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艳艳 《英语广场》2022,(24):36-39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是厄休拉·勒·吉恩的科幻短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三个发生在奥米勒斯城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的事情:“夏庆节”狂欢的市民、地窖中的孩子以及出走的年轻人。狂欢是属于“夏庆节”的市民,痛苦却是属于地窖中的孩子,大多数市民的幸福、狂欢与地窖中孤单的孩子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对这个所谓的“乌托邦”产生怀疑。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解读小说中多数与少数、幸福与痛苦两对对立体,从不同角度探讨对社会公平以及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是一部颇具讽喻内蕴的小说。小说以文学化的方式针对实用主义哲学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构想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揭示与质疑。小说的故事本身、小说的标题设置、小说的结尾都包含着丰富的讽喻色彩。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女作家厄秀拉·勒格温(ursulaLeGuin)的社会讽喻短篇《从奥米勒斯出走的人》通过发生在滨海之城“奥米勒斯”的三个事件的叙写,呈现了现代消费语境下奥米勒斯市民所历经的狂欢、悲惨、痛苦等不同情感体念。而作品的中心意象“替罪羊”和多数市民对它的不幸遭遇的态度,集中展现了现代美国人所处的“传统精神的持守”还是“消费享乐的追逐”的矛盾纠结状态,彰显了美国式的良知面临的现代困境。  相似文献   

4.
奥米勒斯城看似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一个幸福的城市,然而这繁华美丽的背后却承载着一个无辜孩子无法承受的痛苦,是他的苦难换来了奥米勒斯城的美丽与幸福。可是为什么明知道有这样一个受苦的孩子,而有的人却无视这个孩子,有的人宁愿离开奥米勒斯城,却不能解救这个无辜的孩子?其原因就要追溯到当时美国的时代背景,是政治、经济的改变影响了人们的信仰与追求,传统的价值观念已被舍弃,而以物质的满足为主的价值体系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导引是象征寓意透射的方式之一。讽喻故事《走出奥米勒斯城的人》的副标题是有用的导引,重视对该副标题的理解有助于读者把握作品的象征寓意。  相似文献   

6.
目前,从叙事学的视角探究《伤逝》的论文多侧重对于文本叙事策略本身的细微关注以及对于这种叙事方法所带来的接受者的阅读接受与阅读体验的把握,阐释的中心仍集中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小说,其形式与内容又是共生的。显然,“手记体”《伤逝》的“回叙”策略与它所表达的主题意蕴是吻合的:“我”对“爱情历程”的“回叙”,实质是人类对自身生产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而“绝望”的“忏悔”,则是表达理性的反思过程不仅需要真诚、勇气和胆识,更需要对错失的正确认知,否则,人类将永远面临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国王的人马》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网状叙事结构、破碎的时空设置以及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叙事倾向。释读《国王的人马》的后现代叙事策略,不仅能彰显其后现代叙事倾向的文学价值,更有助于理解小说家沃伦对于人类和历史的“蛛网理论”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批表现出走的文本,作者认为,从本质上说,出走是一种弱式的反抗,是人类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本能推动下采取的一种行为。文章主要从出走情节的起点、过程、终点等各方面考察了它在现代文学中的独特表现样态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林白小说多采用内聚焦型的叙事视角,以“回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深渊;并通过人物与叙事关系的滑动,使叙述者以感受和体认的方式进入他人的故事,把自己写进文本。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的观点透过《致命的飞翔》,把握林白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晓英 《文教资料》2014,(28):26-27
《追风筝的人》是美国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除了故事内容特别感动人之外,异彩纷呈的时间技,虿为小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小说总体属于非线性历时叙事,具体运用倒错、预叙、频率等叙事时间策略,使文本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故而产生丰富的文化联想,并出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化隐喻现象。运用对比法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蓝色”的异同,分析“蓝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便于为英汉两种文化搭建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离开家庭或居住处至少1天以上的行为适应障碍。本文在概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发现青少年离家出走行为是在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诱发下,因一定的内部心理条件而引起的,并据此探讨相应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心理干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秀拉>是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的新起点.该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十分引人注目,她们的生命轨迹隐含了莫氏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背景下黑人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和探索.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秀拉>也基本上莫定了莫里森的创作风格.因此,对该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莫氏的创作思想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享誉中外,她对平凡女性人物命运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了平淡真实的生活面貌。本文将主要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通过评述和对比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逃离》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和各种意象,来分析门罗的主要写作特征,更深刻理解门罗的创作情怀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对电视文艺作品的价值追求和叙事模式的审视。以《北平无战事》为例,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价值诉求、叙事策略以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等三个方面分析电视剧的创作之道和电视剧应当承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叙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文章讨论了《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速度、叙事动力、悬念设置以及聚焦模式,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加速叙事、减速叙事和聚焦变化等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英国哲学家J.Austi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de制定的言语行为的四条规则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定义,分析了相应的安慰策略并探讨了安慰策略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正确使用这一言语行为,完善语言交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与动物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动物名称的词。它们形象、生动、直观,大大地丰富了人类语言。一方面,由于英汉文化的相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对同一动物词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喻义;另一方面,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化的个性,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同一动物词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有时,英汉语会用不同的动物词表示相同的意义。因此,分析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于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的角度讲,小说主要由叙述和引语两部分组成,即叙述、描写或评论和直接或间接引语。叙述是小说的主线,引语则是叙述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短篇小说The Use ofForce篇幅虽短,但在叙述视角和引语的使用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基于此,试从叙述和引语的使用两方面对The Use ofForce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该小说的叙述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最蓝的眼睛》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描述了二十世纪美国种族歧视下黑人群体的困境和悲惨命运。莫里森采用创伤叙事的方法,重现了黑人群体在种族歧视、殖民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心灵、文化、精神生活受到的多重创伤。小说人物经受的身体和精神创伤,有来自白人的压迫和歧视,但更多的因缘在于黑人群体内部自我身份否定与排斥,社会环境就是创伤产生的环境,也是悲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