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爱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60-160,150
卡尔·桑德堡有"人民诗人"的美誉,他在战争诗歌的创作中利用反讽的言语相悖的艺术效果巧妙地揭示诗歌的深刻内涵,表达强烈的感情。本文从反讽的获得、反讽的特征、反讽的存在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揭示诗歌的反讽在诗歌主题表现和内涵挖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雪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66+165-166,165
":诗歌鉴赏五象美论"是辜正坤教授提出的关于汉语诗歌画味、韵味、意味、气味以及这四味的综合结果情味的鉴赏理论,诗歌的味象美是其中的一个理论分支。本文试用这一理论来分析美国诗人桑德堡诗歌中的味象美。诗歌味象美论不仅在汉语诗歌鉴赏中适用,在英语诗歌鉴赏中也可以尝试使用。用味象美论分析桑德堡诗歌,使读者更真切的体会到诗人所呈现出来的时代和社会的本真状态,以及诗歌中所包含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张闽敏 《科教文汇》2011,(23):56-57
《修竹篇序》是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纲要,也是唐诗革新的著名宣言。短序主张"兴寄"和"风骨",一扫齐梁以来的宫廷形式主义文风。《登幽州台歌》、《感遇》三十八首等便是陈子昂践履自己诗歌理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孙瑞 《科教文汇》2010,(23):93-93,104
诗歌单元的教学,设置一种适合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本文试图从课堂实践,借助"有效备课"的话题,围绕诗歌课堂教学的备课、实施、反思诸环节,针对诗歌教学如何走进文本、走近学生,作一些较为务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胡杰 《科教文汇》2010,(1):68-69
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生前共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其中500多首是描写大自然的。本文选用她的第790首诗歌,即《自然,最温柔的母亲》("Nature,the Gentlest Mother")进行了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并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及这首自然诗作。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它几乎是和人类的语言同时产生的。中国诗歌的发展从原始的劳动号子———诗经———楚辞———汉魏乐府歌行———唐诗———宋词———元曲———"五.四"以后的新诗———当代多元化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纵观中国文学史,诗歌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人的青睐,莫过于诗歌本身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古人习惯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作歌,诗言志,歌抒情,现代人一般把二者统称为诗歌。《辞海》解释:诗歌,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相似文献   

7.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徐萍 《科教文汇》2010,(2):36-37
隐喻的研究在西方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修辞学》,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孔子时期。隐喻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中外诗歌中都充满了隐喻的精彩演绎。本论文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西诗歌深层的隐喻思想,并从中西隐喻研究的脉络中梳理说明隐喻从诗学观到哲学观发展的共同走向;还以西方认知隐喻和中国比兴本质辨析为契合点,从一个角度对"概念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这一西方"体验哲学"认知观的普遍性进行跨文化考证。  相似文献   

9.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是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扑捉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含义去体悟其内在意蕴,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感情的关键。领悟诗歌主旨,从中获取不为自己所亲历的人生感悟,体悟另类情感,以提升自己生活品味,感受阅读的愉悦,是我们读诗的目标之一。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方能"曲径通幽"。  相似文献   

10.
"雨"一直是我国历代文人的宠儿,雨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当着重要的抒情角色,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从清新灵动、或浓或淡的愁绪、清丽雅致、别有深意几个类别来分析王维诗歌中为数不少的"雨"意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莫雷拉》、《丽姬娅》与《厄舍古屋的崩塌》进行深度解读与研究,探讨了死亡一再生原型情境在坡小说中的发生,同时也揭示了坡小说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为坡文学作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黄露斯 《大众科技》2014,(11):178-179
幼师舞蹈教学的模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对未来儿童舞蹈水平的提升也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幼师舞蹈教学的指导,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创建“教”“编”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篇文章主要对幼师舞蹈教学中“教”“编”结合教学模式开展的意义和具体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舞蹈学生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方苗利 《科教文汇》2014,(29):146-147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院分析化学中定量分析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是学生对“量”的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故提出了注重实验每一细小的环节,重视实验结果的有关数据的读数、记录以及计算等环节,在定量分析实验教学中渗透“量”的概念,让学生真正明白“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无器械"健身是通过徒手和利用自身身体的重量训练,它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随时随地进行。针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解剖特点,运用专门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促进人的体格和体能为目的的训练过程。利用"无器械"健身教学的特点,在高校推广"无器械"健身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推动"无器械"健身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李玉艳 《现代情报》2010,30(3):148-149,153
文章介绍了"Scholar's Lab"的基本概况、服务理念。从5个方面提出"Scholar's Lab"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启示。旨在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化,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覃天宇 《科教文汇》2014,(29):129-130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3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飘》,是文学艺术历史中的不朽之作。后来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乱世佳人》,电影对小说背景进行了真实还原,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刻解读,对象征意蕴进行了精确表达。《乱世佳人》上映出现万人空巷的现象,获得巨大成功,是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一个经典案例,也是电影艺术史上一座亮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周良焜 《科教文汇》2013,(27):204-204,206
“八项规定”从细处着手,针对当前问题和弊病,一针见血,是改进工作作风、改善群干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八项规定”的落实将营造一种模式与氛围,为企业的廉政建设注入新内涵。我院作为江西省甲级交通设计企业,并且伴随着江西交通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其资产和利润逐年增加,可能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八项规定”对企业的廉政建设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八项规定”的具体要求与企业的廉政建设相结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90后"贫困大学生在时代的冲击下,相比"80后"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更低,心理辅导难度更大。在深度剖析当下贫困生的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如何根据时代特点,运用时代产物来帮助"90后"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当下贫困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金容兰 《科教文汇》2014,(28):110-111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几近疯狂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学逐渐朝向下坡路走去。而中国作为文学的泱泱大国,如何在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下,同时让传统文学再次焕发生机,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坛重点探讨的问题。本课题结合《中国文学》杂志,对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其目的是希望中国文学能够经受住重重困难的洗礼,如破茧的蝴蝶一般新生。  相似文献   

20.
孙婷婷 《科教文汇》2014,(35):60-61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主要以"远"、"近"与"上"、"下"有关的隐喻为例解析了《论语》中的空间隐喻。通过实例解读,作者指出了孔子达到"仁"的观点,即远离不仁便近仁;以及孔子对于社会秩序的观点,即社会等级森严,上行下效,恪守礼节,以进一步理解儒家思想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