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LAMOST之旅     
LAMOST,原名"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英译全称为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它是王绶琯院士和多位天文学家集思广益选择的一个介入国际上天文"大科学"建设的项目,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LAMOST"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本文作于世纪之交,叙述了在当时学科发展背景下一项新型天文望远镜的研创过程,涉及到科学发展中的一些战略思考,是王院士自己的治学体会.本刊发表此文,对我们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绶琯天文学家,福建福州人。1943年在重庆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改攻天文,入伦敦大学天文台进行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开创中国的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对提高中国时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90年代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LAMOST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3.
6月29日,大视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在北京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这一自主创新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所有关键技术已被突破.据项目总经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介绍,LAMOST 小系统包括3 m 口径的镜面、250根光纤、1台光谱仪以及 LAMOST完整的机架、跟踪和控制系统.他指出,小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执著的追求,铸就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一道道里程碑;"三部曲"般的传奇研究历程,诞生了具有创新的折轴光学系统的2.16米天文望远镜。1994年与王(王受)琯院士共同提出了世界闻名的我国自主创新的大视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LAMOST方案——他便是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苏定强教授。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07,(9):20-21
国际评估委员会在2005年考察LAMOST项目的评估结果时,肯定了LAMOST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一、LAMOST项目是一架拥有自主创新设计、在技术上非常有挑战性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在多项技术上走在国际前沿,它的科学功效能够给中国天文学提供独一无二的观测功能。二、LAMOST首次在一块大镜面上同时应用薄镜面(可变形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首次在世界上实现六角形的主动可变形镜面;首次在世界上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首次在世界上应用4000根光纤的定位技术(目前同类设备仅640根光纤)。  相似文献   

6.
崔向群的老师苏定强院士曾对她说过:"搞LAMOST这样的项目需要敢死队,参加LAMOST就是参加敢死队,而你就是敢死队队长!"当本刊记者面对这位敢死队女队长时,发自内心的一种敬佩,干练的短发已暗藏缕缕银丝,因常年伏案工作,劳累过度,严重的颈椎病使她看上去面色苍白。为了LAMOST,崔向群放弃了国外的工作,回国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十多年锲而不舍,终于使LAMOST这一我国自主创新的有相当多技术难题的大望远镜项目看见了成功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在北京中关村,我有幸采访到了已84岁高龄的王(王受)琯院士。一头华发,一脸慈祥,一身朴素——是王老给我的最初印象。听说我对LAMOST感兴趣,王老的兴致很高,谈起LAMOST,王老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讲,从他的每一句话中,我可以感受到王老对于LAMOST所倾注的心血以及对于LAMOST所融入的深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赞科夫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普通教育学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领导人。他早期的教学论思想属于传统范畴。5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赞科夫感到传统的小学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地落后于生活的需要”,“只是修修补补,而不去触动小学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已经不行了”,“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他设想创立一个“新  相似文献   

9.
王永志,火箭技术专家.1932年11月17日生于辽宁昌图,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60—70年代在第一代战略火箭和运载火箭的研制中,对提高运送能力等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80年代以来成为新一代火箭研制技术带头人之一、三种火箭总设计师,在实现技术更新换代方面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是“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主要倡导者和研制总指挥,是“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研制总指挥.他为突破各项关键技术,使我国火箭技术登上新台阶和打入国际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复杂性科学”为研讨主题的第112次香山科学会议于1999年3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来自经济、管理、金融、生物、生命、物理、力学、系统科学、人工生命和数学等领域的近40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成思危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戴汝为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白以龙院士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成思危教授在他的题为(复杂科学与管理)的综述报告中指出,“复杂科学是80年代国外有些学者提出的范畴,主要是指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目前它虽处于…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科学课程是在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演变而来的,是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延续和发展。从“常识课程”到“科学课程”,这一提法的改变,本身就表明了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期,国际测绘学界出现了一种“李德仁方法”;80年代中期,李德仁博士“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难题”。 90年代初期,李德仁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0年代中期,他成为中国测绘学界第一位“双院士”。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大学成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清华大学联合发起于2002年5月26 -28日在清华园召开了“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高级研讨会”。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教育部副部长周济院士、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众多专家和学者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一批学校介绍了各自的经验。清华大学副校长顾秉林院士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与会的150多位代表均感到此次会议主题明确 ,意义深远 ,水平高 ,收获大。本刊将摘其精彩者陆续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14.
田兆运  孙彦新 《高中生》2009,(18):66-66
2009年6月4日,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一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成为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15.
科学精神: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王大珩是享有盛誉的“科学大师”、“两弹一星”功臣、“863计划”的倡仪者之一 ,于光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然辩证法中国学派的开创者之一。新世纪伊始 ,2 0 0 1年 4月 ,他们两位共同主编的《论科学精神》一书 ,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凝聚心血成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本刊所“特别转载”的席泽宗院士的大作 ,即为其中的一篇 ,系由作者在中国科协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稿整理而成。“席泽宗院士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宋健 )。他的大作 ,引用了本刊编辑部的文章 ( 2 0 0 0年第 7期卷首 ) ,并加以肯定 ,我们自然不敢“得意忘形” ,毋宁认为是鞭策 ,是鼓励 ,是企盼。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能注意到小小刊物的一篇小小文章 ,且视之为“科学精神”的一个实例 ,更使吾辈感到“功不唐捐” ,惟有更加努力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以回报。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相信这也是广大读者及整个社会所要求于我们的。如果在科学业已昌明的 2 0世纪 ,我们能相应地多一些“科学精神” ,能少犯多少错误少走多少弯路少演多少几乎无谓的大悲剧呀 ,任什么五花八门的“神功”不一而足的“歪理邪说”也无从堂而皇之招摇过市蛊惑人心了。  相似文献   

16.
丙戌年的“大雪”过后,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客站又多了一群客人。2006年12月16至18日,全国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论坛就在与西客站比邻的京铁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教育、科学战线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场参会。亲临会场的有王绶琯、王元等多位院士及国家部委相关的领导。科学教育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在国外提出。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确立,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确认,加强科学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论坛的召开,旨在交流经验、相互借鉴,以推动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此次论坛共涉及科学思维与素质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培养及科学思维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有机渗透等6大主题,通过专家发言、经验介绍、会后交流等形式,对科学教育如何在中小学扎实开展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分析了科学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意见。本刊通过集体策划,派出多路记者,分别对本次论坛与会的教育部领导、中科院院士、对科学教育有独到见解的人士、在科学教育实施中卓有成效的单位个人以及国外实施科学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多角度地对这次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科学课程是在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演变而来的,是传统的自然常识课程的延续和发展。从“常识课程”到“科学课程”,这一提法的改变,本身就表明了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全球儿童科学启蒙国际奖颁给了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韦钰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儿童科学求知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发展,为倡导和实施“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奔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教育》2009,(2):F0002-F0002,F0003-F0004
浙江省宁波中学创办于1898年,始名储才学堂,蕴含为国家培育英才之意。100多年来,宁波中学始终弘扬“爱国、进步、科学、文明”的办学主旋律,遵循“自律、自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全面发展”的校风、“严谨教育,爱心育人”的教风、“勤学勤思、求真求实”的学风,培养了包括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20.
国际     
国际欧亚科学院新添14名中国院士11月24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向2011年选举出的14位院士颁发了证书,标志着他们正式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4位新当选院士来自医疗、环境、化学、生物、社科等领域,将有助于我国开展更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据悉,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500多位院士来自欧亚大陆及各大洲45个国家与地区,中国为该科学院第二大成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