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5年4月11日中午12时15分,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同采访的中外记者共11人,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起飞途经雅加达转赴万隆。当飞机飞越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海面上空时爆炸起火,机身坠入海中。新华社记者沈建图、黄作梅、李平、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石志昂、李肇基、钟步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杜宏、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郝风格以及同机的三名分别来自波兰、奥地利和越南的记者全部遇难。一时间,举世为之震惊,各国舆论哗然。围绕"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调查,直至40多年之前,终于真相大白。 "我原来也是准备搭乘那架飞机的,后来在香港临时改变计划,结果幸免于难"。坐在我面前的刘茂俭先生,当年也是新华社赴  相似文献   

2.
1947年7月初,时任新华社东北总分社社长吴文焘奉命从哈尔滨起程前往莫斯科,并从那里飞往此行的目的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吴文焘是作为中国解放区代表团成员赴布拉格参加第一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活动  相似文献   

3.
电脑时代的摄影记者陈兵电脑、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摄影记者开辟了一个新天地。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主席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香港,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江主席走下飞机舷梯,左脚踏上香港土地的一瞬间,新华社摄影记者冒着大雨按动...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新华社开始在海外建立分社组织。从1947年5月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华社陆续在境外创建了香港、伦敦、布拉格、平壤4个分社,其中平壤分社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最后一个境外分社。1949年9月16目,中共中央宣传部致电东北局:“派丁雪松同志为新华社特派员,刘桂梁同志为记者,前往朝鲜工作。”5天后,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相似文献   

5.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几年间,中苏两国的新闻广播工作者之间展开了频繁的友好往来和亲密的合作。近年来,中国新闻广播界应苏联的新闻广播界的邀请,每年都派有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并实习,其中比较大的代表团有:1953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访问真理报代表团,1954年的中国广播工作者访苏代表团,1954年的新华社赴苏访问及实习代表团,以及分别在1955、1956、1957年访苏的三个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总人数八十多人。代表团的成员包括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党报以及工会、青年、民主党派、兄弟民族语文等各方面的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负责人、编辑、记者和经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1949年开国大典过后,新华社东北总分社决定调派6位译电员晋京到新华总社工作,这6位是:图中前排的右三徐佺,右四赵兴泰;中排的右一刘茂俭,右二刘华绪,右三于福源(已故)。左一杨杰。赵兴泰、于福源和刘茂俭50年代先后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刘茂俭年岁最小,1949年4月毕业于东北新闻干部学校,分配到新华社东北总分社。自从16岁进入新华社,到1994年初离休为止,在新华社工作45年。  相似文献   

7.
今年夏天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各国前往采访的记者有七百多人,其中仅塔斯社就投入七十多人(包括摄影记者)。联欢节国际筹委会在莫斯科市中心最豪华的莫斯科旅馆设立了新闻中心,那里有会俄、英、德、法、西班牙五种语文的工作人员,为各国记者服务。新闻中心每天派出大量人员收集有关联欢节的情况,编印成五种文字的资料,供记者们参考。莫斯科旅馆的大餐厅和许多房间,都誊出给记者用了,旅馆每天还派出班车到各国代表团驻地,供随团记者前往新闻中心使用。  相似文献   

8.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是继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我国政府派团参加的又一重要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全力报道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会议,我国派出了以新华社为主、多家新闻单位共同参加的记者团前往万隆采访.  相似文献   

9.
在华盛顿举行的苏美首脑第三次会晤是1987年岁末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出重头“压轴戏”。来自五大洲的数千名记者云集美国首都,围绕这次会晤,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竞赛。原来预计有五、六千名记者参加采访,最后的估计是八、九千人。当时,分设在马里奥特旅馆和美国商业部礼堂的新闻中心,在白宫和国务院的记者室,以及苏联大使馆和苏联代表团下榻的麦迪逊旅馆附近,记者无处不在。由于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通讯手段的日新月异,“地球变小了”。各种信息量日益增加,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如有稍为重大的国际事件发生,蜂涌而至的记者动辄数以千百计。这次,有那么多记者前往采访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在向世界性通讯社挺进的新华社,对苏美首脑会晤这样一次重大国际事件的报道既是应尽的职责,也是严重的考验,我们自然是要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10.
1.新闻工作者十年殉职过千事件:2007年3月6日,国际记者保护协会公布一份调查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记者及新闻机构工作人员殉难总数超过1000人。他们多数死于自己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半数死于枪击,其他死因包括殴打、刺杀、虐待致死,甚至包括斩首。调查报告同时显示,新闻工作者殉职人数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全球共有167人丧生,2005年为147人,2004为117人,2001年为103人,而1986年为83人。  相似文献   

11.
成飞 《新闻界》2002,(2):33-36
新华社播发的“新华视点”稿件《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调查日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全国有上百家报纸和新闻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当时沸沸扬扬的各种失实的消息为此灰飞烟灭,新华社在一个关键时刻的“出手”,以正视听,真正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回忆这篇报道艰难的采写和播发过程,要归功于新华社记者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7月27日中午,新华社广西分社有关领导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南丹县大厂矿区发生了严重透水事件,有200多人丧生。这个消息引起了分社的…  相似文献   

12.

  2014年3月8日凌晨2时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消息传到国内后,各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专题报道,继而展开实时直播。当时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工作,除了不断从最新动态中感受到国内媒体对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深切关注外,也发现令人惋惜的情况:不少重要资讯当天相继被证明是不实消息。这其中包括“新华社报道称发现失联客机信号”①、“人民日报记者称越南海军确认飞机坠落”②等等。  相似文献   

13.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的烽火,随着敌人的投降刚刚熄灭,党中央即从延安抽调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其中包括一个由新华社、《解放日报》16人组成的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率领,是准备去东北建立总分社的,我也是其中的成员之一。10月初,我们从延安步行奔波了三个多  相似文献   

14.
刘人杰     
刘人杰,1936年4月生,山西平定县人。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政协山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4年起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今已四十二个春秋。先后在三个分社工作过,其中:1964年以前在上海分社任记者;1964年至1983年在山西分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组长、分社领导组成员;1983年被任命为青海分社副社长,1985年任代社长、党组书记,主持分社工作,为时三年多;1988年调回山西分社,后任副社长、党组成员,直至今年年初退休。  相似文献   

15.
以副社长曾建徽为首的新华社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86年12月中旬应邀访问了尼泊尔和孟加拉。这两个国家的新闻界人士都说,新华社的南亚地区新闻“已经超过西方通讯社”,或者可以同它们“展开有力的竞争。”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驻尼泊尔和孟加拉的记者,以及伊朗通讯社和印度报业托拉斯驻孟加拉的记者,也都认为,新华社新闻有了显著改进。美联社驻尼泊尔记者比纳亚谷鲁-阿恰利亚说:“我多年来一直注意着新华社英文稿,坦率地说,早些年新华社的新闻可读性不强,但近两年来,我发现你们的新闻有很大的改观。”他想了解其中的“秘密”何在,是不是由于前几年中国派往国外留学的人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新华社高级记者钱嗣杰和笔者参加了1951年采访朝鲜停战谈判的中外记者团在京成员的聚会.到会者还有张沛(记者团长)、安林和崔彬。当年的报务员王梯云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在46年前的这一天.我们这些人都曾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和扫射。那时,美帝为破坏停战谈判,1951年8月22日晚10时,派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轰炸中朝代表团和中外记者团驻地,扔下4枚汽油弹、12枚杀伤弹,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法令,外侨离境时,每人只准带3套新衣,连同旧的不超过10套;鞋子4双,包括拖鞋。所带物品必须在14天前呈送查验。冰箱、打字机、钢琴等11种物品不准带出1966年4月,35岁的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记者、印尼华侨张茂新,南下广州黄埔港。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停靠在珠江口的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和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了12人的接侨工作组,准备前往印度尼西亚,接运难侨回国。光华轮党委书记袁庚担任接侨总负责人。但他们并未立刻出发。"难侨要接,但是什么时候接,要看对方政府配不配合,所以我们在珠江上等了3个月。"81岁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7,(4):36-36
据3月8日新华网报道:国际记者保护协会6日公布一份调查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记者及新闻机构工作人员殉难总数超过1000人。调查报告同时显示,记者殉职人数呈现上升趋势。2006年全球共有167名记者丧生,而2005年为147人,2004为117人。  相似文献   

19.
信息速递     
事件新华社和路透集团合作50周年 6月21日,新华社与路透集团合作50周年庆祝活动暨图片展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党组全体成员和路透集团董事会代表团成员共同出席。新华社社长田聪明和路透集团首席执行官格罗瑟共同为图片展揭幕并分别致辞。路透集团是最早与新华社建立合作关系的世界性通讯社,1957年签订的新闻交换协议开启了两社友好合作的旅程。50年来,双方始终保持着高层互访,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是不断,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通过双方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各自的新闻信息报道,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24日,沪宁高速公路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44辆汽车分9段首尾相撞,11名驾驶员丧生。一时间,11·24事件成了无锡市乃至上海、江苏省社会关注的焦点。出事当天,无锡市新闻单位记者迅速赶赴现场,采写了一篇又一篇报道。其中无锡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