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明清实学是从宋明理学到近代新学(西学)之间的重要环节.明代实学则是明清实学的重要阶段。作为明代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启蒙实学,最突出地体现出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研究明代启蒙实学的美学思想,可以很好地了解、掌握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独特品格。明代启蒙实学美学较之宋明理学美学.在审美理想追求、审美价值取向、审美人格塑造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实学相结合的对接点和生长点。实事求是、实践论、明经致用和史学经世是中国古代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代实学传统最为密切的四个对接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古代实学现代化的四个重要生长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构建现代新实学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古代实学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和弘扬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实学传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实学传统中的务实求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经邦济世、自强不息的思想精华,同时,赋予中国古代实学以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国古代实学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高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新实学  相似文献   

4.
阳明心学是传统实学中“心性实学”的典型形态。阳明心学中既有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道德实践工夫,也有追求“经世致用”的政治实践操作。黄绾、王畿、顾应祥、王宗沐等作为浙中王学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事功成就中,也有以“心学经世”为理论特质的实学内涵。“实学”也就成为阳明心学的一个学术品格。王阳明的“心性实学”还传播至朝鲜、日本,并在东亚实学版图中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实心实学”。  相似文献   

5.
蒙元统治者重视天文、水利、医药等实学,轻视儒学,中断科举八十年之久。元代知识分子“顺应天时”,专注于“实学”。北方地区以刘秉忠为首的“邢州术数家群”因“实学”成就非凡而备受器重,郭守敬可谓“实学”集大成者。在酌古宜今的利国利民思维、水利综合治理、亲身实践、重器物及轻说教等方面,郭守敬都有“实学”文化体现。随着元代中后期继续开科取士及明清科举盛行,实学日趋式微,郭守敬不被推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社会上大力推崇科学技术,“实学”文化大行其道,郭守敬再次声名鹊起。长时段考察郭守敬“实学”的文化影响力,有助于认知中国近世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吕祖谦实学教育的概念及特点,接着分析了吕祖谦实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最后论述吕祖谦实学教育思想对于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启示,以便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丹萍 《职教通讯》2011,(15):62-65
颜元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一生研习儒家经典,从事教育活动,提出了系统的经世致用、重实学、重习行的教育理论。颜元的这些见解在当时独放异彩,别具一格,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当代,他所倡导的实学思想仍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继承和突破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实学"、"实用"的教育思想.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颜元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作为实学教育的先驱,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实学教育思想,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0.
张光梅 《辽宁教育》2012,(11):91-92
颜元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作为实学教育的先驱,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实学教育思想,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20、30年代中苏两国的教育影响是中苏两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容忽略的。由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所具备的反传统的特性及代表教育新时代的理论素养,国情不一的中苏两国教育在破旧立新,融身世界洪流中,都不约而同的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开路先导,从而使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苏两国曾产生盛极一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他的理论创新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杜威实用主义生存哲学的内在逻辑着手,解析“从做中学”思想提出的生存论、经验方法及探求逻辑的理论根源,认为它不是一种教育理论,而是一种探求学习理论。正是基于实用主义生存论哲学和“从做中学”的学习观,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就是生长、就是生活、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高职课程的务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念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6):36-39
高职课程的务实性表现为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课程评价求实效.务实性的成因缘于社会发展趋势、现代的学术观念、学生就业需要,高职的培养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职课程的务实性先后以实践性课程理论、主体性教学理论、素质本位课程观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颜元和卢梭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很多方面相当接近。颜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猛然地批判了旧教育,他的实学教育思想给后世教育以活力;卢梭“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天性的教育,是教育上的巨大变革”。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都很大。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行动研究的发展对教学论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行动研究隐含着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等知识假设,对教学论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正确对待行动研究、坚守教学论的理论品格、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适当张力是教学论研究应对挑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ntemporary pragmatist thought have the potential to help reshape our understandings of pragmatism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e first survey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sm as founded in experience, moving through linguistic pragmatism, to a newer actionistic approach in conduct pragmatism. Conduct pragmatism prioritises action over both experience and discursive thought in ways that can be central to educational activity and projects. Conduct pragmatism so conceived has the potential to alter and shift how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relate to pragmatist thought and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outline some of these potentials. We indicate the possibilities for pragmatis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o engage with diverse bodies of thought, moving away from an insular focus on one or two philosophers, and a diversity of locations where philosophy is active and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8.
实用主义是与美国的社会实际真正结合在一起的土生土长的哲学,美国的历史使奋斗、创新、讲求实效等实用主义精神在实用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已经深深渗透到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成为美国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它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深刻而巨大.作为美国历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地位都非常重要的罗斯福新政,其推行过程中的指导思想、特点、性质等都鲜明地体现了实用主义的主导精神,但实用主义与罗斯福新政的结合决非偶然,它体现了实用主义在美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One way to characterise pragmatism is to see it as a philosophy that placed communication at the heart of philosophical,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Whereas the shift from consciousness to communication can be seen as a major innovation in modern philosophy, it is not without problem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some of these problems and suggests a way ‘forward’ by staging a discussion between pragmatism and de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trik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pragmatism and deconstruction, it is argued that pragmatism and deconstruction cannot sit as easily together as some authors assum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that pragmatism and deconstruction are incompatible philosophies but rather that deconstruction occurs at the very heart of pragmatism. This implies that pragmatism can only retain its commitment to communication in philosophy, education and politics if it acknowledges and, in a sense, embraces the occurrence of deconstruction in communic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the future of pragmatism as a philosophy for education o lies in its deconstruction, something which is expressed in the idea of a deconstructive rather than a deconstructed pragmatism.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受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很深,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政治社会化、价值澄清和品格教育等流派。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受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指导与影响。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具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多样性与统一性、创新性与稳定性、归纳性与演绎性、操作性与抽象性等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