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深入理解,阐释了解构主义对翻译学的重要作用,而后以解构主义的视角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与分析,从伦理观的深层意义上对翻译学进行了重要研究,旨在对翻译进行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我国90年代中期以来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概述了解构主义翻译学的优势与不足。由此指出,解构并不是目的,也不能导致翻译学的建立。要促进翻译学的发展必然要寻求如何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徐玮 《文教资料》2007,(1):132-13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了语文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即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三个阶段的研究。鉴于翻译研究的混乱局面,我们试图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普遍语用学引入翻译研究,作为翻译学建构的哲学基础,以期为翻译学建构提供合理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翻译学的构建在译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但其学科地位仍不令人乐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走的是一种跨学科移植的途径。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读者反应论及解构主义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学的多维层面产生了猛烈的冲击,蔚然而成一股理论潮流,使翻译学的跨学科趋势史无前例地变烈加剧。另外,被称之为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的译介学也入主翻译学,可以说,翻译学的跨学科多元架构形成了近期翻译学研究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建构主义翻译观对"信"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它们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缺陷的对比分析,指出建构主义视角下"信"的翻译标准提倡翻译过程中的开放性、人文性、社会性,对翻译学学科建设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安妮 《海外英语》2013,(15):147-148
我国近三十年的翻译研究有其历史阶段性,该文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分析了经历过的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解释了它们不能真正支架起翻译学的理由。该文介绍了研究模式多元清晰的翻译研究新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并阐释了其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真理观是共时性真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三十年的翻译研究有其历史阶段性,该文对我国翻译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分析了经历过的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各自的长处和不足,解释了它们不能真正支架起翻译学的理由。该文介绍了研究模式多元清晰的翻译研究新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并阐释了其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论,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真理观是共时性真理。  相似文献   

8.
解构主义冲破了结构主义的藩篱,并渗入翻译学研究领域,冲击着传统的翻译观。解构主义从崭新的视角来探讨文本的意义、"可译"、"不可译"等传统翻译问题。针对解构主义的颠覆性观点,中国学者们的接受态度可分为赞成派、反对派和保留派,这些不同派别的观点竞相纷呈,达到了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与中国的翻译研究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及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为基础的建构翻译学,以期通过对吕俊在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建构翻译学的成果与不足的分析,使人们看到哈贝马斯的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指导作用,同时也看到此理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仍有许多工作要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0.
自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被德里达引入翻译理论之后.国内大多数翻译界学者认为解构主义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但是同时也认为解构主义思想颠覆了翻译的“忠实”标准,并且很大程度上把解构主义同韦努蒂的畀化翻译思想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对解构主义思想的追根溯源,以及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发现国内学者对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不仅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忠实标准”而且在论述解构主义和异化翻译之间的联系时过于草率。  相似文献   

11.
翻译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翻译学的尝试。吕俊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文章拟从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来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学建立的必然性,并从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知识准备来探讨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文章指出,建构的翻译学符合中国当前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译学发展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是静态的,它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探讨,但忽视了许多与翻译相关的外部要素,比如主体要素、语境要素等,这大大影响了它的实践性。而解构主义虽然考虑了语言之外的要素,却始终是缺乏实际指向的研究,是一种没有文本所指的研究,它不是以实践为目标和导向的,因此缺乏实践指导性,也没有方法论的意义。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目的就是要重新以翻译本体为基础,重建翻译学。因此,建构的翻译学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  相似文献   

13.
王金安  张珊 《海外英语》2014,(5):173-175
"翻译美学"以"翻译"为"体","美学"为"用",将审美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其目的是建成翻译学的一门分支。该文拟对中国翻译美学的起始界定,学科定位和理论应用三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翻译美学运用的层级问题,将翻译提高到审美的高度,以美学方法和标准对翻译进行系统阐释,拓宽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基本属性,指的是语言所指范围的边界不确定的这一属性。翻译活动属于自然语言的一部分,故而也具有模糊性。解构主义是继结构主义之后兴起的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思潮。解构主义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即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解构主义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之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窥见语言模糊性的影子。本文通过分析原文文本、译文和翻译标准的不确定性一这些语言模糊性在解构主义翻译观中的体现,从而说明模糊语言学理论对其是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解构主义的出现彻底动摇了传统翻译研究范式下的"作者中心说"和"文本中心说",它强调译者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和阅读过程的开放性,与当代盛行的各种翻译理论构架有直接理论渊源。通过分析解构主义范式下当今翻译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指出翻译研究不能只看到解构主义颠覆、拆解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解构之后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本文试从两者之"同"入手,论及两者之"异"。通过对"接受美学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两种译学范式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解构主义翻译观实质上是接受美学翻译观发展的另一个极端;在充分肯定二者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译学范式自身的局限性以避免翻译学术研究中的极端化和绝对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刘露 《海外英语》2014,(15):153-154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作为两个极具争议的翻译理论针锋相对地发展至今,很多学者对于解构主义都有误解。该文将在翻译理论的视域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做一对比,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对解构主义进行研究,从而使人们更浅显地认识到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18.
绿色翻译是将普遍存在于生态翻译中的绿色方法与绿色理念相结合的一种生态翻译实践表征形式,其本质是基于生态翻译学进行的绿色行为方式与绿色行为活动.将绿色翻译置于生态翻译学的语境中来考察其相关特征发现,共在性、共生性、和谐性奠定了绿色翻译的生态翻译学基础.绿色翻译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和谐性,绿色翻译所内含的三个基本问题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具体体现为:译者生存的境遇性问题、文本生命的生成性问题、翻译生态的交互性问题.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立场来考察绿色翻译的这三个问题,有利于译学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绿色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实践活动,从而以整体论的方式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释哲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在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等几个核心问题上对翻译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阐释学翻译理论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心的确立及对文本终极意义的总体把握、原语文本的研究范式、译文文本的关注点以及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翻译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语文学研究阶段、结构主义研究阶段和文化研究阶段。现阶段的翻译研究正处于文化研究阶段,它包括众多的研究学派,其中以解构主义研究的影响最大。受其翻译理论影响之下的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语文学批评范式和结构主义批评范式,它否定意义的确定性、彰显译者的主体性、突出译作的作用以及将读者的接受纳入考虑范围。当然,解构主义翻译批评范式也不是颠扑不破的,在保持自身合理性的同时它也有其一定的缺陷。理想的翻译批评局面应该是各种批评范式的调和与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