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赵昆华 《云南教育》2003,(25):33-34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科普小品,讲在河坡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村民为了日子过得舒坦,肆意砍伐树木,导致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这个故事警诫世人要爱护草木,不然将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一、实验导入,突破阅读难点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是在一夜之间被洪水卷走的,其直接原因是当地人民滥伐树木。过渡砍伐为何会引发洪灾?弄清两者的因果关系是正确理解课文的关键,而课文又未作详细说明,这就成了学习难点。不妨在阅读课文前安排如下实验:实验1,教师出示一个装着沙土,上面用“草坪”覆盖的长方形玻璃槽——模…  相似文献   

3.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分别提出“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人类应该怎样做”等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层层导读,步步推进,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请看靳老师教学第一个问题的课堂实录片断:(一)(靳老师板书课题时故意丢掉“这样”一词)生:老师您把“这样”两个字写掉了,题目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师:对不起,老师写错了,老师把它改过来。你真细心!你勇于指出老师错误的精神特别可贵,谢谢!(说完,靳老师毕恭毕敬地给这个学生鞠了一躬)(二)师:我们把课题…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语句优美,文图并茂,层次清晰,语言训练资源丰富,环保教育性极强,且便于学生朗凑,有助于启迪学生灵性的好课文。  相似文献   

5.
6.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  相似文献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中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述一个小村庄由于乱砍伐树木而酿成被洪水卷走的悲剧。让学生弄清造成小村庄什么都没有的原因,了解环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教师要围绕重难点,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梳理疑问,然后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导读课文,自主合作,读中感悟,探究释疑,突破难点。本课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一、以题生疑,激趣导读开课伊始,揭题后,让学生读课题,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8.
9.
一、故事引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 ,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多少年来 ,村子里的人们一直过着不错的生活。可是 ,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 ,大雨没喘气儿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那个小村庄 ,怎么样了呢 ?你们想知道吗 ?别着急 ,书上写着呢 !板书课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齐读课题。二、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可以低声速读 ,可以高声朗读 ,可以默读 ,可以双人读 ,个人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2 .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本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原本靠锋利的斧头建造的美丽家园,又终究毁在锋利的斧头之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人类不爱护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  相似文献   

11.
12.
案例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写了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你喜欢哪一次看到的景象呢?把你喜欢的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再在全班与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阅读,并分小组讨论) 生:我  相似文献   

1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语言朴实 ,短小隽永 ,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 ,靠着斧头过着不错的生活 ,最后那个小村庄 ,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这个故事 ,告诉人们对环境肆意破坏最终将遭到惩罚 ,教育人们要爱护自然 ,保护环境 ,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朗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道理的好文章 ,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教学时 ,我重点营造氛围 ,激发情感 ,指导学生自学 ,独立理解文章内容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让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之中。教学建议 :一、布置预习…  相似文献   

14.
[设计说明] 阅读是一种技能.崔峦老师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趣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15.
熊莺  王泽斌 《湖北教育》2003,(15):42-43
案例 师:同学们,我读了《同一个名字》这篇课文,非常感动。有很多感受想和同学们交流,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 师:太好了!不过,我的感受是在反复的读书中获得的,你们想和老师一样去读书获得比老师更多更深的感  相似文献   

16.
李雪梅 《湖北教育》2003,(15):35-3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名中国中学生雷利在1996年写给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的前半部分表达了自己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语言质朴,感人肺腑。后半部分则放眼世界,纵观时空,表现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文字凝  相似文献   

17.
何威  胡友诚 《湖北教育》2003,(21):33-34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齐):秋季! 师:是呀!我们这儿是秋季,可在神奇的动物王国冬天已经到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齐):想! 师:那好,闭上你们的跟睛,让老师带大家去看看吧!(出示大雪纷飞的课件)睁开眼吧!你们看见了吗? 生(兴奋地齐说):哇,下雪啦!  相似文献   

18.
万玉华 《江西教育》2004,(18):10-10
案例:(《威尼斯小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及小艇的重要作用,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最近,笔者分别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感触颇深。开课伊始,两位老师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威尼斯这个城市的有关资料,你们说说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教师甲的教学片断是这样的:生:威尼斯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它的面积有6.9万平方公里,居民有10万人左右,有40多座宫殿……生: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有“百岛城”之称。生: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贸…  相似文献   

19.
侯文明  慈明华 《山东教育》2002,(28):31-32,36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了有关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红军长征发生在1934年到1936年,长征途中最艰苦的是爬雪山、过草地。草地上有许多深泥潭,人一旦陷进去就再也上不来了。 生:我知道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常常忍饥挨饿,有时候,吃树皮草根,甚至烧牛骨头啃,煮皮带嚼,生活极其艰苦。 生:我还了解到红军过草地时,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如一位老战士为了救一个小战士而陷进泥潭里牺牲了,一个炊事班长为了几个伤病员,自己活活饿死。 [评:因为故事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课前让学生搜集阅读有关资料,目的是了解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红军队伍艰苦的生活条件,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做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小摄影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边板书课题。边提示)“摄”是个生宇,“影”字的笔画也较多,要注意它们的笔顺和笔画变化。(书写完)我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怎样才能记住并写好这两个字? 生;“摄”字是左右结构,“提手旁儿”加“聂耳”的“聂”。 生:“影”字是景色的“景”加“三撇儿”。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认识的方法也很好。怎样把它们写好呢? 生:我认为写“摄”宇右旁的“聂”时,应注意上面的两个“耳”要写得稍扁一些,下面的“双”左边“又”的那一“捺”要变成“点”。 师:你上来在黑板上写给大家看看,好吗?请同学们也练习写一写。(走到同学们中间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