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开自由讲学之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以平民为主要对象,开民族教育传统之先端,其教育目标在于弘扬“仁义之道”,因而侧重于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应看到其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脱节,造成道德教育论于虚阔、伪善等弊端,因而当今实施教育时,应将传统教育与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我校党支部积极倡导教育公平、教育服务、教育关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感动之心、感激之心、仁爱之心、体谅之心,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党员帮教,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成果展示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励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54-158
理想信念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思想保证,创业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现实化、实效化,并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条件、情境和舞台。因此,高校应着力加强创业理想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在创业目标中找到理想信念的支点;培养其创业能力,使之具备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手段;渗透实践环节,使之在身体力行中巩固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之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而其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分类,则有农业教育、工业教育、商业教育、家事教育、公职教育、专业教育等六项。此皆经过本社同人若干次之研究讨论而始决定者。  相似文献   

5.
何赛君 《文教资料》2010,(33):126-129
本文从教育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病的基础上,结合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改变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教师应汲取孔子的教育智慧,在维护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教育学生掌握谋生之学、谋士之学、谋道之学等,同时在具体教学中协调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启发诱导的关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以学为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程朱经学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内涵包括:罢去词赋文章之学,突出经学教育之宋学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四书”教育;“六经”教育。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重视“四书”义理之学的教育;经学教育与理学教育相结合。并论述了程朱经学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富菊 《宣武教育》2004,(11):37-37
境界是我国人文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它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教育的窗户。教育境界的存在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本体论基础,境界的可显示性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8.
《现代特殊教育》2004,(10):40-40
李富菊在2004年第14期《当代教育科学》上撰指出:境界概念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教育的窗口。教育境界的存在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本体论基础。境界的可显示性为以境界研究教育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教育境界的可显示性决定了可以从多角度对境界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教育境界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守纪之境、守德之境:求生之境、执迷之境、自如之境:困顿之境、平淡之境、合乐之境、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性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教育包含知性、率性、养性三部分内容,它分别与人性向着真、善、美发展的教育目标相对应并相互交织。知性教育须解决人性之客观性知识和科学性评价问题。率性教育要掌握人性改造是否会于“人道”之标准,使人性之“保赤”与“起伪”达一辩证统一。养性教育必须遵循“近养”、“顺养”两条教育原则。从实现人性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知性教育是基础,率性教育是关键,知性教育与率性教育统一于养性教育。“近养”、“顺养”原则也是完整的人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师道典范。《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教科书。它伴着我走过了十几个教育春秋,引领、指导着我去做一个教育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明确、教育艺术成熟、教育方法科学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对于任何事情,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爱它的,喜爱它的人又赶不上以它为乐的人。这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问题,它启迪我们:作为一名老师,要全身心地热爱教育。热爱教育,意味着把教育当科学,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探索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热爱教育,还意…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武器,教育是财富蕴藏其中的源泉,教育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命运。重视德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谁不重视德育谁就是不重视教育,谁就是不重视未来发展。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作过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研究。在《为考试敬告全国学子》一文中阐明了德智体的关系,并强调了德育的统帅地位。他说:“闻之‘道德为本,智勇为用’。欲载岳岳千仞之气概,必先具谡谡松风之德操;欲适落落雪鹤之精神,必先养皑皑冰雪之心志。德也者,所以使圣人身体揆于中道,智识不致偏倚者也。身体揆于正道,而后乃…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本质的论争之所以陷入“疑无路”的境地,根本在于论争只是囿于探究知识论的“教育是什么”,而遗忘了阜寻存在论的“怎样教育”这一教育之“根”与“S一”,以致教育之本质与语言遭实际异化,缘此,本文拟在反思以往教育本质论争的基础上,试图走“怎样教育”,以期扬弃异化,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语教育思想,是指他充分利用语(语言、学、字)所特有的手段和风格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达到培养学生之目的、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广收门徒,杏坛设教,开启了中国教育“学在四夷”之先河。尤其是他充分利用汉语所特有的手段和风格进行语教学,更显出其高超的语素养。本仅就他的语教育之意蕴、目标、手段和风格等方面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4.
晚清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与教会教育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社会转型要求教育由传统的“治人之教”转向为“治事之教”,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专业化、世俗化和相对的普及化。由于中国教育转型显得过于沉重滞缓,致使教会教育乘间获得立足发展的条件,并在某种程度上承负了转型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部分职责和需求。教会教育亦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受教育与社会之间供需法则的支配而发生自己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申建华 《江苏教育》2006,(1A):18-19
在苏州发展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苏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社会崇文尚教、政府弘文励教。教育不仅是苏州文化的内涵特征,更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苏州的优良传统,环境支持和政策保障历来是苏州教育发展最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教育坚持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率教育发展之先、率深化改革之先、率教育服务之先、率全面育人之先不放松,基本上实现每十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成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从内容到形式的诸多教育事实,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中成人教育活动的客观实在。此时,中国成人教育的原始形态,在阶段属性、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与儿童教育迥乎不同的特殊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且已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为人的素质教育又不断提供新的、重要的手段,对教育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孔子主张“举贤才”,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他扩大了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要求学生做“君子儒”。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为重心,“仁”与“礼”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通过“六艺之”的学习,传递修已治人之道,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现“教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使人之为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价值便是使人过一种有丰富意义的积极生活.然而随着教育之人文性、当下性、教化性、自由性的消失,教育出现了现代性的危机,失去了它应有的品性,如何让教育丰富鲜活起来,如何重建这些教育的应然品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我区的教育工作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集全区之力,举均衡发展之旗,立足于为学生提供满足成长需要的优质教育,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