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条河水的名字多么好听它的水不深也不浅白鹅浮在水面上竹排随水漂流它的两岸芦苇随风荡开美好的好溪一下子带走了三个孩子平静的暑期下午它要把他们带去哪里一个孩子的父母在南方挣钱他有他们的电话但没有他们的声音一个孩子的父母在城里盖高楼他有他们的地址但没有他们的温度还有一个那个瘦小的女孩头发总是散乱不知道父母又去了哪里只有寄回的生活费让她偶尔想一想不断变换着方位的牵挂好溪的水这么清这么明亮人们翻遍了水底的每一块石头也没能找到孩子们藏身的地方孩子们一定是像鱼一样游走了吧他们在水里长出了鳃长出了鳞长出了鳍和尾…  相似文献   

2.
一一 《红领巾》2010,(1):44-45
父母和孩子的心灵是河流的两岸,中间隔着静静的河水,只有架起亲子心灵的桥,彼此之间才有理解,才有默契,才有快乐。 孩子们,你们有什么话想和父母说吗?父母们,你们有什么关于孩子的问题想解决吗?  相似文献   

3.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他非常感激,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报答您."老人说:"我才给你一个包子,你就感激,而你的父母养了你这么多年,难道你就不感激?"这个孩子一下子醒悟了,回了家.  相似文献   

4.
一次次的喝水、上厕所……当睡觉时间来临时,有些孩子总想尽方法推迟这令人讨厌的时刻的到来。孩子们不愿睡觉,使一些父母伤透脑筋。心理学家丹·阿恩霍姆博士为此提出了以下忠告。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家长和孩子之间常常为睡觉产生矛盾。但是,只要家长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孩子是会遵守的。要考虑孩子的情绪孩子正在做游戏时,父母要他上床睡觉,这就很不明智。最好的办法是事先提醒孩子:“现在离睡觉时间还剩半小时了。”使孩子们有时间逐渐习惯睡  相似文献   

5.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亲.他觉得,这些来自农村、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于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农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种自卑和轻视,认为自己的父母,与那些城里孩子的父母比起来,身份低微,素质不高.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父母们说:孩子都是我自己的,还不能看看孩子的日记信件吗?孩子们说:我是一个人,就应该有隐私权.教育专家说: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相似文献   

7.
父母们说: 孩子都是我自己的, 还不能看看孩子的日记信件吗? 孩子们说: 我是一个人,就应该有隐私权. 教育专家说: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相似文献   

8.
一位旅美钢琴演奏家。回国后办了一个钢琴培训班,招收的主要是少年儿童。他教得很认真,但孩子们大都并不适合练钢琴,他们在琴房里的角色只是父母的梦想。但他喜欢这些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领悟,试图从人格上影响他们。演奏家与其他的教师有所不同,他并不是按同一个标准要求孩子们完成,而是找出不同程度的练习曲,分别让天赋不同的孩子们弹奏。每当孩子们演奏完曲子,他都会来到孩子身后,轻轻拍拍孩子的肩,说:“不错,有进步。”然后,他会站到讲台上,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夸奖哪个孩子哪个乐章弹奏得好。这是一种普通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次班会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子充饥.  相似文献   

10.
《家,为什么让孩子们烦》一文真切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也客观揭示了当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①孩子在家里没有自由,父母教育孩子非打即骂;②父母的过高期望,常使孩子感到力不从心;③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信任孩子,使代沟加深;④有些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放任自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验不到家庭的温馨。显然.这样的家教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  相似文献   

11.
<恒毅> 《科技文萃》2000,(10):186-187
我们会发现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不同点是很小的. 有一个在越南打仗的小兵,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父母他快退伍,可以回家了,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越快回家越好.小兵告诉父母,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孩子告诉他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而且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 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这些话以后就挂了电话.几天以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极具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赏识教育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班主任用父母之心给予孩子关爱时,会觉得自己有些神圣,心里也会感到幸福.当然,这都是孩子回报给班主任的.班主任一次次被学生的真诚与信任包围时,幸福感油然而生. 班主任工作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要注意方法.如果不注意工作方法,会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孩子们和班主任的距离远了,班主任工作更加难于开展.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生日,孩子的生日在很多家庭中都被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待。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日?作为父母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孩子们如何看待父母的好心?为此,我们采访了一些同学。  相似文献   

15.
我的自主权     
主持人:孩子的发展是一种自主行为,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选择,是使孩子形成良好人格,构建道德的重要前提。为此,我校组织了一次题为“我的自主权”讨论会。孩子们有感而发,气氛热烈,甚至还出现了几次现场辩论的小高潮,在惊讶于当今孩子们个性鲜明与思想走向成熟的同时,我们更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更多地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引导孩子健康发展。在这里,让我们和孩子的父母共同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吧。我在家的作息时间,父母从不作硬性规定,对于什么时间学习、休息,全靠我自己安排。春游时,父母还会给我一些钱,让我自由支配;报特长班…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极具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  相似文献   

17.
经典选段 新学期,她给孩子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时刻”. 她是一名支教老师,在这个偏远山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一所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远赴外地打工,难得回来一次,春节成了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年中难得相聚的日子.其时,春节刚过,孩子们刚刚与久别的父母重聚,她希望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温暖的时刻. 作文交上来了,她认真地批阅.不出所料,几乎所有的孩子,写的都是春节期间,与从外地打工赶回来的父母相聚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19.
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亲教养态度的不当。管教孩子时,必须维持一贯的作风,贯彻原则不能动摇。如果孩子重复犯错,就应受批评,假如父母再次原谅了他,那如何使孩子学到教训、成龙成凤呢?当孩子有求于父母时,父母勉为其难地答应:“只允许这一次,下不为例。”或“好吧,好吧,但下次不准。”这种对孩子让步的情形,特别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虽然父母说“只这一次”,但可能不久他们又会像这次一样,或者明天也会像今天这样,如此,想使孩子确实遵守规定的事,就比较困难了。因此,绝不能轻易让步于孩子。一般来说,父母所规定的事,孩子们很少…  相似文献   

20.
正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尽力为孩子祝贺生日,孩子却从不过问父母的生日。凡此种种,值得深思。为此,设计了一次主题为"爸爸妈妈我爱您"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发现爱孩子对父母了解关心甚少不是孩子们的错,是父母过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