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夏天,当我第一次看见白岩松在电视上露头时,心里当即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他那张硬梆梆加紧绷绷的脸实是既严厉还不好看,于是心里顿生偏见,接着又看了几回电视仍然觉得他很不顺眼,于是想也没想随笔就在南方一家大报上点着名把他恶损了一通。眼光浅的人还不只我一个,还另有一位外地观众也跟我一样眼浅,他当时一见白岩松在“东方时空”露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一张明信片寄到白岩松手上,上面这样写:“每天早上都看见你那张哭丧的脸,之后弄得我一天心情都不好。”一个初登电视门槛的毛头小伙,心里哪受得住这般…  相似文献   

2.
连着几天,心情都像天空,时阴时晴。忙完琐事,捡起一本遗忘已久的书,翻了三四页,却只是惘然。有一瞬,我仿佛回到去年那个夏天最热的时候。在朋友的茶店帮忙,陪着买茶的客人泡了3天的大红袍。  相似文献   

3.
我谈写文章     
《新闻战线》编辑同志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写文章。我自己的文章写不好,这个题目我怎能谈得好呢?我推辞了几次都不行,只好硬着头皮谈几句。文章是写下来的语言。文章和语言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不应该把文章和语言分割开来。现在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新闻记者、大学教授,拿起笔来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写得“文”一点,多加上一些辞藻,多加上一些政治名词,多绕一些弯子。这些人在小学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许多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当他们一旦拿起笔来面对稿纸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写好一条导语并不那么容易,或者当他们将自己写的导语同有丰富经验的记者写出的优秀导语进行比较时,才发现一字一词的运用是见真功夫的。那么,写好导语究竟难在哪里?首先难在事实的选择上。记者从现场采访了解了那么多的事实充塞在脑子里,而真正值得写入导语的只能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自抓队坠地,会拥有无数个第一次。然而,最使人难以忘却的是第一次去军报送稿。那是1991年隆冬的一天夜晚,我冒雪踏上了由烟台开往北京的248次列车,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了第一次去军报送稿的旅程。当时,我心情非常复杂,因为此行前不少“明白人”曾开导我一定要带足钞票,带足烟台的海产品。我听后虽然不以为然,但心里确实没有底,再加上对自己的稿子能否上军报没有把握,便东借西凑了800元钱,买了一些海产品,准备关键时候派上用场。上车后,我在卧铺车厢的一个下铺坐下,借着车厢的灯光,最后一遍审读自己写的稿子。坐我…  相似文献   

6.
杜渐坤出任《随笔》主编,他希望我能给他写一点随笔类的文章。而我对于随笔类的东西偏偏十分地强调自己独到的见解,总希望自己随心所欲地从笔尖流出来的文字是完全个性化的。渐坤索稿甚紧又勤,无奈之中,便敷一篇寄去,寄出后又觉欠妥,没想到渐坤兄海量,竟能容纳。后一连发出了我的多篇这类文章,不仅使我胆大起来,而且令我由此相识众多天南海北的新朋友。最近,我重读《吕氏春秋》,又有一些新的感觉。便忍不住找出从前读时作的一些笔记,两者合在一起再看看,便看出别一种情绪,就有要把这种新感受整理成文求教于方家匡正的欲望。而刘硕良先生多次要我能给他一些“支持”。倒是我一直感到自己与刘先生“隔行如隔山”无以沟通为愧。刘先生得知我在读《吕氏春秋》并有些“闲话”成文,特电话相约。这倒叫我有些恐惶起来。好在刘先生也是一位大度之士,能相容我的“胡说八道”,我便也只有借刘先生之名而招摇过市了。愿海内方家匡正。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上写《随笔》北京日报社社长满运来在党的十五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参加会议,还每天赶写一篇《十五大随笔》,在北京晚报上发表,这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作为新闻工作者,拿起笔来写稿子,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这一次有不少同志特别给予肯定呢?...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爸妈就要我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要呈送给爸爸妈妈过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小时候记下的十几本日记依然被他们仔细收好,每次回家,翻开童年的日记本,看着泛黄的纸张,童年又会点滴浮现。当我知道自己要成为《小屁妞日记》的责任编辑的时候,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多么珍贵的童年日记啊!这肯定会是一本很好玩很有趣的书!  相似文献   

9.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爸妈就要我记日记了,开始的时候天天写,写完了还要呈送给爸爸妈妈过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小时候记下的十几本日记依然被他们仔细收好,每次回家,翻开童年的日记本,看着泛黄的纸张,童年又会点滴浮现。当我知道自己要成为《小屁妞日记》的责任编辑的时候,心里忍不住一阵窃喜,多么珍贵的童年日记啊!这肯定会是一本很好玩很有趣的书!  相似文献   

10.
在岁终年末之时,在适宜读史与读哲思性散文的临冬时节,正好读到了与情景与心绪都相吻合的钱穆的《湖上闲思录》,这是爱书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遇;这似乎是上苍的特意恩赐,不亦乐乎。 《湖上闲思录》是钱穆于40年代任教无锡江南大学时写就的随笔集。当时,钱穆“课务轻闲,胃病新愈,体况未佳,又值时局晦昧。”便时时徜徉于太湖的山光水色间,抱读《庄子》,时有闲思遐想,每于夜灯坐对,随笔抒写而成卷帙。全书都是有关哲学、人生、中外历史文化思辨的随笔短章,文思多有洞见,文笔空灵幽邃。全书并未提及太湖一个字,读者却可于…  相似文献   

11.
逼出来的话     
没有想到,1991年我将65篇杂文结册的《热冷集》,有幸被推荐列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图书目录。这事拽着我又把1990年以来写的61篇杂文随笔汇集出版。 本集杂文随笔,绝大部分是在《人民日报》、《半月谈》和《中国记者》上署名谈峰发表的。它们也如同我40多年来“爬格子”“爬”出来的其它杂文、新闻、通讯、报告文学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动因可分三类:一是奉命写的;二是人们希望写的;三是自己逼自己写的。初当记者时写的东西,属第一类动因者多,第二、三类动因  相似文献   

12.
"今天/时间推开了又一个黎明/你又一次占据了我佰分百的世界/百分百的灵魂",这是一首写给心爱女人的诗,写的时候心情很纠结,感叹世界上最深沉的不是大海,而是女人的心灵.我把整个自己都抛进去,却不见泛起一丝涟漪.  相似文献   

13.
伊文思一生的纪录片创作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为世界正义与和平事业呐喊助威,二是自我心灵与精神探索的个人化抒写.本文以其经典作品<雨>和<风的故事>为文本,探析了伊文思创作中独具特色的个人化抒写.纪录片通常以真实、客观、零度情感为要旨,伊文思的个人化探索无疑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作为党报,实行新闻监督,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曝光,提出批评,是其重要职责,也是党报权威性的具体体现。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来,报纸上监督曝光类稿件越来越少,甚至踪迹难觅,报社没要求、没任务,记者没积极性,不愿写。究其原因,就是许多曝光稿件见报后,没有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总是惹来许多麻烦,还没人称好,所以干脆就不写了,这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地市级党报,因为地域和隶属关系等原因,在报道上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干扰。其实,记者写曝光稿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如果见报后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会很高兴;如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会觉得得不偿失,可如果无人关注,心里也会觉得空落落的。  相似文献   

15.
谈改稿     
我这篇文章要谈的是,稿子写成后的修改及退稿以后的修改,重点谈一谈退稿后的修改。离休后,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于是又拾起了爱写点东西的癖好。当对从社会上观察到的某些现象、事件有所感时,当读了报端或某材料上的某文章有所启发时,便爱将心中所想化为文字,写成短小的文章,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投给报刊。我写的每一篇稿子,一般都是“三榜定案”。当一篇稿子的初稿写成后,搁置一段时间,然后从立意、结构、文字等方面反复推敲,经过第一次加  相似文献   

16.
记者算老几?时下,有一些记者常常会不无调侃地发出这样的疑问。 当他们夹着采访本从各种气派非凡的公司、机关出来的时候,当他们耳闻目睹了一些丑恶现象想要大专疾呼却又于事无补的时候,或者当他们披星戴月,踏着泥泞,疲惫不堪地写出了新闻稿却又不能发表的时候,有记者会不由自主地问:记者算老几?寥寥数字,记者的复杂心情已尽含其中矣! 其实,记者能够发出这样的疑问,对自己在社会中的益,无论是激动的牢骚,还是寂寞中的思索。 进行质疑,在我看来,是一种进步。因为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记者几乎处于一种“神”的地位。他们的声音似乎就是“真理”和“正义”的象征,他们甚至可以指挥整修社会的活动,端居在这样高雅的“宫殿”里,记者断不会也绝不敢对自己的社会位置发出疑问的。现在,当  相似文献   

17.
走进深处发现多赴河南采访组当记者,最来劲的是打大仗、打硬仗。当我们接受这次任务时,心情无疑是激动的。因为是战役性报道,五路人马,如果有一路打不好,便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役的成败。我们的实力有限,压力还是蛮大的。我们这路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彼此熟悉;二是...  相似文献   

18.
月夜灯下,我欣赏着自己的新闻作品,一阵快慰涌向心头。此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带我走上新闻路的《军事记者》。那时,我仿佛失去了追求的目标,整天躲在屋里,借日记写心中的苦闷、无助和惆怅。一天,旅新闻干事王文毅随工作组检查教育笔记,无意间看到了我的日记。当他得知我高考时差了8分,在部队又与军校失之交臂的情况,十分理解我的心情。临走时,他劝我振作起来,要发挥文字基础好的优势,试着往报社投稿。两天后,王干事给我送来了十多本《新闻与成才》(后更名为《军事记者》),并叮嘱我说:“杂志里的内容有深的,有浅的,先…  相似文献   

19.
七八年前或五六年前,曾有同志问我:你不出本书吗?我笑,使劲摇头,不出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又过了几年,又有同志怂恿:你也出本书吧。我笑,轻轻摇头,不出的态度松动了许多。前不久,当有同志再次向我提出这个建议时,我笑,没摇头也没点头,但心里在说:也未尝不可以出一本哩。出书为啥?给别人去看。这是我过去的想法。因为是这样想的,又觉得自己写的那些东西不一定有人愿看,甚至会惹人笑话,所以  相似文献   

20.
1936年11月,我到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邮购科当练习生,开始接触到了许多社会科学和进步文艺新书。其中邮购读者要求购买最多的一本书是艾思奇同志写的《大众哲学》。而凡是购买《大众哲学》的读者,又往往都再买一本艾思奇、郑易里合译的《新哲学大纲》,因而郑易里的名字,也为大家熟知了。我那时未见过易里同志,但每当我拿起那本厚厚的28开见方、装帧精美、用重磅木造纸印制的封面上再蒙上一张玻璃纸,因而发出光亮的《新哲学大纲》时,我心里就在说:郑是一个大作家。我到社不久,“七君子”事件发生,社长李公朴先生也在被捕七人之中,读社顿时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