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究了物理学习中学生所出现的思维定势,从思维定势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正面影响和表现以及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的负面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通过实例 ,阐述了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化学中的消极作用及其克服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也是化学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通过提问,启迪思维;做好实验,诱发思维;运用假说,促进思维;摆脱思维定势,发散思维;都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思维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创设问题情景,启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打破"思维顺序",培养逆向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在形式上常常采用的、比较固定的甚至是相对凝固的一种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内容,它是人脑习惯使用的一系列已被固化的概念、规则、理论和逻辑的抽象形式,局限既有的信息和认识,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以固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化学中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倾向性思维,它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时,思维定势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使学习效率倍增;克服其消极影响,避免滥用旧有经验框架去套各种新的学习材料,使概念错位、问题曲解、思维陷入僵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思维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定势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它们的关系如图: 什么是定势与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中的定势包括定向、定法、定序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在审美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使主体的审美知觉产生一定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思维定势形成的“定势效应”,使人类审美活动具有直捷性特征,并可增强审美的理解性,突出审美的主体性。审美思维定势的研究,可以使一些审美现象得到恰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等比信息题专题教学为例,阐明了化学教学中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 定势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其它思维、教学艺术在其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等比信息题专题教学为例,阐明了化学教学中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定势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其它思维、教学艺术在其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思维定势的负面效应,提出弱化思维定势,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反刍思维是指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或者面对压力事件时,自发性的重复思维的现象.对于反刍思维的理解,反应风格理论、压力应对模型、反刍思维的多维度模型以及悲伤反刍模型和愤怒反刍模型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关于其产生机制,目标进程理论认为当感觉到重要目标受阻时,个体会进行反刍思维以降低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落差.根据对反刍思维理论内涵的理解,研究者编制了反刍思维反应方式量表,在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应在进一步厘清反刍思维概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中国文化下个体反刍思维的理论维度、特点及其前因变量.  相似文献   

13.
陈粉 《科学教育》2008,(6):23-24
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问题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有时也会妨碍对新问题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结论,起到消极的作用。消极的思维定势能束缚人的思维,是影响创造力的枷锁。本文分析了思维定势的成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了破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维定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它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时 ,思维定势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 ,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逆向思维就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过来想".在我们平常的化学教学中,对正向思维关注比较多,而且学生由于长期的正向思维的训练,容易造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做到运用自如的解决问题.但也会束缚求异创新思维,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变时,学生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改变思维习惯,这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6.
对1,30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压力与教师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健康焦虑的中介作用及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压力显著正向预测教师问题性手机使用;健康焦虑在压力与教师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起中介作用;压力随教师反刍思维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焦虑和问题性手机使用的预测效应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健康焦虑随反刍思维水平的提高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预测效应呈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教师压力如何影响其问题性手机使用,为维护教师身心健康、预防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启发学者对反刍思维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在适合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不能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益的思维定势,化解不合理的思维定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负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以及掌握先后方法的相互影响过程中。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产生这种负迁移现象的成因主要有思维定势、理解定势、记忆定势、直觉定势等方面。对此,教师要加强化学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从而避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一、化学学习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1.思维定势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产生负迁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原因就是思维定势引起的。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因为先前形成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定势思维的突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阻碍创新的重要因素——定势思维的形成、特性及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等角度阐述定势思维与创新思维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定势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思维求同和思维定势加以区分。并探讨了思维定势的成因、表现及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