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固定格式是语言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表达力式之—,而“又A又B”(包括“又A又B又C……”)又是现代汉语中运用广泛的一种固定格式,但至目前为止,尚缺乏对它作多力面的研究.本文力图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对能进入“又A又B”格式的词语的构成形式、特点,A和B的概念关系,“又A”和“又B”之间的语义关系,“又A又B”的句法功能、表达功能等等,作一定的探索.为了便于讨论,本文的“又A又B”格式限制在短语身份出现的范围,例如.  相似文献   

2.
"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A又B”和“既A也B”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结构.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1680万字语料为基础,对“既A又B”、“既A也B”进行了形式、意义考察,以期进一步明确两个格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双语教学中对于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又A又B”格式的用法不仅仅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形式那样简单,更多地用在连接词和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上。我尝试着利用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提供的语料,做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希望能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又A又B”中的A、B的特点和A、B的语序问题,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对“又A又B”进行了研究,并对“又A又B”的构式化进程进行了穷尽式统计,初步得出结论:典型的“又A又B”起源于南北朝,后代继续发展,清代成熟.  相似文献   

5.
"一边A一边B"和"又A又B"的用法有多种,其中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并列之意,即表示并列的行为,事实和状态。此时二者有时可以替换,有时却不能替换。本文主要讨论"一边A一边B"和"又A又B"表示并列意时各自使用的条件及可替换的条件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在现代汉语的学习中,经常会对一些形式相似、意义相近的关联词组感到困惑。"既……又……"、"又……又……"格式就是其中的一组。传统的分析认为"既……又……"前后两项有轻重之别,而"又……又……"没有轻重之别。本文通过典型例句,结合上下文语义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这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两点:一是对表达离析或者融合效果的选择;二是对语体和使用环境的选择。同时,本文简单描述了这组关联词在表述多于两项时的形式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讨论"越A越B"中A、B之间存在的关系,"越A越B"的格式意义及A、B的特征,动词、形容词(含词组)否定式充当A、B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谈谈不A不B     
本文采取描写的方法,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运用语法学和语义学中的有关知识,较为全面地探讨不A不B这一固定格式,重点分析了不A不B之间的语义关系,不A与不B之间可以是完全否定,可以是不完全否定,也可以是否定后有蕴含,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通过对不A不B的考察,目的在于掌握这一固定格式的用法以及与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谈谈不A不B     
本文采取描写的方法,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运用语法学和语义学中的有关知识,校为全面地探讨不A不B这一固定格式,重点分析了不A不B之间的语义关系,不A与不B之间可以是完全否定,可以是不完全否定,也可以是否定后有蕴含,还可以表示假设关系。通过对不A不B的考察,目的在于掌握这一固定格式的用法以及与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一“不…不…”这一格式多为四字格,可用“不A不B”表示。也有少数七字格或非七字格的,但是,可以肯定,一般来说,两个“不”之间不作语顿。这一格式,其内部结构关系并不单一,若不加辨析,可能造成歧误。我们认为,大致可以把这一格式分别为三种类型。在一个类型之内,有的又可作点小的区分。  相似文献   

11.
Type A behavior, 1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heart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impatience and competitive achievement striving. An opposing type B pattern is characterized by patience and a lack of competitive achievement striving. Previous observations of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revealed that mothers gave type A and type B childre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pushing and positive task evaluation. To isolate the effects of type A and B children on caregiver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caregiver behavior of female strangers elicited by boys' type A and B behavior. In addition, it examined whether the child effects differed according to the caregivers' behavior patter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lative to type B children, type A children elicited more pushing and positive task evaluation from type B caregivers. However, type A caregivers did not respon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ildren's behavior pattern. The caregiver behavior of type A's and type B's is discussed in light of previous experimental findings of their general responsiveness to variations in thei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自我观与自他观 ——“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是B"这种语言结构呈现出来的是宾词B,据此,本文指出"中国哲学"的"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潜藏着严峻问题,它是自他观我(以西解中).如果没有自我观我(自我解释)作为基础,自他观我不但不能理解古典义理学,不能维护本有文化自性,而且不能帮助引进西方文化.回顾佛学东渐初期与其在中国确立后所采取的言说方式,本文认为,对本有文化与外来文化都应该首先分别进行自我解释,然后才可以用一者解释另一者.  相似文献   

13.
一个n阶符号模式P是谱任意的,如果对任意的n次首一实系数多项式f(x),在P的定性矩阵类Q(P)中至少存在一个实矩阵B,使得B的特征多项式为f(x).如果谱任意符号模式矩阵P的任意非零元被零取代后所得到的符号模式矩阵不是谱任意的,那么P称为极小谱任意符号模式.本文给出了一类n≥3的极小谱任意符号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本上用于现实位移;A式倾向于自主位移,B式倾向于非自主位移;A式凸显位移过程,B式凸显位移目标。  相似文献   

15.
-A-B格式初探     
“-A-B”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广泛,“一”的语义的分析,来更好地认识“-A-B”结构。探究,综合诠释“-A-B”结构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它形式简单,结构整齐,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并通过对“-A-B”在结构方式,语义特点等方面的探究,综合诠释“-A-B”结构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A就B”格式是一个具有多种语用意义的格式,对它的研究多是从关联词、虚词用法和复句的角度进行的,缺少对语用意义的揭示,不便于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实际上该格式包含丰富的语用意义,而产生语用意义的主要条件是“一”、“就”的语法意义和说话人的主观尺度。这种格式的表义范畴,能表达短时义、长时义、量多义、规律义、非凡义、容易义和因果义等七种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A就B"格式是一个具有多种语用意义的格式,对它的研究多是从关联词、虚词用法和复句的角度进行的,缺少对语用意义的揭示,不便于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实际上该格式包含丰富的语用意义,而产生语用意义的主要条件是"一"、"就"的语法意义和说话人的主观尺度.这种格式的表义范畴,能表达短时义、长时义、量多义、规律义、非凡义、容易义和因果义等七种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时间系统在“才A就B”超前句武中的投射表现为:1.时间结构的选择:时间结构在“才A就B”超前句武中的投射表现为时间结构在A中的投射。充当A的时点时间词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依据习惯基准构成的时间词;二是A的时间值为零。充当A的时段时间词有两种语言表达武:“数词+时间单位”和“数词+量词+时间名词”。2.时态的选择: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不用于将来时。3.体貌的选择:只能用于“实现体”。  相似文献   

19.
“有A有B”结构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框式结构,它在句法上构成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有”字句,在语义上存在语义加合和语义增值两种情况,在感情色彩上体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在语用上主要表达列举、描述和评价,具有特殊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与普通话相比,铜仁方言存在大量重叠式名词。通过对比二者的重叠式名词的结构构成形式,发现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AA式有四种类型,AAB式、ABB式和AABB式都各自有三种类型;而普通话重叠式名词AAB式中,A1+A2B式只有一个,ABB式中AB1+B2也只有一个,而AABB式中A1A2+B1B2式则没有。二者的AAB式和ABB式重叠词都是偏正结构,AABB式重叠是联合结构。铜仁方言重叠式名词在结构特征上具有丰富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