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宾虹说过,在他死后50年,他的画会热闹起来。这就是说,在他生前,尽管他已有了很高的艺术地位,但毕竟当时还拉不开时间的距离,还来不及让历史来检验,一时鱼目混珠,龙蛇杂处,也自是常事。然经时光消长,毁誉沉浮,乃水落石出,优胜劣汰,也为势然。就在黄宾虹去世后还不到50年,只30年,他的画的艺术价值、艺术地位就像晓雾渐收而山峦逐显,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1986年,在他老人去世后的31年,黄宾虹研究会在亦成立,林散之、李可染、张仃、赖少其、王伯敏、黄铸夫、王康乐、汪世清、邵洛羊等一大批艺术家、艺术评论…  相似文献   

2.
1943年,傅雷为黄宾虹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个展——“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同时,傅雷以《观画答客问》形式介绍黄宾虹画之高妙,其时识黄宾虹画者少。几十年后,黄宾虹画大热于书画界,学之者众,且有“不识黄画不谈黄画者乃不懂画也”之势。当年人们不识黄画与如今之学黄画者一样,皆为真不懂黄宾虹画也。何出此言?今拟傅雷“答客问”作自问自答,以说明黄宾虹书画之不可学性。  相似文献   

3.
正在近现代绘画史上,黄宾虹一直是颇受争议的画家。他在世时难觅知音,被讥为"乱涂乱画"。1936年,当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认为:黄宾虹是个"落魄画家"。他的画作不为时人所喜,更是难以得到"专业画坛"的认可,以至于在生命弥留之际,黄宾虹抒发了"我的画要50年后才能为世所知"的感慨。虽然在50年之后,黄宾虹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屡创高价,在画坛形成了"黄宾虹热":  相似文献   

4.
正黄宾虹一生曾9次登过黄山,一生所创作的黄山题材山水画无数。1955年,黄宾虹以92岁高龄,创作了《黄山汤口》。这幅山水画也是黄宾虹绘画生涯中的"绝笔巨制"。关于这件作品,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说,《黄山汤口》是黄宾虹送给一位叫作陈叔通的老友,杭州人。陈叔通是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浙江兴业银行董事,曾担任国家要职。两人在上海的时候就是邻居。黄宾虹的太太  相似文献   

5.
正清同治四年(1865年),黄宾虹出生于浙江金华,这是一座江南古城,历来是人文荟萃、商业繁荣的地方。黄宾虹的父亲黄定华,就在这里以经营布业为生。黄宾虹的少年时期,正是父亲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家境较为宽裕。据说,在黄宾虹四岁的时候,一天,父亲突然心血来潮,想教小宾虹识几个字,没想到他小小年纪,领悟性极强,记性也好,几天下来,已从墙上的描联上学了不少字了。这天,黄宾虹忽然张着手问父亲:"手掌的掌字怎么写。""这个字笔  相似文献   

6.
青城山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包括青城山宫观建筑、青城山丹法、青城山道教音乐、青城派武术、青城山医药养生以及古文物、古遗址(迹)等。由于多部门管理、青城山自身的地理环境、"5.12"地震等原因,很多文化资源和文物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只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构建危机管理保障体系,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公众意识,才能实现青城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从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后,众多道派均传入青城山,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本文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受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的震后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青城武术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掌门人刘绥滨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青城太极作为青城派历代掌门人单传的绝技,也越发显得神秘而更具独特魅力。刘掌门认为,青城太极不是青城派的私有财产。在征得上代掌门余国雄宗师的同意后,他决定将其部分精华提炼出来,造福社会,才有了今天的青城太极站功六式,动功六式、九式、双组滨注。传特城国精的式、  相似文献   

10.
传世名画     
<正>《柳荫高士图》,是张大千1939年所作的一幅极其精美的设色山水人物。这一年6月,张大千一家来到四川灌县小居青城山中。不久,张目寒夫妇也搬来青城山小住。而在张大千之前,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教育》2013,(23):101-103
青城太极又名“青城玄门太极拳”,是中国著名武术流派——青城派武术的核心内容,勺肯城山秘传的“玄门太极长生功”同为道家动静双修的上乘功夫。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教育》2014,(1):102-103
<正>近年来,修炼青城太极拳的人愈来愈多,增速惊人。青城太极俨然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一种生活品位。昨天,我们似乎还只能从新闻报道中偶得一瞥青城太极的光影;今天,它已经脱掉"传奇"的外衣,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得不说,这种"全民学太极,全民得健康"的局面与青城太极刘绥滨掌门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青城太极与文学艺术联姻,加入了电影《藏宝图》的拍摄队伍。该剧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藏宝图》,而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将担任其武术指导,青城太极拳也将在影片中有所展现。文学大师与武学大师珠联璧合,可以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丰州学院青城学院(原内蒙古青城大学)1983年由中国民主同盟内蒙古区委创办,1985年到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序列,是自治区成立最早的高等职业学院。2001年获专科升本科资格,2002年自治区教育厅确定该校电子商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高职特色专业。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实现优势互补、2004年12月该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爱力蒙集团创办的箭埠学院合并,组建成立青城大学。 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500亩,生均教育资源达自治区高职院校先进水平。学院现设计算机信息系、电子商务系、教育系、文秘系、医药应用系、服装系…  相似文献   

14.
青城山     
“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早就像磁石一样吸引我来青城寻幽探胜,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年春天才如愿以偿。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68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林木青翠,诸峰环峙,状如城廓,所以得了“青城山”这个美名。我刚刚进山,湿润的空气迎面扑来,北方人对此尤其敏感。原来,青城山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人。山路两侧翠竹丛生,处处幽静,美不胜收。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国画大师张大千在1940年前后,曾  相似文献   

15.
黄宾虹佚文三则为《黄宾虹文集》集外之文。黄宾虹《〈许楚手抄唐诗选〉跋》,反映了歙县黄氏与许氏家族的渊源关系;《〈红术轩黄山印册〉跋》是黄宾虹在西溪求学时作;《许宣三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文化在近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青城后山记     
古云“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青城前山是道家修炼、香火旺盛之地,而要感受这“天下之幽”,则需要游其后山了。假期的后山之旅,着实让我领略了一番藏于道观之后、清幽灵气的青城山水。  相似文献   

17.
黄宾虹,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于1865年1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父母因他在一年之始的吉辰来到人间,便取名元吉,但在17岁返回家乡参加院试时,因讳十世祖元吉名,闹出了很大的麻烦,后根据族谱名懋质,改名质,字朴存、朴人。黄宾虹出身书香门第,家境富足殷实,祖上出了不少文人、画家。其父黄定华晚年弃商,以画自娱。对其长子黄宾虹在读书上寄予厚望。黄宾虹自小天资聪颖,读书勤奋。7岁开始读《说文解字》,识字千余,11岁开始学习篆刻,12岁学习做诗,13岁参加童子试,14岁参加院试,17岁中秀才,18岁在金华从陈春帆学画,并随其游义乌,授以画理。在跟从…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青城     
对于青城山,我早就心向神往,这个国庆节和爸爸妈妈去了一趟青城山,更加深了我对青城山的仰慕之情。记得那天天气出奇的好,没有太阳,却也不是阴天。这种天气,更能让人体会到“青城天下幽”的意境。上山的路大部分是坐缆车。坐在缆车上,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全山林木葱郁,层峦叠障,鸣泉飞瀑,清幽怡人。不  相似文献   

19.
从青城山到峨眉山 青城山的名气肯定没有峨眉山响,因为中国的佛教信徒多于道教信徒,即使道教是真正源于中国的宗教。而四川的青城山就是道教发源地,道教始祖张道陵创教得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国画大师黄宾虹,不惟以其超越前人的艺术创作不朽于国画艺术史册,而且在金石、考古、书画理论研究上也达到极高造诣,世所推崇;同时,他的漫长的一生,编辑出版活动又构成其生活和事业的重要方面。作为当时学术和出版界一位负有声望的活跃人物,黄宾虹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位。本文依据黄宾虹《木刻纪游画册》序文、《任耕感言》、自叙生平》及有关传记材料,将其从事编辑出版活动的主要情况作一简略叙述。一、《国粹学报》与《南社丛刻》黄宾虹1865年,旧历清同治四年已丑的元旦生于浙江金华。当时正值我国近代社会最动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