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沈黎明 《上海教育》2006,(6A):62-62
一提起“杂”与“乱”,人们总会觉得它们并不是好字眼。但我认为,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看书不妨杂一点,乱一点。你看,“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动景象!  相似文献   

2.
[小引] 很多中学生把作文视为畏途,抱怨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事是那些事,人是那些人,实在没什么可写。中学生生活面狭窄,这是不争的事  相似文献   

3.
一篇课文,我们常常以太短浅而很易忽略。近年来的现代教育技术之风一阵阵吹刮,其形声光电的刺激,常常使得人们以此为现代教育的标志。受其影响。就是靠语言文字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语文教师,也怀疑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还能否进行形象直观的描绘、陈述、抒情、议论与说明。于是乎,一篇课文的浏览三五分钟,一个课件的制作三五小时的严重倒挂现象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4.
情有独钟迷醉于唐诗宋词。才三岁的时候,妈妈就买来《唐诗三百首》。闲时教我背诗。背会以后,妈妈又做了很多有字的卡片,让我拼出一首首简单的诗,于是我初步学会了认字,真是一举两得。读小学的时候,我能把书本上所有的古诗倒背如流。直到今  相似文献   

5.
课本乃教学之“本”。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它们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和凭借。因此,学好、教好每一篇课文当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读书并不在于读的数量多少,一个人一生,能认真地读上几本好书,比囫囵吞枣地读上许多书要好得多。就像人生需要时时回顾一样,好书也是需要不断地重读的。好书是那种读后能让我们思索的书,它可以是一本故事书,可以是漫画,可以是小说,甚至可以是工具书,一切因人而异。总之,好书就像一座矿山,里面有无尽的矿藏;好书就如一片深海,里面蕴藏着许多有待我们去寻找的珍奇。古语说"涉深水者见蛟龙,涉浅水者见泥沙",道理和读书极为相通。它告诉我们,对一本好书,需要我们深深地读进去。  相似文献   

7.
<正>朗读可以让学生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朗读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非常推崇朗读教学,他把朗读称之为"美读"。但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很多时候把"文"看得十分重要,却贬低了"语",甚至把它给忽略掉,朗读似乎越来越不被语文教师所看重。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若被学弟学妹问起如何写好作文,我可怎能说得好。唯一的一点儿心得,恐怕就是多读书吧。关于读书态度,历来众说纷纭。从无定论。可归根到底,种种论断其实殊途同归,强调的都是要爱读书。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里,引述了一句极为通俗平易的话来感慨自己的九十载书香岁月——"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三味书屋的塾师寿镜吾老先生也曾感叹"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爱读书,不仅是为了高考作文取  相似文献   

9.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读让学生体悟《论语》的感情美,再现《论语》的形象美,理解作者的思想美,感受《论语》的语言美,体会《论语》的口语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执教十来年,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自觉教学业务比较熟练。连续送了几届毕业班,高考语文成绩挺优秀的。按理说,现在再应付目前的语文教学任务,应该是驾轻就熟,从容自如了。可近一两年来,我却越来越感到来自工作的压力,那就是面对学生的发问,许多时候,我竟茫然和心虚。是业务不够精通吗?不是。倘若学生仅就课本知识或与之相关的延伸知识提出质疑,我会极自信地立刻作出肯定而圆满的答案。那又是什么呢?我追寻着。自从我校进行教改尤其是实施了语文实验室计划之后,广大学子畅游在书海中,文化底蕴丰厚了,情操高雅了,思维更加…  相似文献   

11.
书中之乱     
  相似文献   

12.
<正>人要读三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  相似文献   

13.
神宗熙宁三年(1070),二十八岁的安敦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了乡试,结果未中,苏轼便赠诗于他——《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此诗首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就是说经典好书读多少遍都不多,熟读之后认真思索,自然会明白书中的真意。关于不厌百回读经典之书,我是深受其益的。几乎每年都要重读一遍自己喜欢的几本经典:《平凡的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我觉得阅读经典好似故地重游,有熟悉的词句、意境、人物和故事,也有不同的,甚至是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正>有古训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现如今,它显然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市附近,有一个住山洞的用手机的邋遢流浪汉——流浪汉不稀奇,中国多的是,但你见过时刻用手机了解时事的流浪汉吗?有人会说:怎么可能,都成流浪汉了,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还关注什么时事!这真的很不可思议!就是这  相似文献   

15.
叶菊艳 《教育与职业》2006,(34):104-106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原名胡洪(笳)、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他是现代中国文化学术领域的大师和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们主要代言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在文化,教育,科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问:进入初中后,我们要学习不少古代诗歌和古文,这些都是古人写的东西。今天的我们要学习这些“老古董”,其中不少还要会背默,这究竟有多大必要呢?答: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宝藏。我们中学课本中所选编的古诗文名篇,其实还只是这丰富宝藏的很小一部分。我们今天仍然要学习它们,是因为这些名篇因其精辟、生动而百口交诵,千古流传,至今仍可以为我们在口头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地积累语言、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下,该如何正确进行语言积累的实践呢?一、引导潜心读书,促进学生把书读宽语言积累不只是语言的博闻强记,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明白语言所蕴涵的意思,把握住它内在的说法,是积累的起始环节。感悟,就是通过熟读成诵,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鉴赏,就是…  相似文献   

18.
书虫新菜园 第一篮菜:《魔塔》 这是一部充满魔力的烂漫而 热情的长篇幻想小说。扉页上的一首诗浓缩了它的故事内容:每个人的11岁是一个界限/11岁前男孩可能看见怪物/女孩可能看见妖精/你现在几岁/黑暗之神把舅舅变成了怪物/把妈妈活活封在镜子里/变成了绿蜥蜴的爸爸艰难地爬上去/ 一往情深地贴在妈妈的脸上……可以 说,你有多少想像,本书就有多么 好玩、惊心与动情。 第二篮菜:《美文 精读与写作》 本书所选30篇美文分为记叙、议论、抒情三部分,表现出时代性、多样性、可读性等特点。且以精读为线索,侧重从具体作品入…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在女儿的博客上看到下面一段文字:小羽毛合上《上下五千年》问老爸:你知道公子小白是谁吗?老爸边看着港片边回答:小黑是陈青云,小白还真不知道。小羽毛:那你知道鲍叔牙是谁吗?  相似文献   

20.
正或许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但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永远都不会太早。放手让孩子去做,并且耐心等待他自己慢慢成长,你将看到一个自信、独立的宝宝。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你可能会听见如"我自己来"之类的话从孩子嘴巴里说出来。这或许是培养你的孩子独立性的好时机哦!作为父母的你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支持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