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耕 《新闻知识》2003,(5):25-26
现在省级电视台都有两个以上的频道,通常的做法是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综合频道,把其余的频道变成都市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等专业频道。是否所有的省级卫视频道都要办成综合频道呢?其实不然。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一个专业频道也不失为省级卫视频道的一条发展对策。因为省级卫视频道的节目信号能覆盖全国,这不再仅仅是  相似文献   

2.
张小红 《新闻世界》2010,(10):65-66
根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统计,我国内地共有科教频道34个,其中国家级科教频道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科教频道10个,地市级科教频道23个。在科教兴国的大战略下,科教频道为普及科技知识,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在省级台的科教频道中,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和贵州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针对传播区域和收视人群的不同特点,有效定位,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本文以上述三家省级科教频道的发展作为分析样本,试探索省级科教频道的定位策略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日,山东有线电视中心旗下山东电视影视频道、综艺频道、生活频道三频道,全面改版升级,实现全天72小时无缝编播。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电视台把节目收视率高低作为衡量自办节目优劣的标准,在电视工作41建立收视率评价体系。的确,收视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电视节目观众面的扩大和影响面的扩大,通常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当今众多电视台竞相以高收视率为目的制作电视节目的热闹声中,我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一下,高收视率是不是电视创作的最终原则?是不是评价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一个节目的唯一标准?经过对电视发展历程的认真思考,我们认为,从电视发展来看,突出频道特色是未来电视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特色频道是我们电视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电视界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入到“频道时代”,电视频道专业化已是大势所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3588个频道,频道总数大大超过了世界电视第一发达的美国。以江苏为例,有新闻综合频道、城市频道、综艺频道、影视频道、公共频道和教育频道六个省级频道,全国其他省级电视台一般也拥有五个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频道在河南电视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主动到省科技厅、教育厅与两厅领导座谈交流,旨在加强和职能机构的合作,拓宽专业化频道发展的路子,为频道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河南电视台科教频道与科技厅、教育厅加强合作@忠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级电视台在扩大发展中积极申办扩充播出资源,成立各种专业频道,形成了一台多频道的格局。同时,对以节目生产为核心的中心制进行改革,于是以频道为运营单元和以收视为核心的频道总监负责制(简称频道制)应运而生。一些传媒学者提出要以频道制为运营主体,建立电视台——频道——栏目三级管理体系。一些地方台更是将频道制作为深化内部改革、转换运营机制的主要措施推而广之。然而频道制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制度设计?目前学界尚没有一个明确、权威的定义,那些已经实行频道制的电视媒体的说法也莫衷一是。频道制究竟是优是劣?一时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8.
频道专业化、节目对象化在电视发展进程中具有普遍意义,专业频道是电视分众化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生活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在实际生活中你很难将单一元素从生活中割裂出来。都市生活频道应当是具有地方特色和都市生活特征的综合型专业频道,是以都市平民为最大化目标观众。节目以人为本,既有对人的衣食住行层面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的电视频道资源条件下,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能较为集中地反映某些特定领域的需要, 是实行频道专业化的目的所在。专业频道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频道节目内容的定位专一和目标观众对象的分众化。在当前电视媒体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中,频道专业化愈来愈凸现出重要意义。一、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自身发展的产物我国的媒体,不但面临着国外媒体的激烈竞争,还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国内媒体之间的竞争。人才缺少、节目制作能力不足、雷  相似文献   

10.
频道专业化:回顾、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道专业化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其在学理层面上的探讨已是汗牛充栋 ,在电视实践中 ,试验性运作也已初步展开。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 ,专业频道的生存境况究竟如何呢 ?应该说 ,我国电视界实行频道专业化的思路 ,受西方的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影响颇多。从理论上而言 ,工业时代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 ,推沿到电视传播领域 ,就是传播的定向化 ,针对电视观众在收视习惯上的差异性进行分众传播。这种针对性极强的传播方式 ,对于提高传播的精度和效度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 ,HBO (家庭影院频道 )、ESPN (娱乐体育频道 )、MTV (音…  相似文献   

11.
当今,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我们把频道比成一支作战的部队,频道的主持人可谓频道的旗帜,节目内容是频道的战斗力所在,可是最容易为电视人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是频道的号角.频道的号角是什么?那就是频道音,频道的声音标志. “您正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这是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的频道声,很多观众都说一听这句话,就确定自己是在收看凤凰卫视了.  相似文献   

12.
陈强 《新闻采编》2003,(2):21-21
随 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 ,各频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于是 ,加强频道的整体包装 ,提升频道的整体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频道的整体包装是指对一个频道的标识、色彩、各栏目片头、直至采访话筒标识等进行统一设计的策划行为 ,它有助于一个频道整体形象的形成。过去 ,人们对频道整体形象宣传一直比较忽视 ,每次节目调整 ,只是换一下栏目片头而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频道的整体包装逐渐被重视起来 ,而各地市电视台的整体包装概念则是最近二、三年才引入 ,并纷纷成立了相应的专职部门。令人欣喜的是 ,虽然起步晚 ,但由于各频道的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河南新农村频道为例,浅析省级对农频道的节目现状及其特征,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河南新农村频道的内容建设可以通过细分受众,提高节目制作能力等措施来改进频道现状。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频道如何贴近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仕勇 《今传媒》2006,(8):40-41
2006年6月9日,号称有着7500万农民目标收视群的省级农村频道——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正式播出,成为我国继中央电视台第7套军事农业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之后的又一专业的涉农频道。至此,我国对农电视频道发展到了七家,新农村频道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思考如何办好新农村频道的问题很有意义。一、理念定位:信息至上服务为王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变迁,我国农民的构成及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03,(6)
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10月1日全面改版,定位是新闻综合频道。这是天津电视台在相继推出六个专业频道即:经济生活频道、文化娱乐频道、影视频道、都市频道、体育频道、科教频道之后全力打造的新闻综合频道。  相似文献   

16.
解读西部频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CCTV-12)已于2002年5月12日正式开播,西部频道(第十二频道)是中央电视台的第二个综合频道,是一个又新闻资讯为主的电视频道,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所言:“西部频道的开播是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西部频道的开播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件大事,西部频道的开播是中国传媒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频道包装是一个电视频道成熟稳定的标志,它突出频道的个性特征,增强观众对频道的识别能力,确立频道的品牌地位。如同商家促销商品重视包装一样,电视频道市场竞争力也与频道包装息息相关。一个频道的形象包装与个别栏目的包装不同,它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思想,要有高瞻远瞩的定位,把个体形象的设计变为群体形象的塑造。频道的定位首先有赖于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考察电视台的现状,对频道覆盖范围内的观众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观众的基本构成、特点、社会分布、生活形态、收看电视节目的兴趣等等。同时,还要分析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找出…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少儿频道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我国共开办33个地方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少儿频道的数量虽有长足的进步,但这些频道经营赢利模式单一,广告收入占绝对优势,频道运营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组建于2001年7月,是国内第一家省级专业对农电视频道。开播10年来,一直秉持公共服务、公益传播理念,坚守频道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立足基层,深化服务,在深入调研吉林广大农村受众收视需求的基础上,搭建频道节目架构,设置编排思路,以内容涵盖丰富、三农色彩浓重、服务指向准确的原创节目群  相似文献   

20.
综合频道在电视频道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能满足多数受众的需求,有较高覆盖率和广泛影响;其次,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同时发展,在频道专业化不普及的情况下发挥舆论强大的作用,刊登广告所得收入可支持专业频道的发展;再次,多数民众对综合类节目有浓厚兴趣,对新生事物或有悖传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