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马克思主义”教育试图运用马克思的某些概念和理论,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和教育文化学等不同角度展开对资本主义学校教育的批判研究,这不仅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为我们多视角地研究当代教育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年轻一代的优良品德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自古至今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一种主导思想。然而,与之相反,即否认道德教育的合理性,要求取消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观点,确实也以某种形式存在着。虽然这一理论未能形成磅礴之势,却始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国道德教育的实践。了解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较全面地把握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状况,而且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是继阿尔都塞学派之后崛起的激进的左翼马克思主义派别。该学派提倡运用批评的或批判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集体现象”、“总体现象”,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批判的、开放的和发展的”。该学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才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却存在着某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偏向  相似文献   

4.
常城  唐智 《培训与研究》2001,18(5):25-28
本文围绕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定义和性质的争论,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不同观点,即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根据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来作为判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标准,并要做到具体人物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主要形成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本文通过对这四个流派的简要梳理,审视其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期对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心智背景解释学派”是当代西方心智史学(intellectual history)中的主要学派之一。所谓“心智史学”,简单说来,就是研究人类心智活动和心智能力发展演变历史的一个史学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思想家们明确而系统地表述出来的各种思想体系,也包括普通大众没有明确地系统地表述出来的精神活动和潜意识活动。心智史学中的“心智背景解释学派”主要是力图根据“心智背景”(intellectual context)来解释各种思想体系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原因的一个学派。他们所说的心智背景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思想家们所采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社会学术思潮,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学”(包括西方“马克思学”、西方“列宁学”、西方“苏联学”等);另一类是社会政治思潮,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西方“列宁学”同这两类思潮的区别与联系,是我们开设《当代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课程,在批判与反批判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十月革命以后西欧工人运动走入低谷后的特定产物。它代表了一种离开了现实社会实践,却又试图从现代思想发展层面上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冲动。虽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中,不乏一些深刻的理性反省和对现实存在的深层透视,但在总体逻辑上它却是非科学的。比如把马克思主义化约为一种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科学主义派和人道主义派。本文无意于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加以考察,而仅限于人道主义派的范围内讨论其实践观。自卢卡奇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厦就是奠立在实践范畴之上的。因此,全面分析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基本观点及  相似文献   

10.
正确评介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在肯定其包含的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的同时,着重批判其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划清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界限,肃清其消极影响和流毒,是思想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本刊《思潮评论》专栏已编发了一些文章,今后将陆续编发。本期编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做了评介。一家之言,谨供读者参考。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了一些研究和评介,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讨和评论,尤其欢迎不同观点的争鸣,欢迎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11.
语教育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语教育及其内外相关因素与有机联系的一种特定世界观。它是决定语教学方向和效率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改中出现了多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先进的语教育观。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不仅有助于确立积极,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而且也有助于指导语教学过程中任何环节的有效教学活动,使之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先进的语教育观既有重要的认识和指导意义,又有方法效用,因此为了满足为新世纪提供人才的需要和促进语教学规律的发展,广大的语义教育工作自觉地树立起这些先进的语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多元化”的旗号下,对马克思学说进行别出心裁的研究,形成了各种流派,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个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等等。对这些流派有的冠之以“马克思学”,有的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的则谓之“新马克思主义”。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有何区别与联系,人们常常感到把握不定。看来,对这些学派从概念上加以规定和区分是很有必要的。“马克思学”一词从构词上来考察,源出希腊语,即由 Marx(马克思)加上 logos(学科)而构成 Marxologie(马克思学)。法国学者吕贝尔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在《马克思学研究》杂志上首先使用了这一名词,继而在六十年来、七十年代初的欧美“马克思热”中流传开  相似文献   

13.
受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论的影响,当代语义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重要特点之一是逐渐抛弃了传统的多义性理论.开始从语言语义层次和非语言的概念层次的结合上,全面分析和描写语言深层的意义结构。本文概述了代表当今语义研究新传统的几个语义模式和新型词典,并讨论了这些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不但以“替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面目而出现,而且特别设计了各种新理论模式。这种新论证和新探索,对低潮中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然而,在资本主义现实条件下,它在理论上只能是一种乌托邦,而在政治上又只能是一种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的一股打着“重新解释”、“修改”、“补充”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社会思潮。其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60年代起,这股思潮广泛流行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对我国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其历史演变,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基本特征,主要的社会政治、哲学观点进行评析,以划清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界限,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政治和经济,或社会和个人,或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问题、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的社会科学;新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又不同于政治学,而是这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新政治经济学试图以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为基础,发展出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西方新政治经济学是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和自由化,而民族国家的政治和主权是高度独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说明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的经济学和单纯的政治学无法说明和解释市场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研究经济问题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分析政治问题需要使用经济学的方法,这是新政治经济学家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天赋”论的退却──当代西方“人权”理论述评胡义成本文是在西方资产阶级利用“人权”问题攻击社会主义并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人权”理论及其嬗变情况的。这种考察,将使我们看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理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精神教育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教育文献研究的角度对西方精神教育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评述。笔者认为 ,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主要从三条思路展开 :一是从“价值教育”这个理论范畴出发 ,探讨了精神教育的教育价值及其实施的途径 ;二是针对西方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批判反思的角度倡导实施精神教育 ,期望对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三是突破精神教育的宗教范围 ,主张从世俗的精神教育层面对所有人进行精神教育 ,从而真正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在这一百年中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全世界的胜利。现在就连资产阶级理论家也把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时髦的事情,在教育理论界也不例外。由于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破产,一些教育家想求助于马克思主义,他们想用马克思的哲学观点和教育观点来解释当前的教育现象。但是由于他们的立场,观点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因此他们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本文介绍了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供读者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是在西方世界危机四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它研究一个政治共同体如何传播政治文化,以达到控制人们思想、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维护政治制度的目的;它侧重于对政治社会化实际运作过程的微观化研究,强调个人政治自我发展中早期学习和个性发挥的重要性,将学校、家庭、传媒等都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途径,并要求它们在传导政治文化中的协调一致性、丰富多样性和广泛渗透性。这一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实际工作改善,有一定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