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诚信是大学生作为普通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新时期,大学生应该成为诚信守诺的正能量传播者.基于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做好三个"结合",即要把诚信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把常态化教育工作和阶段化教育工作相结合,把诚信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道德文化现状,探讨以量变实现高校大学生群体诚信建设质变的可操作方式、以校园为阵地的"生态化"诚信建设的发展模式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根源,并探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下滑,诚信危机已成为燃眉之急,唯有通过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和文化化,双管齐下,刚柔并济,使得德性伦理的内规与制度伦理的外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大学生群体诚信道德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承担建设国家重任的未来栋梁.由于不良社会文化广泛渗透、制度对失信行为惩治不力、高校诚信教育"虚弱"、家庭诚信教育"偏失"等原因,导致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现象显现.为此,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教师诚信形象为引导榜样,以舆论宣传创讲诚信氛围,以自然亲切教育形式追求实效性,以针对性措施形成制度约束),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基础工程"来抓.全面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从当代大学生的"问题"事件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淡薄.深度分析其原因,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消费主义的影响,但这些都集中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的缺失.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因而如何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成为了倍受关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有:加强宣传教育使其"知",加强制度建设使其"守",强化理想认同使其"归".  相似文献   

7.
张鸿韬 《教育与职业》2007,1(18):105-106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针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是一个难题.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一支合格的建设大军,必须解决这一难题.为此,有人提出重新举起"灌输"的大旗.文章指出"灌输"不适用于大学生诚信教育,师范、冲突、隐性三原则才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应首先遵循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张连奇: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更是一个平台.大发展需要大改革,大改革需要大开放,大开放需要大解放,大解放需要大气魄. 2010年,学校大胆改革,开创了教育教学新局面,推出了以"责任、积极、坚韧"的成人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品牌和以"框架式教学"为核心的教学品牌;推进了"外语、国学、艺体"三大特色建设.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勃发出一种前所未有、开放大气、活力多元、理想激情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9.
诚实信用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更是作为一项基本法律原则予以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国家为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仅以学生自己的信用为担保的理想措施,本应得到很好的实施,然而目前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诚信教育、成长环境不良、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导致信用观念缺失.对此,应通过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建立健全信用的法律机制,增强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及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等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对大学毕业生继续培养、放手使用兼及就业安置的系统工程,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决策.随着实践的深入,其积极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但毕竟是一项改革尝试,因而需要大力扶植和不断完善.进一步认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培养健康人格也是养成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农民工子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个性独立,诚实勇敢,吃苦耐劳,同时也敏感,自卑逆反,抵触,学习上畏难,焦虑。农民工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诚信教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上一些领域的道德滑坡,少数高校教师的学术腐败,给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的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应积极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树立诚信的师德风范,强化学生诚信道德体验,建立诚信道德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诚信为本 德知双修--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本体的价值。由于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中的趋利现象和道德个体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全社会的诚信受到冲击,所以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现代大学生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道德要求。诚信教育可以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建立正确的交友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德知双修,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大学生学术诚信有助于净化学术环境,提高学术质量。对美国大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的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生学术不诚信较为严重,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有主观无知而陷入学术不诚信,更有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明知故犯的学术不诚信。美国高校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大学新生开始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学术荣誉制度,建立打击学术不诚信网站,应用网络新技术加强监管,建立专门的学术诚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剖析,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数量剧增,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渐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状况入手,着力分析大学生失信的原因,从而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改变大学生诚信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诚信及出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主要表现为就业履历的掺水造假和随意毁约等问题.学生诚信精神和行为的形成,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学生个人的内在修养,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首先,学校应端正教育思想,着眼于育人;同时加强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正确认识及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此外,还应从利益机制上进行引导,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直至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8.
诚信既是道德的范畴,又属法律的范畴,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必须作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辅相成.法律基础课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切合了诚信具有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在建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和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蕴涵丰富的有关荣辱观的内容,可以为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智慧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通过评述古代哲人的荣辱观,培养大学生的知耻之心;通过讲授古代哲人的忧国情怀,渗透以忧国爱民为荣的观念;通过分析儒家的仁学思想、墨家的"兼爱"原则、佛家的慈悲精神,渗透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观念;通过分析儒家的义利之辨,渗透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观念;通过挖掘儒家、道家、墨家的"俭"的思想,渗透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者应具有真实、真情、真诚的品格。真实是决策的基础。从实际生活的调查中引出原则,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才做决策,既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是处世理事的道德原则。真情是沟通的桥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联系既可通过上传下达、贯彻执行、布置会报等工作方式去实行,也可通过生活关心、家访座谈、友情联谊等感情方式去实行。无论什么方式都以真情沟通才可启开心扉,从而使交流变成互动,使隔膜变成融洽。真诚是修养的要义。管理者也是道德的载体,心载道德方可实行伦理管理,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下属,才可在指挥、决策、运筹的各个方面得心应手,一呼百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