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尺巷传奇     
《家教世界》2016,(5):15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  相似文献   

2.
六尺巷传说源于桐城,通过方志、口碑、风物及戏剧等媒介流传。运用文化符号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解读六尺巷传说,可以揭示其中包含的大量象征符号和丰富的人类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题记桐梓县有一条六尺巷。六尺,于我来看并不宽,但导游却笑:宽,如何不宽?我不明白其中缘故,只觉得惊诧——分明只是连车身都难进入的巷子。  相似文献   

4.
六尺巷     
《红领巾》2008,(6)
清朝时,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精城一人。两家是邻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一地皮,发生一了争执。张老夫人便写信给京城里的儿子,要他出面干预。张廷玉看完信,做了一首诗劝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台皇。”  相似文献   

5.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这是2006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给“六尺巷”的题词。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6.
周治 《教育文汇》2011,(3):43-43
清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在京城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一年,他老家张姓人做屋起墙脚时与邻居吴姓人发生争执,张家人便驰书请他出面处理。  相似文献   

7.
由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演出的《六尺巷》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剧中主要人物徐娘形象的塑造也很成功。作为徐娘的扮演者,深深感到走进剧情产生的历史时空,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人物个性特征,是使徐娘形象鲜活地呈现在戏剧舞台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心宽则无墙     
<正>最近读了一本散文集《心宽如海》,让我想起了"六尺巷"的典故。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而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