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国民精神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表现,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国民精神素质提高为基础.我国国民精神素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论文主要对我国国民精神素质的定义、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揭示我国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就提高国民精神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立适应21世纪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和目标,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必须具有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品格素质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现代化改造的历史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顺历史合民心的伟大创举,55个兄弟民族与汉族共同创建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是这一创举的重要组成内容。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必须对我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实行现代化改造的基本条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实地考察与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尽管我国民族地区疆域辽阔,生态环境各异,文化背景复杂,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历史发育程度不一,从文化特征上很难一概而论;但就各民族传统文化实行现代化改造,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新文化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而言,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这些实力的增强都离不开国民体质的增强,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青少年是国家的来来,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赛先生与国民科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民科学素质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最根本制约因素,是保障现代社会健康、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中国作为科学后进国家,如何促进国民全面、正确地认识赛先生(Science),提高科学素质,对于在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存的空间。纵观我国的发展,在创新能力方面还需不断加强,这需要国家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创造出我们自己国家的核心技术来,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是企业克服自身弱势、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的法宝。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1、 科学普及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科技竞争力。构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平的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没有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科学普及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所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与发展教育、实施科技开发与创新、建立完善的科研体制等共同构成了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工作内容。    德…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就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我们的物理教学不能只是片面地强调应试教育、精英教育,而应该加强物理的特色实验教学,培养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验能力,体现“科学为大众”的教育宗旨,使得“学科的教育”为“科学的教育”,这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一个民族的品格不是心胸宽阔、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那么它就会被其他民族所轻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足轻重。"(塞缪尔﹒斯迈尔斯)。民族品格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肩负着铸造民族精神,培养国民意识,使人性不但完善的重任。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学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得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党和国家在新世纪初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对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们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视角.  相似文献   

11.
武玉骥 《科教文汇》2013,(11):43-43
学校教育在任何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都起着基石作用,这种作用蕴含着民族发展潜能,决定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方向,因此学校教育要规范。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需要规范。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核心是技能教学,它既是完成其他目标的载体,又是实现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更是形成规范的体育技能的保障。学生掌握技能的规范程度,不仅为自身体育锻炼打基础,更重要的是代表国家规范标准和形象。这两方面都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秋娇  宋晓书 《科教文汇》2020,(10):131-133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融入物理学史,带领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发现及发展的过程,体会探索知识的艰难和快乐。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中“电子的发现”为例,就物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力求将物理学史渗透于物理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霄霄 《科教文汇》2020,(15):103-104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民教育。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关系我国教师行业的人才质量。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想要提高综合教育质量,必须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直接关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看谱视唱、音高听辨、节奏掌握、旋律听记等能力,学生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今后的幼儿教学工作。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期望对实际课程的开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卫红 《科教文汇》2013,(35):133-134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和扩散的一种手段,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已成为国人感受和发扬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集合了无数特点迥异的民族特色文化。通过系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应使学生们感受到民族文化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和敬仰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吕建晓  崔英 《大众科技》2013,(7):174-175
追溯了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据此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6.
邵忠祥 《科教文汇》2014,(13):34-35
长期以来,高校公共教育学教学一直处于无效或低效状态,原因主要是专业定位出现偏差、教学过程中的教法低效、教材低效、评价低效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改变学生对教育学的错误认识,必须同时改变教学法、使用更好的教材、提高评价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欧雪秋 《科教文汇》2013,(26):173-174
初中历史课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但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却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改善,以达到提高初中历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教师、学生等角度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并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希望能更好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琳 《科教文汇》2011,(12):144-145
本文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力结构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研究认为: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力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发展不平衡。要制定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必须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专业能力,切实做到为社会输送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专业教学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之一,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时空观念的培养却往往浮于表面,使得学生处于一个浅层学习的状态。《中外历史纲要》于2019年起作为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开始被部分省市采用,并在全国逐步推广。新教材属于通史教材,它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编订的。相较于过去的专题史教材,时空观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单纯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外必须主动探究,提升自己的时空思维能力。再回归到历史课堂,由教师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岸映 《科教文汇》2011,(26):106-107
本文从高中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出发,从教师自身素质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