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儿童组织》栏目中,我们将不定期开设"好活动评析"栏中栏。本刊恢复"理论版"旨在引导读者学习、研究、传播有关少年儿童教育理论。《儿童组织》栏目集中探讨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年儿童社团等各种正规和非正规组织理论。少先队组织理论涉及儿童论、组织论、教育论、活动论、辅导论等多个领域。本栏目将环绕上述领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可曾经的报班补课、"鸡娃""牛娃"、唯分数和唯升学等现象助推了社会焦虑,也让立德树人渐行渐远.《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就是要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学生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本...  相似文献   

3.
王玥 《中国教师》2011,(9):49-50
<正>教育界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探讨和实践发轫于20世纪末。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与校外文化。"校园文化"的含义、特征、核心以及建构等理论和实践研究遍及整个教育视阈,逐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辨思潮和践行热潮。与之相比,人们对校外文化的关注相对淡薄。校外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重要,其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真实、清晰地展示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非正规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380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BICOMB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了共词分析,并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绘制了我国近年来非正规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社区学前教育"、"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非正规学前教育"、"学前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以及"‘四环儿童’研究为代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等5个方面。我国研究者应该在研究领域界定和内涵上形成对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共识,并提出相应能够指导实际的理论体系,同时促进非正规学前教育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大力推动高校在非正规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研究者从各个层面开展研究,为我国"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学习与传授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从知识-文本-符号学习的视角分析了多元智能关于教学的重要观点: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符号系统的教与学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儿童正是在对符号化知识的"释义"和使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因为不同的智能对不同的符号系统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是增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信息通讯技术(ICTs)的憧憬是"科技支撑教育构建兼容并包的知识社会——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UNESCO一直在致力于从两个角度推广ICTs的应用,一是技术支持角度,  相似文献   

7.
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移动,电话、电脑以及媒体设备是如此地轻便和便携.通过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还可以使沟通无处不在.我们对如何发挥这些技术的教育价值给予了极大关注.在本综述中,主要考虑个人便携技术,重点关注包括PDA和手机等手持设备.本研究采用以活动为中心的视角来审视移动技术的教育应用,重点论述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学习范式、理论;通过对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分析阐明教学实践的分类;考虑了对政策及教育实践的含义;最后,基于目前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研究的新进展,我们对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探究其对教育者和技术开发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正规科学学习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并借助更多的媒介来进行。非正规学习在提高儿童科学素质方面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但在我国,非正规科学学习仍然是一个投入过少、价值被远远低估、研究得很不充分的领域。非正规学习对科学教育的贡献,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培养,对科学进步的作用等都被我们大大忽视了。研究非正规学习怎样影响儿童科学素质的发展将有助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尤其对提高我国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世界"儿童数学课程是在新皮亚杰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旨在培养儿童数字感知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发展儿童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使其获得数学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能力.该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向儿童呈现了五种数字表征形式,即实物表征、图片表征、排列表征、高度表征和循环表征.该课程给当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以一定的启示:(1)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为基础.(2)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数学方面的元认知技能.(3)数学教育活动中应注重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4)数学课程的设计应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实例.  相似文献   

10.
王思宇 《教育探索》2021,(11):20-24
"经久不衰"的校外"兴趣热"应当受到严肃的教育检视,通过检视发现:"兴趣热"实际产生于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兴趣班的产品市场也良莠不齐.校外兴趣班整体上不能承担培养儿童兴趣的使命,兴趣教育的主阵地应向校园回归.这首先需要对兴趣教育的真正内涵重新加以澄清,即兴趣应源于儿童的自我意志,兴趣应指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兴趣教育的使命在于尊重儿童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并为儿童从事多方面兴趣活动打开大门.兴趣教育回归校园需要学校为儿童创造兴趣选择的主体并提供兴趣活动的"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