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可能习得的提出与意蕴想到可能习得是基于课堂观察。一位教师选题“无中生有”,设置的情境是:一个14人的团队,需要14瓶水解渴,一共带有14元,在一个小店发现售水告示:水2元1瓶,2个空瓶可以换1瓶水。讨论的问题是:14元能不能得到14瓶水?在用14元购买7瓶水并经历多次空瓶换水后,一共喝了13瓶水,还有1个空瓶。师生经过讨论,得出了向店主借1瓶水再还2个空瓶的“无中生有”的解决问题策略。观课议课主张从多个角度观察课堂,  相似文献   

2.
“无中生有”新解——敢于尝试,就有无限可能一个夏日,Peter在街边为公司绘制一张FIDO的广告招贴画。他在广告栏上画完了一个FIDO形象后想休息一会儿,于是他从背包中拿出了一瓶七喜痛快地喝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个经典的探究实验。从无中生有——敢于提出质疑,大胆选取实验材料;一石二鸟——延伸课堂教学,拓展实验设计能力;树上开花——探索生命奥秘,乐于创新付诸实践,三个方面阐述实验选材的创新过程以及学生能力提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制实践教学器具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农业院校昆虫学教学实习必备器具——毒瓶的结构和制作出发,比较了传统毒瓶和自制毒瓶的不同,详细介绍了自制毒瓶的结构、主要性能和特色,阐述了自制实践教学器具对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自制实践教学器具出发,比较了高等农业院校昆虫学教学实习必备器具——传统毒瓶和自制毒瓶的不同,明确了传统毒瓶的缺陷,详细介绍了自制毒瓶的结构、主要性能和特色。阐述了自制实践教学器具对学生发明、创新意识的启迪和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6.
喇叭水瓶     
该项发明是一种带喇叭的水瓶。它由瓶体、瓶盖、小喇叭组成。使用时,旋下瓶盖,便可饮用;也可直接吹奏出低沉、浑厚的声音。这样实现了饮水与吹奏两种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教育方法可以是"无中生有",一项教学改革也可以是"无中生有",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在"无中生有"中形成。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在让学生学习"有用"知识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多学些"无用"的知识。教育需要以"无痕"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高境界。而"无为"是一种对管理效能的追求,是一种管理态度,是一种管理方法。实施"无为",最终要达到"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一、思考方法与步骤 1.判断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可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来记忆.即(I)致病基因为隐性,应满足“无中生有”——双亲正常,而生出患病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我老妈也不知跟谁学的,最喜欢用三十六计中的“无中生有”.那天老妈回家发现冰箱里的一瓶可乐“神秘失踪”,马上就断定一定是我喝的,于是把正沉迷在书海中的我从房间里揪出来。还没等我提出抗议,老妈就用法官审问犯人的口气问道:“可口可乐是不是你喝的?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不能无中生有,而要紧扣师生对话交流的载体——教材,在开掘资源、感知素材的过程中为学生寻找生命成长的语言营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实际,为深入感悟探寻价值源头;针对教材特点,为积累方法开掘文本资源;深入透视教材,为掌握本质链接原始素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不仅仅是"教书"了,拓展延伸成了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是拓展延伸绝非生搬硬套,也不能无中生有,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教材,同时还应该相机行事。  相似文献   

12.
陈昊冰 《大学生》2013,(3):78-79
一节课喝掉16瓶进口酒? 杨老师的这门“酒文化入门”主要介绍酒的历史、起源和分类,还会涉及饮酒的礼仪和名人典故。而每学期的最后一节课——品酒课.都是最让学生期待的。因为最后一节课上.杨勇会拿十几瓶洋酒给每位同学品尝。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学生的激情不是泼"狗血"式的"群情振奋",不是无中生有的"自我哀鸣",而应是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全力领略作家心坎里的真,是一种属于语文的"真实"激情!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礼物     
洪浩严 《当代学生》2012,(22):46-47
用心在纸上写出来的文字,是同学们十几年的人生感悟和十来年的读书心得之所聚。那些读来明白晓畅的文字,非一日之工夫——如果能让读者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停留更长的时间,且能细细品味,那就更不容易了。写作,仿佛是"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前提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无中生有。这不仅涉及到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问题,涉及到怎样做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例题:厂家举行某种汽水的促销活动,每5只这种汽水的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在促销期间,张叔叔购买了20瓶这个牌子的汽水,他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我最初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教学这道题。出示例题后,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尝试的结果。有学生说最多能喝到24瓶,因为张叔叔喝完这20瓶汽水后,用20只空瓶只能换20÷5=4(瓶)汽水,当喝完换来的4瓶汽水后,空瓶只数只有4只而不到5只,不能再换汽水了,所以他最多只能喝到20+4=24(瓶)汽水;有学生说最多能喝到25瓶,因为张叔叔喝完这20瓶汽水后,用20只空瓶能换20÷5=4(瓶)汽水,当喝完…  相似文献   

17.
罗雪花 《班主任》2007,(10):28-28
"无中生有"是古人关于世界形成的观点,认为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当代,"无中生有"是一个贬义词,指捏造事实的做法,在生活中是应该反对的。但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能够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空气”。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一瓶增白霜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人世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它说:“我用定你了!”如果非要给它加上数量词的话,我希望是——一万瓶。——题记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空气".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