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欣  米博 《冰雪运动》2004,(1):38-39,45
赛前心理准备被看做是高水平运动员成功的必备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速滑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心理上的充分准备,才能促使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积极的备战状态,更好的发挥人脑对自身运动技术的积极控制与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情绪调整是射击技术的基本技术之一。情绪调整能力是射手射击过程中动作一致、准确、协调的基础,是射手比赛发挥技术能力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所以,射击情绪是射击全过程的灵魂。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态度的体验。情绪的发生使有机体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组织内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一系列国际乒乓球大赛表明,各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之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因此,实力相当的比赛,不只是限于技战术的交锋,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质、球场作风的较量,严格地讲,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考验;而赛前情绪又是其关键之所在。运动员只有保持良好的赛前情绪,才能自觉有效地调整、控制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排除各种不良因素,沉着冷静地投入比赛。  相似文献   

4.
吕晓昌  林琳 《体育学刊》2012,(3):104-109
考察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总体状况,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训练年限、等级、团队凝聚力、教导方式的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各维度差异以及不同赛前情绪特征对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总体状况良好;不同赛前情绪特征的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的部分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部分维度能够预测他们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中国地质大学熊和平一、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诊断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是运动员在比赛前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心理异常的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因导致的原因不同,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诊断就...  相似文献   

6.
根据比赛发挥程度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分为超常、正常、失常组,采用《赛前情绪量表-T》16×4简表在赛前2h、30min对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情绪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存在差异;个体失败焦虑、躯体特质焦虑和特质自信相对敏感,与比赛发挥有一定联系,社会期待焦虑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较高水平正确导向的自信,中等偏低的躯体特质焦虑、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建议教练员重视心理训练和赛时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7.
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整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包括赛前的心理适应、心理调整和心理准备活动。教练员可通过日常的细心观察,注意运动员的各种心理变化,采用适当的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以控制运动员的比赛情绪。  相似文献   

8.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立秋  李文新 《冰雪运动》2006,(2):75-75,112
运动员参加比赛,特别是青少年,往往会表现出情绪不稳,给运动员带来不良的影响,使运动成绩无法正常发挥。通过对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不稳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对赛前紧张情绪调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结合武术的实际比赛情况,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应激状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赛前心理应激状态分为有益的应激状态和有害的应激状态。有害的心理应激状态有过度兴奋和过度抑制。有益的心理应激状态表现为:兴奋性增加但是在自控的范围内、精神振奋自信心较足思维开阔但在理性的控制下。有害的生理应激状态表现为:口渴尿频、两腿无力、手脚发抖、面色苍白甚至肌肉僵硬,四肢发抖等。有益的生理应激状态表现为:出心率、血压在一定的范围突然升高脉搏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紧张程度增加,肌肉的力量和速度更加协调有力。产生的原因是比赛经验、运动损伤、自身性格、自我期盼、项目自身的自身特点,进而提出默念、转移注意力、听音乐运动调控、模拟训练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变化及调整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各种情绪状态表现及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模拟训练、呼吸调整、肌肉放松、改变队员表情动作及情绪转移对比训练等建议,为篮球比赛中调整情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5,(3):108-113
本研究采用量表测试法对81名来自江苏地区的市级、省级及入选国家花样游泳代表队的运动员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花样游泳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赛前情绪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花游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不同维度可显著预测不同的赛前情绪;(2)花游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部分维度可显著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3)训练比赛满意感在花游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与赛前情绪各维度的不同预测关系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南开大学女排两次大赛前的调整期作为对比,分别进行习惯性恢复和多学科的先进和实用手段的综合性恢复,结果观察到:习惯性恢复没有完全消除肌肉系统的疲劳,综合性恢复不仅消除了循环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疲劳,而且循环系统的恢复水平高于习惯性恢复效果,提示多学科的综合性恢复对女排赛前调整期的恢复过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中医按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等方面。尚没有将其列入心理学研究之中,更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手段与方法用于调节情绪状态的实验性研究出现。一、研究目的(一)探讨中医按摩对青年女排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的调节效应。(二)探讨在赛前不同时间进行按摩调节的效应。(三)探讨中医按摩对于不同情况的运动员进行调节的效应。(四)制订“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中医诊断表”及“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中医按摩调节表”。  相似文献   

15.
探讨我国单板U型滑雪运动员人格和赛前情绪类型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和赛前情绪量表–T,对我国43名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运动员的人格类型主要有普通型、兴奋敢为型和敏感紧张型。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类型主要有混合型、自信型和淡漠型。地方队的混合型和淡漠型运动员显著多于国家队。赛前情绪为混合型的运动员没有取得过国际名次,自信型运动员取得的国际名次最多。(2)普通型和敏感紧张型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显著高于兴奋敢为型运动员;敏感紧张型运动员的社会期待焦虑显著高于兴奋敢为型运动员。(3)从个案看:该项目优秀运动员大多属于兴奋敢为型和自信型运动员。结论:兴奋敢为型和自信型的单板滑雪U型项目运动员焦虑更少、成绩更好、更易成功。  相似文献   

16.
人们的情绪调节有三方面的功能性因素:社会的、心理的及生理的。情绪可受这三方面任何一种因素的刺激而引发与调整,也能影响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为完成第3届冬亚会任务,我们以国家越野滑雪队的12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普及运动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讲座使运动员初步了解了运动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和他们的密切关系,更加明确了心理因素对取胜的重要作用。根据心理测试建立了运动员的心理档案,为进一步的心理训练以及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提供依据。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他们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