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的量才与选才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先秦著名思想家,在衡量人才、识察人才、选用人才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可资借鉴的思想和主张,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衡量人才概而言之,孔子量才的标准主要有四条:一是品德;二是知识;三是能力;四是体质。1.品德标准。孔子认为人才应首先具有仁德的修养,因为这是从政的根本。所谓“为政以德”(《为政》),“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他把仁德看得高于一切、至上至尊:“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相似文献   

2.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郇人(今山西临猗)。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据《史记》和《叙录》载,他不仅“博学而多才”,被时人尊称为“稷下先生”,而且潜心教育,培养出了诸如韩非子、李斯那样著名的理论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我国古代崇尚道德情操教育这一传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他对情感教育的论述,在我国教育和心  相似文献   

3.
循循善诱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家乡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学方针,提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言传身教”的教育观,提出“温故知新”、“发愤忘食”、“博学多闻”的学习观。为推行仁政德治的主张,他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主要致力于《诗》、《书》、《春秋》等古代文献整理及教学。  相似文献   

4.
“小人”?它在《论语》中的含义不是被国学家们探究得挺清楚了吗?国学家们总是告诉我们:它是一个与“君子”相对应的、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的确,孔子常常将“君子”与“小人”对应着讲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女为君子儒,  相似文献   

5.
孔子德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建立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民族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德育观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本文想以《论语》一书为主要依据,对孔子的道德教育观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他自称学习孔子是他毕生的愿望,“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所以他以孔子思想的继承人自居.在当时他的思想是代表了比较保守的由奴隶主世袭贵族转化过来的那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的.因此,他虽然游历各国,游说诸侯,但是他的政治学说和主张,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不被采纳.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孟子是重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尽心上》).他的学生虽然没有孔子那么多,但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滕文公下》),规模还是不小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在当时曾起了一定的作用,并且对后世也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他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提出了不少新鲜的见解和可以借鉴的经验(自然其中也有不少是糟粕),不愧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7.
<正> 黄庭坚是我国古代一位有着鲜明特色,并且卓有建树,影响深远的诗人与诗论家。他在用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石和绚丽的诗文与书法作品作材料去营建宋代的艺术之宫时,也为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宝库贡献了独具异彩的珍品,尤其是对我国诗歌美学的开拓更有不灭之功。他怀抱“不为牛后人” (《赠高子勉》)的志向,终生迈着“不践前人旧行迹” (张耒《读黄鲁直诗》的步伐,终于攀上“荟萃百家句律之长,穷极历代体制之变” (刘克庄《江西涛  相似文献   

8.
(一)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在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末期。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修成康之业,述周公之训”(《淮南子·要略训》),偏向于复旧、保守;但在教育上,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最后地打破了垄断文化教育的奴隶主贵族的“类”,完成了由“官学”到“私学”这一发展过程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校教育是以人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基础,而德育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整个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和获得幸福的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里仁为美""以友辅仁"的关于"仁"的德育思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时,曾经提出"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提到:"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他都有丰硕的建树。孔子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不仅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而且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墨菲说过:“……纪元前五百年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在哲学和心理方面有着惊人的兴起。”(墨菲:《历史回顾》·《近代心理学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99页)。 本文拟就学习心理、个性心理、教师心理、德育心理诸方面,探析孔子的思想,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意思是,老师教学要得法:不到学生因愤激而决心努力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12.
谈师专德育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没有哪一个时代和哪一位教育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我国古代“六艺”的教育,礼、乐、射、御、书、数,“礼”就居首位.孔子教学生就把德育放在首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见《论语·学而》)他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体育保健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宏灿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101-102,114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他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体育养生保健理论,其特色是“身心并修”,其核心是“中和”。孔子体育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古代文献的保存和流传有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生当春秋末期的孔子,曾以“博于《诗》、《书》”贵重于世,并“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中国思想史上,分歧最大,争议最多的,恐怕要算是关于孔子的“仁”了。由于孔子似乎未曾给“仁”下过确切的的定义,因此,从他的学生开始,对“仁”就有着不同的理解。有若以为,仁的根本是孝悌,故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而曾子却认为仁道的根本是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里仁》孝悌指的爱父爱兄,说的是己和亲的关系,忠恕指的是为人谋事要尽心,对人缺点要宽容,说的是己和他人的关系。可见,对于仁道,曾子和有若的理解并不一样。到了孟子,则又有新解,孟子说:“仁  相似文献   

16.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培养了三千弟子。他的学说,经过他的弟子广为传播,几乎遍及当时中国的全部地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我国两千多年文化、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具有教育家兼学者的宝贵品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范文澜同志指出:“他一生在学习,在思想,在温故知新,在诲人不倦。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第167页)孔子关于学习的一系列论述,正是他治学的丰富经验的总结。批判地继承孔子的治学经验,正确地评述他的学习论,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育刍议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早有记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美育的作用。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是说学礼可以立身,学乐有助于品德的修养。后来《礼记·孔子闲居》进一步推演  相似文献   

18.
以“写意”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历来被认为是“表现”的(“表现”,就其严格的含义,当指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抒写),但从近年来理论界一些同志的观点看,这个定论似乎正开始受到怀疑。叶朗先生在其《中国美学史大纲》一书中,就一度表示了他对中国画(主要指古代文人画)“表现说”的异议,他认为:中国画“不是‘写意说’所能概括得了的”(《中国美学史大纲》P225)。尽管叶朗先生有把中国画归入“再现说”的倾向,但平心而论,他对中国画“表现说”的怀疑的确是有感而发、颇有见地的。令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国教育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美育的国家,并且有着良好的传统。在古代教育中“礼乐”并称。“礼教”即现在的德育,“乐教”相当于现在的美育。孔子作为先秦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当时就很注重人的全面塑造和培养。据《论语·宪问》载(语意):“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有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用礼教加以修饰,这样就可以称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另据日本人江文在其《上代支那正乐考》中称“中国古代以音乐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创办私学、普及教育而又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终生从事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我们应当遵循“吸收和改造”“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列宁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