的胡佩衡(1892~1965年),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5.
张少华 《收藏》2006,(6):132-132
2006年2月21日,文化部召开的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告了即将于9月25~29日在北京展览馆主办此次博览会及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的消息,引起艺术品创作与收藏、投资领域广泛关注。为了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本届展会的详细信息,4月26日,艺博会组委会在京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就3个多月来的筹备情况向新闻界做了通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刘玉珠、文化部文化市场中心主任梁钢、博览会执行主任胡月明以新闻发言人身份出席发布会,文化部市场司综合处处长孙秋霞主持会议,包括本刊在内的50多家电视、平面和网络媒体的记者应邀赴会。  相似文献   

6.
7.
《收藏》2008,(11):2
不断追高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遭遇到一次严峻挑战。由于各种原因,内地各大拍卖行的秋拍被推到了本年度的最后一个月,在这个秋天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阵阵寒意已经在四周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8.
好运 《收藏》2006,(4):131-132
2005年是我国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为了争抢艺术品市场这块“蛋糕”,一批拍卖行杀入了这一领域,使得艺术品拍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9.
薛宣林  朱同 《收藏》2007,(1):32-33
中国画最佳投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中国画投资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世界接轨的问题。有数据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自然启动。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自1992年以来,一直在为数不多的人参与下,不愠不火地进行,可到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画市场突发火爆行情,很多人将上涨的原因归于股市低迷、房地产热退潮,其实,根本在于中国国民收入提高后的必然趋势。如2005年,上海、北京的入均国民收入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入佳境,参与艺术特别是中国画艺术品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因缺乏投资知识而欲投无门,当前困扰中国画投资的根本问题,除了赝品之外就是投资方向迷茫。对资本而言,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就可确保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中国画最佳投资方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张少华  王菊莉 《收藏》2006,(11):150-153
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产业界最高级别对话平台——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于2006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近百位著名专家学者、中外知名收藏家和艺术品经营者汇聚一堂,围绕“艺术与收藏”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论坛分为“谁在收藏”与“怎样收藏”两个议题,内容涉及艺术品市场存在的基础和价值,以及艺术品理性收藏和理性经营等问题,具有行业导向作用。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还就当前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建设问题作了主旨演讲,引起舆论关注。为使读者对此次论坛有所了解,我们将其中的重要言论缕析出以下四个板块呈现给大家,张副司长的发言将在下期全文刊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6,(11):167-167
2006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可谓风云激荡,在经历了数次市场调整和观望后,藏家的收藏观念正向追求品高、质精、物稀、全美的趋势发展,这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上海嘉泰2006年秋拍仍然本着求珍、求精、求新的征集宗旨,又有著名文物鉴定师汤伟建先生的加盟,使拍卖更具吸引力。嘉泰此次拍卖会定于12月2日至3日于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推出中国书画、瓷器杂件、西洋油画、古籍善本四大板块、均为嘉泰的传统强项。  相似文献   

12.
郭庆祥 《收藏界》2014,(5):122-123
参与评论的无外乎艺术品市场的经营者、经济研究学者、美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等,归纳起来,也就是这幅画买的值不值?贵不贵?以及对目前国内收藏市场格局的影响和对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评价等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许丽丽 《收藏》2008,(1):186-187
中国古代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历经流散和战乱、动乱,能够保存至今的古代书画寥若晨星。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市场兴起以来,古代书画作品的市场价值日益显现。然而,由于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古代书画的价值并没有在市场中完全体现出来,价格与价值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6,(2):163-165
近年来,我国的艺术市场正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艺术品流通的新型规则正在逐步形成,但同时市场中也日渐显现出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艺术品价格混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艺术家为应酬所累而难以确认作品价值,无法确保收益。因此,改变中国艺术品价格混乱的局面,增强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何谓"理性回归"?经历了2008金融风暴的洗礼,中国的书画市场经历了一次痛定思痛的被动洗牌,尤其是当代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此前有人认为"华尔街风暴"是剌向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的一把利剑,而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的拍卖数据也证明其价格波动幅度不比当代艺术小,并没有显示出其顽强的抗风险性。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当代艺术或近现代书画的本  相似文献   

16.
朱有仪 《收藏》2013,(7):148-152
随着近日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保利等拍卖行陆续亮相2013年春拍舞台,今年中国艺术品春拍已接近尾声。在经历了2012年的"寒潮"之后,多数圈内人士对今年的艺术市场仍抱着不甚乐观的态度,尽管今春拍场抢眼的亿元拍品已经不见,可新纪录的创造、中低价位拍品的活跃成交等现象传递出了不少乐观信息。苏富比进驻香港40周年打响2013春拍第一枪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7,(6):180-181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沿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艺术品流通的新型规则正在逐渐形成,同时市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日渐显现:一方面艺术品价格混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艺术家为应酬所累而又难以确认作品价值,无法确保收益。故改变中国艺术品价格混乱的局面,增强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不经意间,已经是春暖花开时。四月的春天,桃红柳绿,暖日晴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处处酝酿着新的希望,但愿今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能在这春日暖暖的阳光中逐渐复苏……事实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新一代收藏者,他们眼界开阔,出手不凡,并开始频繁涉足国际市场,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然而中国藏家是否可以从此屹立于全球收藏界而不倒呢?中国藏家要想长期保持与世界接轨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收藏》2017,(1):130-130
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重镇之一的巴黎近日频频传来喜讯,巴黎苏富比、巴黎佳土得推出的亚洲艺术专拍纷纷落槌,其中多件中国文物艺术品都落下重槌。  相似文献   

20.
孙涛 《收藏》2010,(4):66-71
年画是民间在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民俗艺术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愿的一种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作为中国独有的民俗艺术,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秦汉期间已出现(参见《中国美术史教程》《中国民间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