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到长葛县视察,诺大个县竟寻不出搞新闻摄影的,不少珍贵的新闻镜头没能留下,一个25岁的年轻人目睹此情此景,内心十分难过。这个年轻人叫田保俊,时任和尚桥公社的团委书记。毛主席视察离开长葛不久,他便买了自行车和照相机,摸索着拍新闻照片。1958年12月26日,河南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他的处女作《青年积肥突击队》。自此后,田保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河南日报、河南画报、人民政协报、河南广播节目报、河南科技报等相继发表了他的作品。30多年间,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达750篇,《腾飞》《玉米田间管理》等六幅作品获省、市级奖励。田保俊说:“咱啥也不图,就图个给党报党刊当个马前卒,尽咱一份责任。”在他的记忆之中,最得意莫过于这类事:1978年7月他随领导一起到南席公社阎寨村帮助工作时,拍了张玉米田间管理的新闻照片,介绍了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河南日  相似文献   

2.
殷殷写稿情     
焦作市解放区人武部特聘通讯员赵世升是一个搞新闻报道上痛的人。1988年10月,赵世升被调到焦作化工厂党委宣传部工作,他萌发了向报社、电台投稿的念头,不久《中国化工报》等报刊发了他3篇稿件。天有不测风云。互992年初,经医生诊断他患了食道癌。知道这个事后,他想得很多很多:他有王个已成年的儿女尚未成家,农村老家有年过九旬的母亲和身患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弟弟—…·他无法想象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他母亲和弟弟怎么过。他沉浸在痛苦之中。1992年4月17日,他住进了省肿瘤医院,等待做手术。去医院时,他带了4篇写好的稿子,还有一…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出联断公案郑板桥当县令时,有一天,一位私塾老先生前来击鼓告状。告状人说:他在财主家辛辛苦苦教书一年,东家非但不按当时规定“教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把他辞掉。郑板桥听了申诉之后,想了想说:“你是否才疏学浅,能让我当场考试吗?...  相似文献   

4.
我们相识在军报招待所,因为是同行,且又同在胶东半岛服役,所以交谈起来话很投机,通过相互交谈、了解,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人特实在,且勤奋好学。于是前发起我们想写一写他的念头。他就是拿起笔来能写,拎起相机来能照的某海防团战士报道员李冠荣。已入伍9年的李冠荣初稿报道时,只知不停地学,不停地写,总想某一天自己的名字也能变为飘着油墨香的铅字。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草稿塞满了床头柜,报刊上仍然不见他的名字。对此,常有人给他开玩笑,说他不是搞新闻的料。他却暗中为自己鼓足了劲: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他听说驻地工…  相似文献   

5.
类别:新闻成才之路编号──江道衍丹心揭丑获“正果”1982年,德阳县宣传部干部江道衍看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用公费为自己修建了119平方米的超标准住宅,决心给上级党报写稿揭露。他妈妈知道后,流着泪劝他说:“县老爷你惹得起吗?你爸爸给小领导提了个意见,就从城里调到乡下的中学去了。”江道衍没有退却。他想的是:县城许多居民住房有三代同室的,有6个人住10平方米的,有的空中架吊床,有的睡觉“三班倒”,而县领导竟这样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把受打击报复之虑置之脑后,他说:“即使受打击报复,充其量,我不升官,不发财,…  相似文献   

6.
荒唐求婚     
那天我正穿过校园中间的小路.忽然有人喊我:“同学,我想跟你说个事。”看看那人,挺高,虚胖,面目平南,似曾相识,估计是这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看他岁数不小了,不是进修教师就是个博士。  相似文献   

7.
品牌策略的奥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讲讲品牌策略的秘密。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群。或积木(BUILDING BLOCK)理论。我先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对品牌的感受。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在建筑工地遇到三个砌砖的建筑工人,出于好奇,他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墙”。其实,他们干的是相同的事情.他又问第三个人“你  相似文献   

8.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是邓京红来到兴国县广播电视局之后的第二个月。他深深感叹:“不到广电,不知道广电工作有多么复杂;不到广电,不知道广电工作有多么艰难!”其时,兴国县广播电视局债台高筑,人心思散,各项工作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可是,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重要性,编辑仍然是一种幕后的工作,他的成就是融入事业、集体中的。他的突出的特性不是“成名”,而是一种责任。举例而言: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不免要关注一下作者是谁,但绝不会想编辑是谁。反过来,新闻中出了一点差错,人们就会抱怨:“编辑是怎样把关的!”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编辑的把关责任是编辑工作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职责,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把关保证舆论导向正确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  相似文献   

11.
杨闻宇 《今传媒》2005,(7X):39-39
近日闲时,在翻看周作人的作品,他的文字自然流畅,但缺少鲁迅那样的风骨。他属于长寿者,作品也可谓丰厚,他的全集是厚厚的十二册,比鲁迅多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两者的比较非常明显,有时看着书架上排列的书,心里就想笑:这个购书的日本人也太不够意思了,周作人和胡兰成的书是精装的,而鲁迅的书是平装的。排放在一起,我看了很不顺心。我想,了解这三者的人,也会有同感吧……(周作人)在总结自己80年的历程中,仍然坚持说自己一生在为这个民族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辽宁省档案馆机构调整,将原有的历史一部、历史二部、党政一部、党政二部调整为历史档案整理部、现行档案整理部、档案保管部、档案编研部。我被安排在历史档案整理处。处长是原党政一部主任田茂纯。老田1952年10月出生,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11月入党。是一位拥有是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同志,和田主任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仅有半年,但是这半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一些小事,却让我对这位老党员有了深刻的了解。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身上发生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相似文献   

13.
王淼 《云南档案》2011,(5):18-22
单士元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中的老实人。老老实实治学,老老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待人,老老实实做人。半个多世纪来,他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常说:“我半个多世纪都在故宫。”他又常说:“故宫博物院的院龄,就是我的工龄。”实际上,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成立前的10个月,他就已在故宫工作了。  相似文献   

14.
高桥小学数学教师张世齐:“如果那30多个人能听我的活就会保住命,现在想起来真是伤心!”晓阳村6组组长廖代宣:“要是有个高音喇叭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廖说他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人叫他离开。高桥镇干部周厚轩:“如果矿井把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给我们,就会节约很多时间,就有可能挽回一些人的生命。”开县有关官员称,发生事故后,矿方一般首先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而近在咫尺的地方政府反而得到的是转手的消息,可能贻误了救援良机。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书法写作的三个秘密1.哪里来的时间?每个人的一天都有24小时,但对毛主席来说这远远不够用,因为每天要做的工作,在24小时内排满了还不够用,但他又不愿把工作拖到第二天。怎么办?他想了一个极特殊的办法就是压缩睡眠时间,压缩吃饭时间。睡眠吃饭时间短了...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去年秋天开始提出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琢磨,档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各种需要,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档案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档案资源体系应该覆盖所有被档案记载过的人,否则,有的人在档案资源中就是空白,当他需要利用有关他的档案时,捎案工作者就无法满足他的需要;第二点,档案利用体系应该方便所有想利用档案的人,否则,即使档案资源中有他想利用的档案,他的利用愿望也会落空。  相似文献   

17.
去年党的生日这一天.重报集团资料室来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名叫王茂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系,曾就职于国内某电脑公司,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们对他的全部了解。在资料室工作15个月以来,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他工作的时候总是用小跑;第二,接受任务只有一句简短的肯定答复“好的”。看起来他似乎没有抱怨或要求之类的烦恼.我想,他应该是在承受压力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享受着成长。  相似文献   

18.
感动     
<正>2012年5月辽宁省档案馆机构调整,将原有的历史一部、历史二部、党政一部、党政二部调整为历史档案整理部、现行档案整理部、档案保管部、档案编研部。我被安排在历史档案整理处。处长是原党政一部主任田茂纯。老田1952年10月出生,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11月入党。是一位拥有是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同志,和田主任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时间仅有半年,但是这半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一些小事,却让我对这位老党员有了深刻的了解。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身上发生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  相似文献   

19.
干记者工作干了十多年,我还在想一个问题:我是干什么的?我确信,一个人即使终生从事一种职业,也未见得会把他自己的位置摆正。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自我审视、不断地去发现。我还相信,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天赋的使命,没有使命感的人是因为不知道使命何在。在社会中,没有什么工作不具有神圣的价值,但是,这个价值要由敬业者去挖掘和体现。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是业内人士取得非凡业绩和卓越成就的前提。人,必须深切地懂得他的工作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然后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出类拔萃。我的人生哲学是,不管做什么,不求出人头地,但要出…  相似文献   

20.
新书档     
《大观周刊》2010,(31):24-25
六六新作直指医患关系 小说以上海某知名医院的脑外科医生郑艾平的第一人称视角切入,“我”是一个想实现医生理想和抱负的人,但是他的工作又让这一愿望遇到层层阻碍。“我”的同事大师兄刘曦、二师兄霍思邈三位年轻医生,性格各异,却都还想做个好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