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真是不怎么管孩子”。这是一些学习等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孩子 的父母,在回答别人“怎么教育的孩子”的提问时常说的一句话。听起来似乎让人不相信。但这其中却自有他们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闲时,读到一段话,觉得非常有道理,马上分享给我们班的家长:父母应该注意,不要对小孩儿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坏了孩子的性灵,在孩子的头上加一个“紧箍咒”.生一次气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紧箍咒”,日积月累,“紧箍咒”越来越多.虚的“紧箍咒”慢慢就变成了孩子实在的头痛病,做父母的年龄大了也会下肢腿脚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的性灵也被牢牢地禁锢和损坏了,智慧无所从来.  相似文献   

3.
优秀班主任龚贞智认为,扭转极度叛逆的孩子,需要“耐心+认可+鼓励”。一般来说,极度叛逆的孩子多出自两种极端教育的家庭:一是家庭教育放任,父母无力管孩子;  相似文献   

4.
潘红娟 《考试周刊》2010,(41):68-68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说:“有范文借鉴,从模仿入手,心领神会,久而久之,就能脱胎而出。”打开苏教版语文书,每次习作中均编排了习作例文。这些例文,学生易学易懂.好似学生学步的拐杖。在教学时,有了这根“拐杖”,教师就能将教学中的一个个难点化解,让学生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常听得许多父母讲,现在的父母做得真是辛苦,管孩子吃管孩子穿,更重要的还要让孩子有出息,别落在别人家孩子的后面,刚刚上了幼儿园就要考虑要上哪所小学,上了小学往往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更有自觉性,于是父母们真的就有些心力交瘁。  相似文献   

6.
并非戏言     
《师道》2010,(4):64-64
就像洛克·菲勒写给他儿子的信中所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把一个人毁掉,就给本来走得好好的人一根拐杖,几年以后,没有拐杖他就不能够走路了。——针对“啃老”现象,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认为就是因为中国的父母以物质的方式给孩子“拐杖”所致  相似文献   

7.
常听得许多父母讲,现在的父母做得真是辛苦,管孩子吃管孩子穿,更重要的还要让孩子有出息,别落在别人家孩子的后面,刚刚上了幼儿园就要考虑要上哪所小学,上了小学往往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更有自觉性,于是父母们真的就有些心力交瘁。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与付出相对应的,肯定是有所得。静下心来想想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是成长,是父母作为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陶波 《教师博览》2005,(7):17-18
那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我让大家做一个“盲人拐杖”游戏,要求是一个人做盲人,用布蒙着眼睛,一个人做“拐杖”,带领盲人走路,但“拐杖”不能讲话。  相似文献   

9.
张华 《家庭教育》2013,(12):36-37
案例再现 刘姓夫妇来到城里打工,把孩子也一并带到了打工的城市。幸运的是,在夫妇俩人打工的城市有很多学校都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夫妇俩在送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实实在在地对老师说:“我们文化水平低,教不了孩子,平时也没有时间管孩子,教育孩子的事情就全靠老师了。”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我让大家做一个“百人拐杖”游戏,要求是一个人做盲人。用布蒙着眼睛,一个人做“拐杖”。带领盲人走路,但“拐杖”不能讲话。我先组织几个学生在操场上用粉笔画了一些象征性的障碍物,如“高山”“壕沟”“大河”“栅栏”“铁索桥”等等,要求“拐杖”照顾盲人越过障碍顺利到达终点,一轮游戏完了之后,再进行角色互换……  相似文献   

11.
张凯 《生活教育》2010,(9):28-28
最近,一些知名网站和媒体相继爆出了一个“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的话题。顿时,这个话题引发了广大家长和众多教育人士的关注和评论。“父母皆祸害”中的“祸害”,是“80后”子女用来形容“50后”父母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80后”子女如此来形容我们这些“50后”父母呢?很显然,“父母皆祸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非常棘手又不得不令我们深刻反思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何勇海 《教育文汇》2005,(10):23-24
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孩子,面对漫长暑假,想把孩子送进夏令营,既可让孩子学到课外知识,又有机会结交伙伴,家长也放心,可谓一举三得。但是面对鱼龙混杂的夏令营广告,做父母的却有些不知所措了。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小学在下午4时左右放学,而家长则要到下午6时才能下班管孩子,这两个小时无疑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被称为“真空两小时”。事实表明,“真空两小时”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从众多伤害学生的案例中,我们发现,这一时段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4.
拐杖,对于盲人或腿有残疾的患者来说是不可或缺之物。但是作为正常人也要拄着这样一副拐杖,就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然而,我们教师队伍中却不乏其人。教师用的“拐杖”分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就是别人现成的教案、教参之类的东西。无形的,就是有形背后透露出来的惰性、依赖性和盲从性。初上讲台,难免会拄着“拐杖”走一段路。但有些工作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师仍然对“拐杖”情有独钟,甚至奉为至宝,这就可怕了,也是可悲的。拄着“拐杖”注定了是残疾者的形象,几十年,那不就等于终身残疾了?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聆听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虹讲了这样一番话。他说:目前少年儿童的最大困惑不是父母对他们关注过少,而是关注过多。与今天的儿童相比,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爸爸妈妈不管我。当然,他也说,那是因为那个年代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不怎么管孩子。  相似文献   

16.
“咔”邻居的门又被打开了,接着便是熟悉的“嗒嗒”的脚步声,我可以想象到邻居老奶奶拄着拐杖蹒跚挪动的样子。日日这样,今天都年三十了。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孩子的人格在我国传统的家教上,不少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认为管孩子是自己的事,想怎么管就怎么管,别人别干预。对孩子不是平等相处,而是认为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这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不能辩解,只有听父母的话才是好孩子。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  相似文献   

19.
刚刚入学的孩子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生活中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特别多.在学校里不好意思问老师,只好回家问父母。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太阳为会么是红色的”、“我从哪里来”、“爸爸为什么不生孩子”……有时问题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并且有的问题离奇古怪,连父母也想不到,更无从回答,往往被问住了。有的父母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信口开河,  相似文献   

20.
【调查溯源】 深夜.清脆的电话铃声划破长夜。显得那般刺耳。电话是小铭的妈妈打来的。说儿子现在还没回家,我们急忙分头寻找。小铭的父母是商人.平时没有时间管孩子,小铭打游戏成瘾,父母本想禁止,又怕孩子稍不顺心离家出走。只能听之任之。凌晨2点。我们终于在市区的一家网吧内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打《传奇》,边上是一大堆零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