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建新 《教师》2013,(26):10-10
校园文化中隐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使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引导正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笔者认为,一个重要之举就是从隐性德育视角去探寻中学校园文化中的各种德育路径,并充分发挥其隐性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学校制度文化育德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育德功能,必须重视并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中学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不仅危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加剧了社会、公民对中学教育的偏见和疑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德育视角下研究中学的校园欺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也是学校建校的基础。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淡化,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是面临窘境。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隐性德育课程的视角出发,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薛莉 《中国德育》2006,1(10):15-17
隐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存在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等三个领域。与显性德育相比,隐性德育的特点是:隐性的实施方式与明确的教育意图;潜在的内容与丰富的载体;影响的长期性和不可测量性。  相似文献   

7.
努力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是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愿望,隐性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然而,隐性德育的源头在哪里·如何开发?却很少有人研究,本着这个目的,笔者从隐性德育的内涵、隐性德育的源头、隐性德育的开发三方面加以论 述,以求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9.
隐性课程与品德教育天然性的联系,使之成为一种无法忽略的极为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地位独特作用深远,极具开发的价值。将隐性德育作为教育资源安排,在优化或解决德育过程中产生的系列矛盾性问题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德育问题被提了出来。本文在对隐性德育的内涵、特点及其组成部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德育的主要功能,进而对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出了若干设想,旨在引起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隐性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笔者从隐性德育的渊源、隐性德育源的理论内涵、隐性德育源的挖掘三方面加以论述,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玉慧 《科幻画报》2022,(5):177-178
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属于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还并不成熟,很容易做出过激或一些极端的行为,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该阶段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隐性德育是一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在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对隐性德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环境的日趋复杂使优化高校隐性德育作用机制日显重要。本文首先对隐性德育及其作用机制作出界定,然后就如何构建高效、优良的高校隐性德育作用机制提出了观点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启迪、情感激励、心理塑造等隐性德育功能。在隐性德育视阈下从坚持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在追求应用技术科学精神基础上加强人文氛围塑造、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应用技术伦理教育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等四个方面探讨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以期创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寓教于景、寓教于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以来,校园体育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吉雄 《学周刊C版》2023,(4):160-162
生态德育的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各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以班级文化特色为核心、以传递知识为教育方式的德育新模式。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师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环节,同时将生态德育研究进一步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以期通过班级文化的力量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环境、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让他们学会与自然“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7.
教室文化是一种以教室空间为载体,通过实体环境、规则系统与活动情境向学生传递价值内涵的文化。完美的教室文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体现出“载文化人”“用情感人”“以规导人”的隐性德育功能。指向隐性德育功能实现的教室文化的建构,需要确立“德育本位”的建设基调、凸显“全员参与”的营造主体、优化“软硬兼顾”的内容配置及拓宽“技术融合”的运用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调整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建设更加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德育教育体系,是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然选择。现代课程理论越来越重视隐性课程在学生品德及个性培养中的作用。作为高职教育来说,其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主要存在于学校物质、学校精神、学校制度等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19.
隐性德育的作用潜在性、载体多样性、影响广泛性、内容实践性、主体自觉性、效果持久性等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形式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开发隐性德育资源是增强高职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形成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隐性德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整体规划富有特色的隐性德育体系;二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发管理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三是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特点,重点开发实践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四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德育面临实效日益缺失的困境,传统文化做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隐性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传统文化隐性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这两者的自身特点,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构建新时期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